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十四章 雷霆反击

平静的日子过了不到十天,对方的反击果然来了。这一次,不再是市井骚动,而是直指林薇本人。

这日大朝会,一位御史台的官员突然出列,手持奏疏,慷慨陈词,弹劾永嘉公主李薇(林薇)以权谋私,利用执掌“银枢司”之便,为其名下“云裳坊”、“四海楼”等产业牟取暴利,更纵容属下强买强卖,与民争利,有负圣恩,请求陛下严查。

奏疏中罗列的“罪证”看似详实:某日“云裳坊”以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购入一批江南绸缎,供货商正是与“银枢司”有往来的一名商人;某时“四海楼”扩建,疑似动用官奴劳力;甚至还有“苦主”血泪控诉公主府仆役强占其祖传铺面……

龙椅上的皇帝李恪面沉如水,未置可否,目光却投向了站在武将班列稍前的李瑾,以及被特许在殿角设座听政的林薇。

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目光各异。关陇集团出身的官员们面露得色,而支持新政的寒门官员则面露忧色。

李瑾握紧了拳,正要出列驳斥,却见林薇轻轻摇了摇头。她站起身,步履从容地走到御阶之下,躬身一礼。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讲。”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御史风闻奏事,乃是职责所在,儿臣不敢有怨。”林薇声音清越,不卑不亢,“然,所列诸事,皆非事实,儿臣恳请父皇,允儿臣自辩,并传唤相关人等,当庭对质。”

皇帝略一沉吟:“准。”

很快,相关“苦主”、商人被传唤上殿。面对天威,这些人早已吓得魂不附体。林薇并未疾言厉色,只是条分缕析,逐一询问。

那号称被强占铺面的“苦主”,在林薇几句关于地契、过户时间的追问下,便前言不搭后语,漏洞百出,最后瘫软在地,承认是受人指使诬告。

那提供低价绸缎的商人,则战战兢兢地表示,低价是因为“云裳坊”是一次性现金采买大宗货物,且承诺长期合作,乃正常的商业行为,与“银枢司”无任何关系。

至于动用官奴劳力,更是无稽之谈,“四海楼”扩建的所有用工皆有工钱记录可查。

林薇趁机向皇帝和满朝文武阐述了“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现金结算获取折扣”等现代商业概念,虽不能尽数理解,但其逻辑清晰,证据确凿,使得那御史的弹劾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有些可笑。

“父皇,”林薇最后陈词,“儿臣名下产业,每一文钱皆来自正当经营,账目清晰,随时可供核查。儿臣深知身处嫌疑之地,行事更加谨小慎微,绝不敢以权谋私,辜负父皇信任。倒是这诬告之人,其心可诛!若非儿臣留有完备账册与人证,今日恐已蒙受不白之冤。儿臣恳请父皇,严查诬告之源,以正视听!”

她句句在理,步步为营,不仅洗净了污名,反而将了对方一军。

那弹劾的御史脸色惨白,汗如雨下。

皇帝李恪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最终落在那御史身上,声音冰冷:“查!着大理寺严查此事,诬告者,按律处置!”

“退朝!”

回到公主府,李瑾犹自愤慨:“真是无耻之尤!竟用如此下作手段!”

林薇却笑了,给他斟了杯茶:“殿下何必动怒?他们越是如此,越是说明他们已无计可施,只能行此险招。此次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能伤我分毫,反而暴露了在御史台的棋子,更让父皇看到了他们打压新政的迫切与不择手段。从长远看,对我们有利。”

李瑾接过茶,看着她平静睿智的眉眼,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化为钦佩与怜惜:“只是辛苦你了,终日要与这些魑魅魍魉周旋。”

“既选择了这条路,便早有准备。”林薇目光坚定,“不过,我们不能总是被动接招。是时候,给他们一点真正的压力了。”

“你有何计?”

林薇走到书案前,抽出一份她早已拟好的章程:“盐引新法已初见成效,国库盐税收入大增。下一步,我欲奏请父皇,推行‘常平仓’改革。”

“常平仓?”

“不错。如今各地常平仓管理混乱,贪腐丛生,平抑粮价之能几近于无。我拟引入‘银枢司’的审计与监管,建立全国粮情监测网络,根据各地粮价波动,精准调控常平仓粮食吞吐,真正做到丰年收储,荒年放粮,稳定民心。同时,”她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借此机会,彻查各地仓廪,尤其是……关陇集团势力盘踞之地!”

李瑾眼中精光一闪。这是一招阳谋!借着利国利民的旗号,将监管之手伸向对方的另一个钱袋子——粮食领域。若他们阻挠,便是与国策民生为敌;若他们放任,则等于将命门交到了林薇手中。

“好!此计大善!”李瑾抚掌,“我与你联名上奏!”

反击的号角,由守转攻,即将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