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 > 第168章 南溟博弈与帝都星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8章 南溟博弈与帝都星火

第一百六十八章 南溟博弈与帝都星火

“海蛇盟”海盗背后竟有室利佛逝、阇婆等国贵族支持的真相,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朝廷中部分人试图通过单纯军事清剿解决问题的幻想。帝国的反击,必须更加精准和多维。

李瑾采纳了林薇的建议,“太子抚民特使”的职能被悄然扩大。数支由东宫属官、精明商贾以及格物匠人组成的特殊使团,携带着精美的丝绸、瓷器、玻璃镜,以及一些非核心的工坊技术(如改良织机图纸、初级净水法),以“文化交流”、“技术援助”为名,分头前往室利佛逝、阇婆以及南方其他几个重要的岛国。

他们的任务并非直接交涉海盗之事,而是通过与这些国家的王室、贵族乃至地方实力派建立更紧密的个人关系和利益纽带,展示大唐的“软实力”与合作的诚意,潜移默化地分化瓦解“海蛇盟”背后的支持网络。

与此同时,岭南水师对“南溟海道”的武装巡逻与清剿力度有增无减,展现出帝国维护航路安全的坚定决心。

**\\* \\* \\***

就在帝国于南方海域展开这场无声博弈之际,帝都长安,因“金殿问对”而引发的思想涟漪,开始显现出更深层的影响。

太子李昊那套将“格物”、“海疆”与“治国之本”相联系的实用主义逻辑,虽然未能说服所有守旧派,却在一些年轻官员和中下层士子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他们厌倦了无休止的义利空谈,渴望能找到一条富国强兵的现实路径。

悄然间,一股研习格物之风开始在帝都蔓延。并非所有人都去钻研机械造船,更多的人开始尝试将这种“格物穷理”的精神应用于自己所涉足的领域。一位在户部任职的年轻主事,开始尝试用新的图表和算法来统计、分析各州县的赋税与物产数据;一位在太医署的医官,则更加系统地记录药方疗效,试图归纳病理;甚至国子监的一些监生,也开始私下讨论舆地、算学,而非仅仅埋头于经义策论。

这些变化细微而分散,却如同星星之火,预示着某种潜流的涌动。

**\\* \\* \\***

这一日,李瑾在处理完政务后,信步来到弘文馆。他惊讶地发现,原本主要用于收藏经史典籍的馆内,新辟了一处“格物阁”,阁内不仅陈列着《寰宇全图》的副本、各种机械模型,还有不少官员、士子提交的关于农具、水利、乃至商事管理的心得文章。虽然大多粗浅,却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务实与探索气息。

更令他意外的是,他在阁内遇到了太子李昊。李昊并非来看模型,而是正与一位负责抄录文书的老吏交谈,询问着各地上报文书中关于田亩数字的不同计量单位及其换算方法,小脸上满是专注。

“昊儿,你在此做甚?”李瑾走上前,温和地问道。

李昊抬起头,看到父皇,行礼后答道:“父皇,儿臣在看各地的田亩数目,发现用的‘亩’大小好像不太一样。这样统计出来的粮食产量,会不会不准?如果天下都用一样大的‘亩’来量地,是不是就能算得更清楚,也知道哪里产的粮食多,哪里产的少了?”

统一度量衡!这个八岁的孩童,竟从最基础的文书阅读中,敏锐地察觉到了帝国治理中一个至关重要却又长期被忽视的问题!

李瑾心中再次被震撼填满。他意识到,李昊的“格物”精神,并不仅仅局限于奇巧机械,更渗透到了他对国家治理方方面面的观察与思考之中。

“你说得对,昊儿。”李瑾抚摸着儿子的头,郑重道,“此事关乎国计民生,甚为重要。待日后,父皇会着人好生厘定此事。”

**\\* \\* \\***

然而,帝国的进步总是伴随着阻力。就在李瑾为帝都这悄然兴起的新风感到欣慰时,岭南传来了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

派往阇婆国的特殊使团,其努力初见成效,成功与几位手握实权的贵族建立了联系,对方对大唐的货物和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然而,就在使团准备进一步深化合作时,阇婆国内突然爆发了一场针对“亲唐派”的清洗!支持与大唐交往的贵族遭到排挤甚至迫害,使团也被变相软禁,处境艰难。

几乎同时,室利佛逝方面也传来风声,其国王在“昆仑”(阿拉伯)使者的压力下,态度再次强硬,明确拒绝了大唐使团提出的任何涉及航路安全的合作提议。

“海蛇盟”背后的势力,对大唐的渗透与分化,进行了强硬而有效的反击。帝国在南方海域的外交努力,遭遇了重大挫折。

消息传回,紫宸殿内的气氛再次凝重。

“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与我大唐为敌了。”李瑾面沉如水,“软的不行,那就只能来硬的了。”

“陛下,”林薇提醒道,“直接动武,恐将南方诸国彻底推向阿拉伯人。或许……我们该让水师,对‘海蛇盟’的海盗巢穴,进行一次真正致命的打击了。同时,加大对其他愿意合作的南方岛国的支持力度。”

帝国的策略,再次调整为软硬兼施,以打促谈。一场针对“海蛇盟”老巢的军事行动,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而这一次,帝国能否凭借武力,撬开南方僵局?帝都那点点星火,又能否最终形成燎原之势?所有的答案,都系于前方的血火较量与这无声的思想变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