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 > 第74章 蛛丝寻迹,雷霆将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章 蛛丝寻迹,雷霆将至

第七十四章 蛛丝寻迹,雷霆将至

程英的办事效率极高,不过两日,便带着一身夜露与凝重回到了公主府书房。

“殿下,”他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难以置信,“淑景殿那边,有眉目了。那个添香的宫女,名叫春杏,入宫五年,籍贯记录是洛州农户之女。但我们的人费尽周折,查到其入宫前,曾在她舅父——一个军器监弩坊署的老匠人家里住过三年!她舅父,正是专司神臂弩部件校验的匠头!”

林薇指尖猛地掐入掌心,果然!那腰牌,那若有若无的铁腥气,绝非巧合!

“那春杏近日可有异常?”

“据我们买通的一个洒扫宫女说,前几日,也就是黑风峡事发后第二日,春杏曾借口家中有事,告假出宫半日。去了哪里,无人知晓。”

时间点如此契合!林薇心头发寒,这春杏,极可能是传递消息,甚至下达指令的关键一环!

“军器监那边呢?”她追问,声音不由自主地绷紧。

程英脸色更加难看:“我们的人刚接触到弩坊署一个嗜酒的老吏,只隐约打听到,近一年来,确实有一批标注为‘校验损耗’的神臂弩部件报备,数量比往年略多,但记录上做得天衣无缝。那老吏酒醉后嘟囔了一句‘朔方那边催得紧,好东西都紧着他们了’,再想细问,他便醉死过去。而当我们的人次日再去寻他……”

程英顿了顿,声音艰涩:“……那人前夜醉酒失足,跌入自家水井,淹死了。”

灭口!

一股冰冷的寒意顺着林薇的脊背窜上。对方反应如此之快,手段如此狠绝,连军器监底层一个小吏都不放过!

“我们的人暴露了?”林薇急问。

“应该没有,接触非常小心,用的是市井混混的身份请酒。对方可能是宁杀错,不放过。”程英分析道,眼中满是后怕与愤怒。

线索似乎又断了。春杏是暗桩,但无凭无据,动她就是打草惊蛇。军器监那边刚有眉目,唯一的知情人就“被自杀”。

林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在书房内踱步。碎纸片指向朔方,神臂弩流向朔方,老吏醉话也提及朔方……所有的箭头,都隐隐指向了那个北疆重镇!

朔方节度使……王锴!那是崔贵妃的堂兄,关陇军事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难道,盗卖官粮所得的巨大财富,除了中饱私囊,更有一部分,化作了这些精良的军械,流向了朔方军,用以……增强王锴的实力?他们想干什么?拥兵自重?还是……

一个更可怕的念头在她脑中闪现,让她几乎站立不稳。

“程英,”她猛地停步,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立刻想办法,不惜一切代价,查王锴近两年的动向!他麾下军队的调动、装备更换、与京中往来,特别是……与淑景殿的联络!”

“是!”程英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领命欲走。

“等等!”林薇叫住他,眼神锐利如鹰,“还有,让我们在河南的人,重新细查所有与盈丰号有过粮食交易的边贸商队背景!重点查他们与朔方军中哪些人有往来!要快!”

就在林薇全力追查朔方线索的同时,朝堂之上,一场针对她和李瑾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这日大朝会,几位御史突然联名上奏,弹劾永嘉公主李薇在河南期间“专权跋扈”、“越权干涉地方军政”、“所用手段酷烈,致使官场动荡,民心不安”,更隐晦提及她与皇长子李瑾“过从甚密”,有“内外勾结,把持朝政”之嫌。言辞犀利,捕风捉影,却极具煽动性。

紧接着,几名关陇集团出身的官员也纷纷出列,或明或暗地指责常平仓新法“与民争利”、“扰乱地方”,攻击银枢司权力过大,已成“国中之国”。

龙椅上的皇帝李恪面无表情,听着下方的攻讦,未置一词。

李瑾气得脸色铁青,几次欲要出列驳斥,都被林薇用眼神制止。她很清楚,这是对方的反扑,意在混淆视听,将他们拖入无休止的党争口水仗,从而掩盖真正的军事阴谋。

“父皇,”李瑾最终还是忍不住,出列躬身,声音沉凝,“河南之事,儿臣与永嘉公主所有行事,皆依钦差职权,有案可查,有据可循。所谓专权跋扈、手段酷烈,实乃清查蠹虫、推行新政之必须!至于新法利弊,自有实践与时间检验,岂能因触及某些人私利,便妄加指责,因噎废食!”

林薇也缓缓出列,声音清越从容:“陛下,臣女蒙圣恩,执掌银枢司,唯知尽心王事,革除积弊。河南官场动荡,非因臣女手段酷烈,实因蠹虫自身腐败透顶,触之即溃!若因此便指责推行新政者,岂非本末倒置?至于与皇长子殿下过从甚密……”

她微微一顿,目光扫过那些弹劾的御史,带着一丝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仪:“殿下奉旨协理河南军政,臣女奉旨推行经济新政,同地为官,同为陛下办事,若因避嫌而互不往来,延误国事,岂非更是罪过?清者自清,臣女问心无愧!”

她一番话有理有据,不卑不亢,顿时将那些污蔑之词化解于无形。

皇帝的目光在二人身上停留片刻,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定论:“河南之事,功过朕自有评判。新政利弊,亦需观其后效。此事,不必再议。”

一场风波,被皇帝强行压下。但殿中弥漫的硝烟味,却并未散去。

退朝之后,林薇与李瑾并肩而行,脸色都不好看。

“他们这是狗急跳墙了。”李瑾冷声道,“攻击你我,是想阻挠我们继续查下去。”

“不仅如此,”林薇目光深远,“他们是在试探父皇的态度,也是在为可能到来的更大风暴,制造舆论。”

她想起程英正在追查的朔方线索,心头沉重如山。若王锴真有异心,那此刻朝堂上这些攻讦,不过是疥癣之疾,真正的雷霆,还在后头。

“我们必须尽快拿到确凿证据!”林薇低声道,“否则,一旦对方先发制人,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两人心情沉重地走出宫门,准备登车回府之际,一名身着普通禁军服饰的军官快步上前,不动声色地塞给李瑾一枚小小的蜡丸,随即低头匆匆离去。

李瑾与林薇对视一眼,回到马车中,捏碎蜡丸,里面是一张卷得极细的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小字:

“朔方异动,兵员暗调,粮械暗积,疑在秋狝。”

秋狝!皇家秋季狩猎!

林薇与李瑾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对方选择的时机,竟然可能是陛下离京,京畿防卫相对空虚的秋狝大典!

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感,如同冰水般将二人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