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 > 第98章 内外交困,砥柱中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8章 内外交困,砥柱中流

第九十八章 内外交困,砥柱中流

北境的烽火,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大唐朝堂激起了层层涟漪。监国秦王李瑾力排众议,定下的“以战促和、分化瓦解”之策,迅速通过枢密院的渠道化作一道道具体的军令,伴随着兵符印信与滚滚粮草,星夜传向遥远的边关。

朝堂之上,虽有少数保守老臣依旧嘟囔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国丧(指皇帝病重)期间不宜大动干戈”,但在李瑾展现出的清晰战略和铁腕执行力面前,这些声音显得苍白无力。大多数官员,尤其是军中将领和务实派臣工,则对这位年轻监国的魄力与谋略暗自钦服。帝国的战争机器,在李瑾的掌控下,开始高效而精准地运转起来。

**\\* \\* \\***

然而,战争的阴影并未笼罩长安太久,一则来自江南的紧急密报,便将林薇与银枢司推向了另一场不见硝烟的风口浪尖。

密报是张贲亲自送来的,他的脸色比往日更加凝重:“殿下,扬州试点出事了!”

林薇心头一紧,接过密报快速浏览。问题出在“漕粮证券化”上。原本设计用来解决漕商资金周转的良策,在具体执行中,却被几家与当地官府关系密切的大商号钻了空子。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称和监管初期的漏洞,相互担保,超额重复抵押未来漕粮,套取了大量低息贷款,却并未完全用于漕运,反而将部分资金投入了丝绸、茶叶等利润更高的投机生意中。更糟糕的是,其中一家商号因投机失败,资金链断裂,无法兑付即将到期的证券,引发了连锁反应,数家参与此事的钱庄面临挤兑风险,扬州金融市面一时间风声鹤唳!

“鼠目寸光,胆大包天!”林薇气得将密报拍在案上,胸脯微微起伏。她深知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破坏力,若处理不当,不仅试点失败,更可能引发区域性金融危机,波及江南赋税重地,甚至动摇漕运根本!

这无疑是守旧势力对她新政的又一次精准狙击!他们不敢在长安正面抗衡,便在她力量相对薄弱的试点地区,利用规则的漏洞和地方的盘根错节,给她致命一击。

“立刻备车,去枢密院!”林薇当机立断。此事已非银枢司单独可以处理,必须借助李瑾的权威,进行跨部门联动。

**\\* \\* \\***

枢密院值房内,李瑾刚刚与兵部、户部官员议定了一批增援北庭的军械物资调拨方案,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精神奕奕。见到林薇匆匆而来,他立刻屏退左右。

“薇儿,何事如此焦急?”

林薇将扬州密报递上,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情况。“殿下,此事必须立刻处置,否则江南经济恐生大乱,亦会影响到北境战事的后勤供应。”

李瑾看完密报,脸色也沉了下来。他深知漕运和江南财税对帝国的重要性。“你想如何做?”

“三管齐下!”林薇思路清晰,显然在路上已深思熟虑,“第一,雷霆手段,稳定市场。请殿下立刻签发监国手令,以‘协查漕运亏空’为名,派出由银枢司、御史台、刑部组成的联合钦差,直赴扬州,接管涉事钱庄,冻结相关商号资产,控制首要分子,平息挤兑风潮!”

“第二,亡羊补牢,完善规制。借此机会,立刻颁布《漕粮证券管理暂行条例》,明确抵押标准、资金用途监管、风险准备金等细则,将试点纳入法制化轨道,杜绝类似事件再生!”

“第三,分化瓦解,争取人心。对大多数被裹挟或不明就里的中小漕商,予以安抚,承诺其合法利益不受损害,并提供官方渠道帮助其解决短期资金困难,将他们从敌对阵营中拉回来!”

李瑾仔细听着,眼中赞赏之色愈浓。林薇的处理方案,既有霹雳手段震慑宵小,又有制度建设以防未来,更兼顾了分化策略以争取大多数,可谓面面俱到。

“准!”李瑾毫不迟疑,“本王即刻签发手令,调派精干人手与你。薇儿,江南之事,由你全权负责协调处置,遇紧急情况,可先斩后奏!”

这是莫大的信任,也是沉甸甸的责任。

**\\* \\* \\***

就在林薇全力应对江南金融风波的同时,北境战事也传来了新的消息。

李瑾的策略开始显现效果。北庭、安西唐军依据指令,凭借坚城利弩,顽强顶住了突厥-回纥联军的几次猛攻,予敌重创。同时,数支由少壮派军官率领的精锐骑兵,如同锋利的匕首,绕过敌军主力,深入草原,对几个参与寇边最积极的部落进行了毁灭性打击,焚其草场,掠其牛羊,极大地震慑了敌人。

更妙的是,李瑾派出的使者成功利用回纥内部王族与别部的矛盾,以及突厥与回纥之间的历史积怨,许以通关互市、册封赏赐等条件,成功策反了回纥一部,使其临阵倒戈,与唐军里应外合,大败联军主力。

捷报传回长安,朝野振奋!监国秦王李瑾的威望,随着这场干净利落的边境胜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军中少壮派将领更是将其视为偶像,寒门官员也因其不拘一格用人才而备受鼓舞。

**\\* \\* \\***

然而,权力的巅峰,往往伴随着最刺骨的寒风。

这一日,一位服侍皇帝多年的老太监,趁着夜深人静,悄悄求见李瑾,呈上了一封血迹斑斑的、藏在唾壶夹层中的密信。

信是福王在被圈禁前,秘密写给自己安插在宫中最后一名暗桩的。信中除了怨毒地咒骂李瑾和林薇,更透露了一个惊人的信息:他早已与江南某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达成密约,若他在长安事败,便由江南方面,不惜一切代价,破坏新政,动摇国本,甚至……在必要时,可考虑“另立新君”,拥戴一位与江南利益集团关系密切的年幼宗室!

这封密信,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将江南的风波与长安的权力斗争彻底联系起来!原来,扬州金融风波,并非孤立的地方事件,而是福王余党与江南旧势力精心策划的、旨在颠覆李瑾和林薇统治的庞大阴谋的一环!

李瑾看着那封密信,背心瞬间被冷汗浸透。他这才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敌人,远比想象中更加阴险、更加顽固,他们的触角早已深入帝国的膏肓之地。

他立刻召来林薇,将密信示之。

林薇看完,沉默良久,方才抬头,眼中是一片冰冷的决然:“殿下,看来我们之前的手段,还是太温和了。江南……需要一场刮骨疗毒般的彻底清查!”

内有权谋暗算,外有边境烽烟,改革之路更是步步荆棘。李瑾与林薇站在权力的中心,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与杀机。

但他们眼中,没有丝毫退缩。

“那就刮骨疗毒!”李瑾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帝王的冷酷与决断,“传令下去,江南联合钦差之行,再加一条——彻查与福王逆案关联之所有江南官绅!凡有牵连者,无论背景多深,功劳多大,一律严惩不贷!”

一场席卷江南官场与商界的风暴,伴随着北境胜利的凯歌,即将猛烈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