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网游动漫 > 星途不眠时 > 第101章 数据复盘会的“意外分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1章 数据复盘会的“意外分歧”

星翼基地的六月,蓝花楹把训练室的窗棂染成了淡紫色。

清晨的阳光透过花瓣缝隙,在战术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星翼青训营的近期数据——KdA均值、补刀率、团战参与度,每一项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是许星眠熬了两个通宵整理的成果。

训练室里已经热闹起来。陆屿正带着苏晓、阿苗做晨练补刀,键盘敲击声清脆密集。

阿柚在角落对接非洲赛区的赛事数据,时不时对着麦克风说几句英语。

林野推着他的橘子糖补给站进来,车身上新贴了“星翼杯第三届”的贴纸,嘴里喊着:“复盘会还有半小时开始,大家先吃颗糖垫垫,甜的能醒神!”

蓝楹蹲在许星眠脚边,嘴里叼着毛绒骨头,尾巴轻轻扫过地面,把飘落的蓝花楹花瓣扫成一小堆。

许星眠摸了摸它的头,指尖划过战术板上“新人保护数据模型”的标题——这是她为跨洲青训营量身定制的模型。

核心是给新人3个月的“数据缓冲期”,不考核绝对胜率,重点关注进步幅度,尤其是针对女选手普遍面临的“起步慢、易受挫”问题。

“许教练,顾老师到了。”门口传来阿柚的声音。

许星眠抬头,看见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男人站在门口,身形挺拔,手里提着一个黑色背包,背包上挂着个磨损的中路法师挂件。

他的头发理得干净利落,戴着一副细框眼镜,眼神锐利却不张扬,正是砚析数据工作室的创始人,顾砚辞。

作为前职业中路选手,顾砚辞当年以“冷静到极致的团战决策”闻名,退役后转型数据分析师,创办的工作室凭精准的战术拆解和数据模型,成了圈内顶尖,这次是星翼为推进女联全球化,特意请来合作跨洲赛事数据支持的。

“许教练,久仰。”顾砚辞走进来,声音低沉悦耳,带着点职业选手特有的沉稳,“我是顾砚辞,负责这次星翼杯的跨洲数据合作。”

许星眠站起身,伸出手:“顾老师,欢迎。没想到你这么早就到了,我还以为要等会儿。”

两人的手短暂交握,顾砚辞的指尖带着微凉,许星眠注意到他虎口处有淡淡的茧子——那是长期握鼠标留下的痕迹,和自己手腕上的旧伤一样,是电竞人独有的印记。

“提前来熟悉下环境,顺便看看青训营的基础数据。”顾砚辞的目光落在战术板上,眼神瞬间变得专注,“这是你们的新人保护数据模型?”

“对,”许星眠点点头,语气带着几分骄傲,“跨洲青训营的新人来自不同赛区,基础差距大,尤其是女选手,很多人面临家庭压力和性别偏见,太严苛的数据考核会打击她们的信心。这个模型侧重进步幅度,能给她们更多成长空间。”

顾砚辞没说话,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快速连接上星翼的内网,调出青训营的后台数据。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的数据表格不断刷新,密密麻麻的数字看得人眼花缭乱。

蓝楹凑过去,用鼻子轻轻蹭了蹭他的裤腿,顾砚辞愣了愣,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宠物专用零食,倒出一颗递过去——是鸡肉味的小饼干,看得出来是特意准备的。

“你也喜欢小动物?”许星眠有点意外。

“家里养了只布偶猫,叫墨墨。”顾砚辞笑了笑,眼镜后的眼神柔和了些,“知道星翼有只柯基团宠,特意带了点零食。”

林野这时凑过来,递给他一颗橘子糖:“顾老师,尝尝我的招牌橘子糖,蓝花楹味的,星翼限定款!我们许教练说了,甜的能稳心神,打比赛、做数据都管用。”

顾砚辞接过糖,剥开塞进嘴里,甜香在口腔里散开,带着淡淡的花香。“味道不错,”他点点头,目光又回到屏幕上,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许教练,我能直言吗?”

“当然。”许星眠心里隐隐有预感,顾砚辞的专业风格在圈内是出了名的“直来直去”。

“这个新人保护模型,太理想化了。”顾砚辞的声音恢复了冷静,指尖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曲线,“以非洲赛区的阿莎为例,她的补刀率进步幅度达30%,但实际对战中的有效输出占比仅42%,远低于同阶段选手的平均水平。你的模型只关注进步幅度,忽略了核心竞争力的转化,这不是保护,是纵容。”

许星眠的脸色沉了沉:“顾老师,阿莎用的是二手键盘,训练环境极差,能有这样的进步已经很不容易。如果现在就用严苛的核心数据考核她,只会让她更自卑,甚至放弃。”

“电竞赛场不会因为她的训练环境差就手下留情。”顾砚辞抬眼看她,眼神锐利,“我们做数据模型,是为了让选手适应赛场,而不是让赛场适应选手。过度保护会让她们形成依赖,等真正站上星翼杯的赛场,面对欧美赛区的高强度对抗,只会更难适应。”

“我不认同。”许星眠走到屏幕前,调出另一份数据,“你看东南亚赛区的小奈,当年她刚进青训营时,有效输出占比只有38%,就是靠着这个模型的缓冲,慢慢建立信心,现在已经是东南亚赛区的顶尖Ad。女选手面临的不仅是技术差距,还有无处不在的性别偏见,数据模型必须兼顾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不能凌驾于专业之上。”顾砚辞反驳道,“小奈的成功是个例,不是普遍规律。我做过近三年的女选手数据统计,过度宽松的考核标准,会让67%的新人陷入‘伪进步’误区——表面数据好看,实际对战能力毫无提升。真正的保护,是帮她们找到问题,而不是掩盖问题。”

训练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陆屿、苏晓等人停下了训练,悄悄看向这边。林野想打圆场,递了颗橘子糖给顾砚辞:“顾老师,先吃糖先吃糖,有话好好说,都是为了选手好嘛。”

顾砚辞没接,继续说道:“许教练,星翼的理念是‘无性别偏见’,但这种偏见,恰恰需要用实力打破,而不是用特殊待遇回避。你给新人缓冲期,本质上还是默认‘女选手需要被特殊照顾’,这本身就是一种隐性的偏见。”

这句话戳中了许星眠的痛点。她猛地抬头,眼神带着几分锐利:“顾老师,你没有真正接触过这些跨洲的女选手。非洲的阿莎为了打电竞,偷偷跑出来,被家人断绝联系;南美的露西亚因为是女生,被之前的俱乐部拒绝了八次;东南亚的阿雅,用着卡顿的电脑,在网吧里练到凌晨——她们需要的不是特殊待遇,是一个不被立刻否定的机会。”

她拿起桌上的周延旧笔记,翻开其中一页,上面是周延当年写的批注:“数据是工具,人是核心。电竞的意义,是让每个热爱的人都能发光,无关性别,无关出身。”

“我见过太多有天赋的女选手,因为一次数据不达标就被放弃。这个模型,是为了给她们多一点时间,多一点机会,让她们能证明自己。”许星眠的声音带着几分坚定,“顾老师是前职业选手,你当年刚入行时,难道没有遇到过瓶颈期?难道没有被人质疑过?”

顾砚辞沉默了。他想起自己十八岁那年,刚进职业队,因为手腕旧伤,连续三个月表现低迷,数据惨不忍睹,当时也有人建议把他下放二队,但教练给了他缓冲期,帮他调整打法,才让他有了后来的成绩。

“我承认,模型确实有优化空间。”许星眠的语气缓和了些,“但核心逻辑不能变——我们要的不是一时的漂亮数据,是长期的人才培养。星翼杯的意义,不仅是比赛,更是为女电竞培养火种。”

顾砚辞看着她手里的旧笔记,封面沾着蓝花楹的碎屑,上面的字迹清隽,带着少年气。他突然想起当年和周延对战的场景,那个永远笑着的打野选手,在赛后采访时说:“我希望有一天,大家讨论选手时,只看实力,不看性别。”

“你说得对,数据是工具。”顾砚辞的语气也软了下来,“但工具要用对地方。我反对的不是缓冲期,是缓冲期内的考核标准模糊。我们可以保留三个月的缓冲期,但必须加入‘核心能力达标线’——比如补刀率、团战决策正确率,这些是对战的基础,不能妥协。”

他调出自己做的一份数据模型,投影在屏幕上:“这是我针对跨洲女选手做的‘阶梯式考核模型’,前一个月侧重基础技能,不考核对战成绩;第二个月加入模拟对战,考核核心能力;第三个月进行实战对抗,综合评估。既给了适应期,又能避免‘伪进步’。”

许星眠认真看着屏幕上的模型,眼睛渐渐亮了起来。顾砚辞的模型确实解决了她之前的顾虑,阶梯式的考核既兼顾了新人的适应节奏,又能精准捕捉核心问题,比她之前的模型更科学,也更具操作性。

“这个阶梯式考核,确实比我的模型更完善。”许星眠坦诚道,“但有一个前提,核心能力达标线,必须根据不同赛区的训练环境调整。非洲赛区的选手设备简陋,达标线就要适当降低;欧美赛区的选手基础较好,达标线可以提高。”

“我同意。”顾砚辞点点头,“数据模型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我可以根据各赛区的基础数据,制定差异化的达标线。”

这时,周母提着一个竹篮走进来,里面是刚烤好的向日葵饼干,还冒着热气:“孩子们,复盘会要开始了吧?来吃点饼干,垫垫肚子。”她把饼干放在桌上,看到许星眠和顾砚辞在讨论数据,笑着说,“你们在聊工作呀?延延当年也总跟人讨论战术,有时候争得面红耳赤,最后还是能想到一起去。”

许星眠拿起一块饼干,递给顾砚辞:“周阿姨烤的向日葵饼干,吃了能赢比赛。”

顾砚辞接过饼干,咬了一口,向日葵的香气混着麦香在嘴里散开,温暖又治愈。“很好吃,”他说,“谢谢周阿姨。”

蓝楹凑过来,用头蹭了蹭顾砚辞的手,像是在认可他。顾砚辞摸了摸它的头,眼里的锐利彻底褪去,多了几分温柔。

“其实,我当年退役后,一度对电竞失去信心。”顾砚辞突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感慨,“我转型做数据分析师,就是想证明,电竞不是只看天赋和操作,科学的方法和坚持,同样重要。”

他看着屏幕上的女选手数据:“我反对你的模型,不是不认同星翼的理念,恰恰是因为认同。我希望这些女选手能真正站起来,用实力打破偏见,而不是靠着‘特殊保护’生存。”

“我明白。”许星眠点点头,“之前是我太执着于‘保护’,忽略了核心能力的培养。你的模型,让我看到了更科学的培养方式。”

她伸出手:“顾老师,合作愉快。希望我们能一起,让这个模型成为女选手的助力,而不是枷锁。”

顾砚辞握住她的手,这次的手不再冰凉,带着饼干的温度和橘子糖的甜香。“合作愉快。”他笑了笑,眼镜后的眼神明亮,“我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女选手的数据,会让所有质疑者闭嘴。”

这时,林野突然喊道:“复盘会开始啦!顾老师、许教练,快过来坐!”

许星眠和顾砚辞相视一笑,一起走向会议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蓝花楹的花瓣落在桌上的战术笔记上,像是在为这场意外的分歧,画上一个温柔的句号。

复盘会上,顾砚辞详细讲解了阶梯式考核模型的细节,结合各赛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许星眠补充了女选手的心理特点,建议在数据考核的同时,加入心理疏导机制。两人配合默契,原本可能剑拔弩张的合作,因为一场坦诚的辩论,变得更加顺畅。

会议结束后,顾砚辞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许星眠叫住了他:“顾老师,要不要看看我们的青训营?顺便看看阿莎的训练情况。”

“好。”顾砚辞点点头。

两人并肩走在蓝花楹树下,花瓣簌簌落在肩头。蓝楹跟在后面,尾巴摇得飞快。

“顾老师,当年你和周延前辈对战时,谁赢的次数多?”许星眠突然问道。

“五五开吧。”顾砚辞笑了,“周延的打野很有灵性,总能出其不意。他当年就说,要办一支全是女选手的战队,我还以为是玩笑,没想到星翼真的做到了。”

“他的梦想,我们在替他实现。”许星眠看着前方的青训营训练室,里面传来键盘敲击声和笑声,“现在,我们要把这个梦想,传到更多赛区,传到全世界。”

顾砚辞看着她的侧脸,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带着温柔的光晕。他突然觉得,这次和星翼的合作,或许会比他想象中更有意义。

“我会尽力。”顾砚辞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不仅是为了数据合作,也是为了这些闪闪发光的梦想。”

蓝花楹的花瓣飘落在两人之间,带着清甜的香气。

一场意外的分歧,没有变成对立,反而成了理念契合的开端。

在星翼基地的蓝花楹下,许星眠和顾砚辞的故事,伴随着电竞的星光,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