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 > 第18章 考核与“惊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章:考核与“惊喜”

太后可能已经察觉的消息,像一片阴云,笼罩在福宁殿上空。赵祯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骤然收紧,仿佛那双洞察一切的眼睛,正透过层层宫墙,静静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他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仅凭小聪明和借力打力来布局了。太后的一次关注是偶然,两次、三次呢?他必须更加谨慎,更加隐蔽,甚至……需要一些实实在在的“成绩”来分散注意力,巩固自己“潜心向学”、“偶有格物”的人设。

“星火计划”需要加速,但加速的方式必须改变。不能再仅仅依赖于外部寻找和暗中观察,他需要在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范围内——也就是福宁殿内部,建立起更可靠的支点。

他决定,对目前福宁殿内他留意到的几个“潜在人选”,进行一次隐秘的“岗位考核”。他要确认他们的能力,更要测试他们的忠诚和应变能力,看看谁才能真正为他所用。

考核的方式,被他巧妙地包装在了日常宫务之中。

首先是对兰儿。香皂的制作已经步入正轨,证明了她的动手能力和执行力。现在,赵祯给了她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利用制作香皂剩余的甘油(他称之为“脂膏精华”),尝试加入不同的草药汁液或精油,制作具有润肤、甚至简单疗愈效果的“面脂”或“药膏”。他提供了几个模糊的方向,比如加入薄荷或许可以清凉止痒,加入芦荟(他描述了形态让兰儿去找类似的植物)或许可以舒缓肌肤。这既是对她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也是将“格物”项目进一步深化和实用化。

兰儿接到任务,眼中没有畏惧,反而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恭敬地领命而去,再次投入到那间僻静小院的“实验室”中。

其次,是对那个主动换香、熟悉业务的小太监,赵祯记得他叫小桂子。赵祯“偶然”提起,觉得福宁殿的书籍分类摆放有些混乱,查找不便。他并没有给出具体方案,只是表示希望“更有条理些”。

小桂子心领神会,几天后,福宁殿侧殿的书架便悄然变了模样。他并未大动干戈,而是按照经、史、子、集以及一些杂书、舆图等类别,重新进行了归类摆放,还在每个书架上贴了简易的标签。更难得的是,他还私下准备了一份手写的书目清单,标明重要书籍的大致位置,呈送给陈忠和,以备皇帝随时查询。

这种积极主动、有条理且注重细节的工作方式,让赵祯暗自点头。这小桂子,是个做事务性工作的好苗子。

最后,也是最大胆的一次考核,是针对那个曾帮忙传递秋月图画的小黄门,以及另外两个平日里看起来还算机灵、不太死板的小太监。赵祯交给他们一个“秘密任务”——在不引起任何人注意的情况下,分别去打听三件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一是翰林图画院崔白待诏最近可有新作,风评如何;二是市面上最近可有什么新奇的话本或词集流行;三是御膳房最近可有什么新的食材或调味品引入。

他限定了时间,要求他们只能用闲聊、旁听的方式获取信息,绝不可主动询问,更不能暴露是皇帝想要知道。这考核的是他们的信息收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保密意识。

任务布置下去后,赵祯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有些期待,也有些忐忑。这三人中,会不会有人为了表现而行事莽撞?会不会有人将任务内容泄露出去?

考核期的几天里,福宁殿一切如常。赵祯依旧读书、听讲,偶尔过问一下香皂和面脂的进展。兰儿那边回报,已经尝试了几种草药,初步筛选出两种似乎有润泽效果的材料。小桂子则将书单整理得更加清晰。

而那几个负责打听消息的小太监,也陆续回来了。

第一个小太监回报,崔白先生近日闭门作画,据说在描绘一幅巨幅的《百雀闹春图》,力求每只雀鸟形态各异,画院同僚皆称其为“崔雀儿”,不知是赞是讽。信息还算准确,但来源单一。

第二个小太监则带回了市面上几本最新话本的名字和大致情节,甚至打听到其中一个落魄书生遇上狐仙的故事在闺阁中颇受欢迎。信息面更广一些。

最后回来的是那个曾传递消息的小黄门,他名叫双喜。他带回来的信息让赵祯有些意外。

“官家,”双喜跪在地上,声音不高但清晰,“崔待诏依旧在画雀,不过奴婢听画院一个负责采买颜料的小内侍说,崔待诏前几日曾向他打听,何处能寻到一种西域传来的‘群青’色颜料,说是寻常石青不够鲜亮,配不上他心中雀鸟的灵动。奴婢还打听到,御膳房王公公前日确实派人去市舶司,询问有没有海外新奇的香辛料,好像……好像对官家之前提过的‘锅气’还未死心。”

他不仅完成了赵祯交代的任务,还额外注意到了崔白对特定颜料的追求,以及王德福暗中的举动。这说明他观察更细致,思考更深入,并且懂得联想和延伸。

赵祯看着跪在地上的双喜,他年纪不大,面容普通,但一双眼睛却透着一股机灵和沉稳。

“你做得很好。”赵祯缓缓开口,“起来吧。以后,类似的事情,你可以多留心。记住,多看,多听,多想,少说。”

“奴婢明白!谢官家!”双喜眼中闪过一抹激动,用力磕了个头。

经过这番不算严苛但颇具针对性的考核,赵祯对福宁殿内部的这几个人,心里大致有了底。兰儿可负责具体的技术研发和试验;小桂子可负责内务管理和文书整理;而这个双喜,或许可以培养成为信息收集和对外联络的触角。

他的“星火”,终于在自己身边,聚拢了几点微小的、但可控的光亮。

然而,就在他以为这次内部整顿悄无声息、无人察觉时,陈忠和带着一脸凝重,再次来到他面前。

“官家,老奴刚得到消息。”陈忠和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安,“太后娘娘……今日下旨,将慈元殿后小厨房的管事嬷嬷,以及两名负责采买的太监,全部撤换,发配去守皇陵了。”

赵祯心中猛地一跳!慈元殿后小厨房?那不正是秋月被调去的地方吗?

陈忠和抬起眼,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据说是……是有人举报他们贪墨宫份,以次充好。但老奴觉得,这时间……太过巧合。而且,被撤换的人里,有一个太监,正是……正是当初秋月那丫头能递出消息,所托付的那个小黄门的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