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 > 第13章 御前抉择与迷雾深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章 御前抉择与迷雾深锁

第十三章 御前抉择与迷雾深锁

(起)

伪造账册!

这四个字如同惊雷,在范仲淹脑海中炸响。若此猜测为真,那么刘承轨送来的那套“完美”汇总文书,其真实性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是精心炮制、用以误导他的烟雾。而周奎手中可能掌握的原始真账,其价值将无可估量,也难怪对方要不惜一切代价找到他,甚至可能……已经得手。

颍州老匠人的失踪,更是佐证了对方行事之周密与狠辣。他们不仅在物理上消灭知情人,更在证据链上进行系统性伪造与毁灭。

范仲淹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蔓延至全身。他面对的,是一个组织严密、手段老辣、能量庞大的对手。他们盘踞在漕运命脉之上,触手可能延伸至宫闱深处,如今更展现出伪造证据、混淆视听的强大能力。

他不能再独自承担这份压力,必须立刻面圣!无论牵扯到谁,都必须让官家知晓全部的真相与风险!

(承)

夜色再次笼罩皇城,玉津阁内灯火通明,气氛却比上一次更加凝重。

赵祯听着范仲淹的禀报,从“金龙社”郭福的宫中背景,到其与雷允恭、刘承轨的关联,再到颍州老匠人失踪暗示的账册伪造可能。他的脸色从最初的阴沉,逐渐化为一片冰封的湖泊,深不见底,唯有眼底偶尔掠过的厉芒,显示出他内心绝非平静。

“……陛下,如今线索纷杂,但皆指向漕运系统内部存在一个巨大的贪腐网络,且其背后,恐有宫中势力为其张目,甚至可能……”范仲淹说到这里,顿了顿,艰难地吐出两个字,“……伪造账目,欺君罔上!”

赵祯久久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缓缓敲击着御座的扶手,那笃笃的声响在寂静的阁内回荡,每一声都敲在范仲淹的心上。

“雷允恭……刘太后……”赵祯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范卿,你可知道,你此刻所言,若传扬出去,会在朝野掀起何等滔天巨浪?”

范仲淹躬身:“臣深知此事千系重大,故不敢擅专,唯有密奏陛下,请陛下圣裁!”

赵祯站起身,走到范仲淹面前,目光如炬地盯着他:“范卿,朕信你。但朕需要确凿的证据,铁证!尤其是牵扯到母后身边之人,若无如山铁证,朕,动不了他们。”

他话中的“母后”二字,咬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转)

“朕给你一道密旨。”赵祯转身,快步走到书案前,提笔疾书,盖上随身小玺,递给范仲淹,“许你调动皇城司部分精锐,配合你暗中调查。首要目标,找到周奎,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其次,查清那‘金龙社’与雷允恭、刘承轨之间的具体勾连,尤其是资金往来!最后,给朕盯死所有可能存放原始账册的地方,包括刘承轨的私宅、发运司的机要库,乃至……宫中某些人的外宅!”

这道密旨,赋予了范仲淹前所未有的权力,也意味着皇帝将最大的信任押在了他的身上。

“臣,领旨!必竭尽全力,查明真相!”范仲淹双手接过密旨,感到重若千钧。

“记住,范卿,”赵祯的语气带着一丝疲惫,更多的却是决绝,“此事关乎国本,亦关乎朕之威权。无论查到谁,一查到底!天塌下来,有朕给你顶着!”

有了皇帝这番表态和密旨,范仲淹心中稍定。他回到衙署,立刻着手布置。一方面,他命司马光继续留意士林动向,并开始接触一些对漕运事务有所了解的低级官员,从侧面收集信息;另一方面,他通过皇城司的渠道,将人手分为三路:一路继续深挖“金龙社”及郭福;一路秘密监控刘承轨及发运司关键人物的动向;最后一路,也是最重要的一路,则根据现有线索,扩大范围,全力搜寻周奎下落。

(合)

然而,接下来的数日,调查却陷入了僵局。

“金龙社”那边,郭福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行事愈发低调,社中骨干也减少了公开活动。皇城司的探子虽查到郭福与雷允恭名下的一名管事有过几次隐秘会面,但都无法获取具体谈话内容,更抓不到实质性的把柄。

刘承轨更是如同泥塑木雕,每日准时到发运司点卯,处理公务一丝不苟,对“发改委”索要的任何文书都积极配合,让人挑不出任何错处。其府邸内外也加强了戒备,难以渗透。

而寻找周奎的行动,更是如同大海捞针。所有的线索到了颍州附近便彻底中断,那个腰系红布带的访客和失踪的老匠人,再也找不到任何踪迹。周奎此人,仿佛从未在世上存在过一般。

对方显然拥有极强的反侦察能力,并且在他们察觉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和清理工作。范仲淹感觉自己仿佛在和一个无形的巨人搏斗,每一拳都打在空处。

(悬念)

就在范仲淹为此焦头烂额之际,司马光却带来一个意外的消息。

这日傍晚,司马光匆匆来到范仲淹的书房,脸上带着一丝困惑与兴奋交织的神情:“范相,晚生近日在与几位太学生谈论《考成法》时,偶然听得一事,不知是否与漕务有关。”

“讲。”

“那几位太学生中,有一人家中经营绸缎生意,常往来于江南与汴京。他言及去岁秋冬,他家商船在汴河一段名为‘老龙口’的河道附近,曾数次因‘漕船优先’之名被勒令长时间停靠避让。他心中不忿,曾暗中观察,发现那些所谓的‘漕船’,吃水似乎并不深,不似满载粮米之船,且船上护卫神色警惕,不类寻常漕丁。更奇怪的是,其中一次停靠时,他隐约听到押船之人低声催促,说什么‘……赶在冰封前,把这最后一批“湿货”送进“慈恩庄”……’”

老龙口?湿货?慈恩庄?

范仲淹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湿货”可是官家提示过的“湿润耗”的隐语?而“慈恩庄”……他猛地想起,皇城司的密报中似乎提过,雷允恭在汴京西郊有一处庄园,名字……好像就是叫“慈恩庄”!

难道,那些并非真正的漕粮官船,而是利用漕运特权,偷运其他物资的私船?而目的地,竟是太后亲信雷允恭的庄园?

他立刻铺开汴京地图,手指颤抖着找到“老龙口”的位置,那是一片河道曲折、易于隐蔽的区域。他的目光又转向西郊……

“君实,此事至关重要!”范仲淹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你立刻去找到那位太学生,详细询问当时的情形,特别是船只特征、具体日期!要快!”

司马光领命而去。

范仲淹独自站在地图前,心脏狂跳。如果这条线索属实,那么他们或许找到了一条绕过重重防御,直插对方核心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