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怒踏山河 > 第75章 特殊任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暮春的北境,寒意未完全褪去,残雪仍在背阴的山坳间闪烁着冷光。抗联根据地的指挥部里,油灯的光芒在杨靖宇严峻的脸上跳动。他手中捏着一份刚刚由地下交通员冒死送来的绝密指令,纸张薄如蝉翼,却仿佛重逾千斤。

林晚秋悄无声息地走进帐篷,见杨靖宇神色凝重,不由放轻了脚步。陈青山跟在她身后,左臂的伤还未痊愈,用绷带吊在胸前,但目光依旧锐利如鹰。

“司令员,有紧急任务?”林晚秋轻声问道。

杨靖宇抬起头,将指令递给她:“地下党传来消息,一位掌握重要情报的国际友人,在试图穿越边境前往苏联时暴露行踪,目前被日伪军围追堵截,下落不明。”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坚决,“上级命令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找到他,并护送他安全离境。”

陈青山上前一步,接过指令细看。纸上的字迹潦草,显然是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书写而成,但内容清晰无误——这位友人携带的情报涉及日军在东北的军事部署和细菌战研究资料,一旦成功递交苏联,将对国际反法西斯战场产生重大影响。

“情报关乎全局,任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杨靖宇的目光扫过陈青山和林晚秋,“你们俩心思缜密,身手也好,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带队执行。”

陈青山与林晚秋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看到了压力,但更多的是决心。

“保证完成任务!”两人异口同声。

夜幕低垂,寒风卷着残雪在林中呼啸。特别行动小队悄然集结,除了陈青山和林晚秋,还有七名队员——机灵的小石头、老练的猎户赵老根、神枪手秦啸岳的徒弟小李、爆破手老吴、以及三名擅长山林潜行的战士。人人轻装简从,只带必要的武器、干粮和急救物品。

林晚秋根据指令中提供的有限信息,铺开地图,用铅笔圈出几个可能的藏身区域:“友人最后发出信号的位置在这一带,地形复杂,多山洞和密林,日军搜索队正在逐步收缩包围圈。”

陈青山俯身细看,手指点在一处山谷:“这里有一条猎户小道,可以避开日军的主要巡逻路线。我们先从这里切入,再分两组搜索。”

赵老根点头附和:“这条道俺熟,夏天采药常走,隐蔽性好,就是陡了点。”

“再陡也得走,”陈青山语气坚决,“时间不等人。”

小队借着月色悄然出发,像一群幽灵没入漆黑的山林。北风如刀,刮在脸上生疼,脚下是半融的雪泥,每走一步都需格外小心。林晚秋紧随陈青山身后,手中紧握着一台小型电台,随时监听日军的通讯信号,但始终保持无线电静默,只接收不发射。

一连两日,他们昼伏夜出,躲避着日军的巡逻队和空中侦察。饿了就啃一口冻硬的窝头,渴了便抓一把雪含在嘴里化开。每个人的体力都在急剧消耗,但没有人抱怨,眼神中的光芒却愈发坚定。

第三日凌晨,他们在一处隐蔽的悬崖下发现了线索——雪地上有几枚模糊的脚印,不是日军的军靴,更像是破旧的皮鞋印,旁边还有一根折断的树枝,上面挂着一小块呢子布料。

“是他!”林晚秋压低声音,眼中闪过希望,“这料子不是本地人穿的,像是西式大衣。”

赵老根蹲下身,仔细察看脚印的走向和深浅:“不超过一天,应该就在附近。脚印虚浮,走路的人恐怕体力不支了。”

陈青山立刻下令:“分散搜索,以悬崖为中心,半径五百米,注意隐蔽。发现目标发鸟鸣信号,三长一短。”

队员们无声散开,像一张细网撒入密林。小石头和赵老根一组,沿着脚印的方向追踪;陈青山和林晚秋则绕向悬崖另一侧,寻找可能的藏身洞穴。

天色渐亮,晨雾弥漫,能见度极低。突然,远处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咳嗽声,紧接着是雪地被踩动的窸窣声。陈青山猛地抬手,众人瞬间伏低身体,枪口齐齐指向声音来源。

一片灌木丛后,隐约可见一个蜷缩的身影,正试图用枯枝掩盖洞口。那人戴着眼镜,衣衫褴褛,脸色冻得青白,怀中紧紧抱着一个皮质公文包。

“是他!”林晚秋低声道。

陈青山打了个手势,小石头和赵老根从侧翼包抄过去,其余人警戒四周。

国际友人察觉动静,惊恐地抬头,手中握着一把匕首,颤抖着指向来人。林晚秋迅速用英语低声说道:“我们是朋友,抗联,来帮你的。”

那人愣了片刻,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光芒,随即松懈下来,匕首“当啷”一声掉在雪地里。他嘴唇冻得发紫,断断续续地说:“谢谢……上帝……我终于等到你们了……”

陈青山示意队员迅速靠近。赵老根检查了周围环境,低声道:“这里不能久留,鬼子巡逻队刚过去不久,很快就会折返。”

小队迅速行动。林晚秋从背包里取出备用的棉衣和食物递给友人,陈青山则帮他活动冻僵的四肢。小石头和老吴在洞口布置了几处简易陷阱,延缓可能的追兵。

“我叫安德烈,”友人稍稍缓过气,用生硬的中文说道,“我是记者……也是反法西斯同盟的联络员。这些资料……”他紧紧抱住皮包,“必须送到苏联……”

“放心,我们一定护送你出去。”陈青山斩钉截铁,随即下令,“按第二方案撤退,走黑水河方向,那里冰层未化,可以避开日军哨卡。”

撤退之路远比潜入更加凶险。日军的搜索网正在收紧,空中不时有侦察机掠过,林晚秋的耳机里频繁传来日军调动兵力的加密信号。

在一次穿越山谷时,他们与一支日军巡逻队迎面撞上。枪声骤然响起,子弹打在岩石上,溅起一串串火星。

“老吴,炸断后面那棵树,堵住路!”陈青山一边还击,一边吼道,“小石头,带安德烈先生从左侧陡坡下撤!晚秋,跟上!”

老吴迅速安置炸药,“轰”的一声巨响,一棵枯树应声倒下,横在山路中央,暂时阻断了日军的追击。小队趁机快速转移,但安德烈体力不支,几次险些滑倒。小石头二话不说,蹲下身将他背起,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坡上艰难前行。

身后日军的叫骂声和枪声越来越近,陈青山果断命令:“赵老根,带路绕到鹰嘴岩,那里有个山洞可以躲藏!”

赵老根如猎豹般窜出,引领众人攀上一处几乎垂直的岩壁。洞口被积雪和枯藤掩盖,极其隐蔽。众人刚钻入洞中,日军的脚步声已至崖下。

“他们就在上面!围住!”日军军官的吼声在山谷中回荡。

洞内一片死寂,只有众人压抑的喘息声。安德烈靠在岩壁上,脸色苍白,眼中满是愧疚:“对不起……连累你们了……”

林晚秋轻轻摇头,用英语安慰道:“别这么说,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陈青山检查了弹药,面色凝重:“鬼子不会轻易放弃,肯定会搜山。我们必须趁夜突围。”

他摊开地图,手指点在一处标记点:“从这里下到谷底,沿河床走三里,有一处伪军哨卡,但最近我们得到消息,那里的伪军连长已被地下党策反,可能会提供帮助。”

“风险太大,”赵老根皱眉,“万一消息有误……”

“没有万一,”陈青山打断他,“这是最快也是最安全的路线。晚秋,尝试用备用频率联系地下党,确认哨卡情况。”

林晚秋迅速调试电台,指尖在按键上飞快跳动。片刻后,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联系上了!哨卡确实在我们控制中,但他们只能掩护我们十分钟。”

“十分钟足够了。”陈青山收好地图,“休息一小时,等天色完全黑透再行动。”

夜幕降临,风雪再起。小队借着风雪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滑下悬崖,潜入河床。冰面光滑如镜,众人只能贴着一侧山壁缓慢移动。

伪军哨卡隐约可见,灯光昏黄。陈青山打了个手势,小队伏在冰面上,静静等待信号。

突然,哨卡内传来一阵喧哗,接着是枪声和叫骂声——伪军连长故意制造内乱,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力。

“就是现在!”陈青山低喝一声,小队如离弦之箭冲向哨卡。

伪军连长站在门口,焦急地挥手:“快!后面有马!直接往北走二十里就是边境线!”

众人来不及道谢,翻身上马,疾驰而去。身后日军的追兵已被伪军暂时拦住,枪声和呐喊声在风雪中渐渐模糊。

连续奔袭二十里,马匹累得口吐白沫,众人的体力也已达极限。远处,一道铁丝网隐约可见——边境线到了。

“就在那里!”安德烈激动地指向远处几个模糊的身影,“是苏联边防军!”

陈青山勒住马,沉声道:“我们就送到这里。前面是开阔地,不能再靠近了。”

安德烈跳下马,紧紧握住陈青山和林晚秋的手,声音哽咽:“谢谢你们……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世界不会忘记……”

他从怀中取出皮包,郑重交给陈青山:“这份情报,请务必转交苏联同志。它揭露了日军的暴行……也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

陈青山接过皮包,重重点头:“放心。”

安德烈转身奔向边境,苏联边防军迎上前来,迅速将他接应过去。很快,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风雪之中。

任务完成了。

但就在小队准备撤离时,身后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日军的追兵竟然突破了伪军的阻拦,追了上来!

“走!”陈青山大吼一声,拨转马头,率队冲向一侧的密林。

子弹呼啸而至,小石头骑术不精,马匹被流弹击中,悲鸣着倒地。陈青山毫不犹豫地调头回来,伸手将他拉上自己的马。

“抓紧了!”陈青山猛夹马腹,战马嘶鸣着冲入林中。赵老根和林晚秋断后,不断向追兵射击,且战且退。

一场激烈的追逐战后,小队终于甩掉追兵,抵达预定的汇合点。天色微明,风雪渐息,陈青山和小石头最后一个抵达,两人浑身是血,也不知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马匹已力竭倒地。

林晚秋冲上前,眼眶瞬间红了:“你们……”

“没事,”陈青山喘着粗气,咧嘴一笑,“一点皮外伤。”

小石头从马背上滑下,瘫坐在地,却举起手中的皮包:“东西……没丢……”

众人相视一笑,疲惫中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这次特殊任务,不仅成功护送了国际友人,更让抗联战士们深切体会到,他们的斗争并非孤立无援。在这片黑土地上流淌的鲜血与汗水,正与世界反法西斯的洪流汇聚在一起,终将冲垮一切黑暗与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