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抖音通古代,盘点短视频名场面! > 第154章 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4章 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

天幕之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视频,

【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

【我叫老张,是陆海军大元帅,我知道有人说我是土匪头子,骂我老张是赌鬼!

我一点也不生气,我跟小日子赌铁路,跟阎老西赌地盘,嬴来的家当够养活半个龙国。

可有一样我不赌是东三省的地契,要说我这人打小就是棵歪脖子树。命硬,十四岁,父亲张有财被赌徒打死,我拎着土枪就要去报仇。

后来带着老娘闯关东,卖过烧饼,学过木匠,当过货郎,可始终没长久做下去。

记得光绪二十六年,老毛子打过来,我拎着把破枪,拉起二十号低胸搞保险队、

其实是土匪收保护费,】

大秦位面,咸阳宫。

漆黑的夜空忽然被一道金光撕裂,巨大的天幕垂悬九霄,流光溢彩的画面中映出一位戎装男子的生平。

嬴政挥退惊慌的术士,负手立于玉阶之上,玄色冕旒在夜风中纹丝不动。

有点意思。

当他看到画面中那人从草莽跃马而起,眼底闪过一丝共鸣。

当年在赵国为质的少年,何尝不也是从泥泞中执剑问鼎?

镜头转到东北雪原,三军列阵。

当海陆军大元帅几字浮现时,蒙毅听见陛下指节轻叩青铜剑:

水陆并进之制,倒是比大秦楼船更进一筹。

最令百官震动的是后续画面——那人与东瀛倭寇虚与委蛇时,眼底藏着猛虎般的算计。嬴政突然击节,倭人赠械送银,他转手便筑铁路炼钢,这才是帝王心术!

中车府令赵高敏锐注意到,当播放到遇刺段落时,陛下袖中虎符骤然握紧。

满朝文武听见九州共主的声音响彻殿宇:

若此人在朕麾下,当领辽东郡守。倭寇?朕当遣楼船五千,踏平四岛!

星空忽然大亮,新的预告开始闪烁。

大唐位面,贞观殿前。

李世民手中的琉璃盏突然泛起涟漪,他抬头望向骤然亮起的天幕。

当看到老张纵马林海的英姿时,这位天可汗不自觉地向前倾身,冕冠上的十二旒玉珠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好一个三军大元帅!

他对着身旁的长孙无忌抚掌而笑,

此人起于微末,竟能统御水陆空三军,比朕当年的天策上将也不遑多让。

画面转到奉天城头,老张与倭寇周旋的片段让李世民眼神一凛。

辅机你看,

他指着天幕中那张带着狡黠笑意的脸,

这分明是朕当年对付突厥人的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房玄龄闻言捋须轻笑:

陛下说得是。此人表面应承倭人,暗中却扩建兵工厂,倒与陛下当年借突厥之力平定中原,而后直捣阴山的谋略如出一辙。

当播放到皇姑屯的冲天火光时,李世民猛地站起身。

殿前侍立的秦琼看见天子紧握栏杆的指节发白:

若此人生在贞观年间,朕必授他辽东大都督!倭国?呵...

他转头看向尉迟敬德,记得前岁倭国遣唐使呈上的国书么?

夜空突然流光溢彩,新的预告缓缓展开。

【为啥同样作为军阀,老张就比别的军阀收到老百姓爱戴?

这么说,就老张的信誉,在小日子连个充电宝都借不到。

作为一个军阀,老张肯定是要卖国,这一点没有争议。他卖国的价格肯定是相当贵,肯定是没有什么商业信用。

当时龙国连年战乱不断,为了避免利益受损,各国列强达成共识,不卖给龙国人武器。

但是小日子不守约定,为了发展东北经济,老张用奉天作为抵押向倭寇借了十个亿,倭寇看到他没文化,就想狠狠敲他一笔。

故意把利息订的很高,结果老张看都没看,直接签字。】

【结果钱一到账,老张就将奉天改为沈阳,

还款那天,张大帅两手一摊,奉天借过得钱关我沈阳什么事?

而且由于他不识字,就在协议上写了个阅字,协议无效。】

大汉,未央宫中,烛火摇曳。

汉武帝刘彻凭几而坐,深邃的目光凝视着天幕上演绎的关外风云。

当看到老张从草莽崛起,周旋于列强之间的种种手段时,这位一生都在开疆拓土、驾驭豪杰的帝王,嘴角缓缓勾起一丝复杂的笑意。

他徐徐开口,声音在空旷的殿宇中回荡,带着几分品评与欣赏:

“从马匪而至军阀,割据一方,这老张,倒也算是个人物,有些枭雄的本事。”

画面转到老张如何将日本人耍得团团转时,刘彻不禁轻笑摇头,

“与虎谋皮,却又让猛虎无处下口。

跟马匪出身的豪强打交道,这小日子此番,可算是碰上真正的对手了!”

侍坐在侧的大将军卫青,神色专注地颔首称是。

他身为统帅,更懂得审时度势与临机应变的重要性。

他接过话头,言语中带着务实将领的精准判断:

“陛下所言极是。观其行止,此人或许不通诗书,未受圣人之道熏陶,但其机变与魄力,却远超常人。

他深谙乱世生存之道,将自身‘无赖’之处化为武器,把这盘棋下得风生水起,很是会戏耍小日子啊。”

刘彻微微后靠,目光仿佛已穿透天幕,看到了更远的时空,他意味深长地叹道:

“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行非常之法。对付豺狼,或许本就不该拘泥于君子之仪。”

殿内沉香的青烟袅袅升起,将君臣二人的身影衬得愈发悠远,与天幕中那段波谲云诡的历史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