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纯白的虚拟空间内,云澈仰面躺着,胸腔中虚拟的窒息感和震荡感正在迅速消退。

VR系统的保护机制开始起作用,温和地抚平着过度战斗带来的精神负荷。

得益于觉醒空间能力后日益强大的精神力,以及自身坚韧的意志,这种不适感远比系统预估的要轻微得多。

他只是静静地躺了几秒钟,感知着身体的反馈,确认除了精神有些疲惫外,并无大碍。

细微的脚步声靠近。

星见雅走到了他身边,低头看着他,赤红的眼眸中依旧看不出什么情绪。

她伸出那只未握刀的手,掌心向上,动作自然。

“没事吧?”她的询问和她的人一样,直接,却带着关心。

云澈没有矫情,抬手握住了她的手。

她的手比看起来更有力,稳定地一拉,便将他从地上带了起来。

“没事。”

云澈站定,活动了一下脖颈和手腕,虚拟身体的协调感与现实无异。

他感受着体内功法缓缓平复,精神力如同退潮的海水,虽然消耗颇大,但根基稳固,正在自主地恢复着。

他没有立刻要求再战。

败北并不可怕,毫无收获的败北才是浪费。

与星见雅这种级别的对手交锋,每一次体验都是宝贵的财富。

那精妙到毫巅的闪避,那诱敌深入的假动作,那最后石破天惊的一刀……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反复咀嚼,消化。

贪多嚼不烂,此刻再战,不过是重复失败,不如将这次战斗的感悟彻底吸收,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养分。

但是,复盘,可以在夜深人静时,于脑海中细致地进行。

当前,他还有另一个目标需要完成。

“感谢赐教,”

云澈看向星见雅,语气诚恳,

“但现在,我要熟悉一下以骸的战斗方式。”

他需要将理论知识与虚拟实战结合,尤其是针对不同以骸的弱点与攻击模式。

星见雅点了点头,没有任何疑问或建议,只是简单回应:

“好,我陪你。”

她似乎早已料到云澈会有此选择,担任向导和陪练,在她看来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云澈不再多言,走到悬浮的蓝色终端前,调出了以骸数据库。

列表上罗列着从低阶的以骸,到高危的死路屠夫,色雷斯人,也包括他们在零号空洞遭遇过的帕里库斯和特佩什等。

他首先选择了几种常见的低阶以骸作为热身。

当他进入与虚拟以骸的战斗时,星见雅并未插手,只是静静地站在战场边缘观察。

但当云澈与一种新型以骸交手,或是对某种攻击模式感到陌生时,她清冷而简洁的声音便会适时响起。

“死路屠夫,重锤砸地后,地面裂隙有二次以太爆发,注意撤离时机。”

她的解说没有任何多余的形容词,精准得像是在阅读武器说明书,

却往往比终端上冗长的文字介绍和动态示意图更加直指核心,

让云澈能立刻抓住关键,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迅速验证和应用。

云澈沉浸在这种高效的学习中。

他不再仅仅依靠蛮力与速度,而是开始有意识地观察以骸的行动规律,寻找那个被称为“伪核”的能量节点,尝试用最小的消耗达成最有效的打击。

他将星见雅指出的弱点与自己的战斗风格结合,双刃与飞刀的运用越发刁钻狠辣。

虚拟的时光流逝感知并不明显。

当一个接一个的以骸模型在他面前化作消散的数据流,云澈对各类以骸的熟悉度也在飞速提升。

从生疏到熟练,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设伏,战斗的效率肉眼可见地提高。

不知过了多久,停下了动作。

精神上的疲惫感开始变得明显,如同绷紧的弦达到了某个临界点。

他知道,继续下去收益会递减,甚至可能因疲惫导致动作变形,形成错误的肌肉记忆。

他关闭了终端,走向星见雅。

“差不多该结束了。”

星见雅一直保持着观察的姿态,闻言点了点头:

“好。”

两人没有多余交流,同时确认了退出指令。

轻微的眩晕感再次袭来,比进入时更强烈一些。

眼前的纯白空间如同褪色的油画般扭曲,消散,感官被重新拉回现实。

训练舱内的光线柔和地亮起,头盔缓缓升起。

云澈睁开眼,现实的触感回归。

然而,一阵明显的眩晕和空虚感紧接着冲击着他的脑海,仿佛精神力被过度抽取后的反噬。

他扶了扶脑袋,稳了稳神。

‘看来以后要注意训练时长和强度了,’

他暗自记下,

‘也可能是最后与星见雅那一战消耗太大。’

他推开舱门,走了出来。

星见雅几乎同时从旁边的训练舱出来,她看上去依旧平静,

只是那双赤红的眼眸深处,似乎也掠过一丝疲惫,若非云澈观察力敏锐,几乎无法察觉。

“头晕的厉害怎么解决?”

云澈直接问道,面对这种生理上的不适,他选择咨询身边看起来更有经验的同伴。

星见雅略作思考,给出了务实的建议:

“你可以先去喝一杯咖啡,短时间内提升精神。但最好还是回去休息。”

“谢谢。”云澈接受建议,“这附近有咖啡店吗?”

“跟我来。”星见雅言简意赅,转身带路。

云澈跟着她,再次走入光映广场。

午间的阳光有些刺眼,人流量似乎比清晨更多了些。

他们很快来到一家熟悉的咖啡店前——依旧是那个熟悉的机器人咖啡师,汀曼大师。

点单流程与上次别无二致,机器人咖啡师的动作精准,稳定。

很快,两杯冒着热气的“汀曼特调”被端了上来。

云澈喝了一口。

咖啡入口顺滑,香气醇厚,温度和甜度都恰到好处,堪称“完美”。

但是……他微微蹙眉。

不知为何,总觉得这杯咖啡里,似乎少了点什么。

不如在六分街那家不起眼的咖啡馆里,由另一位同型号的汀曼大师调出的那杯,能让他清晰地回忆起“温暖”的感觉。

奇怪,明明是同一个型号的机器人,使用的原料和程序理论上也应该一致,为何味道和感觉上会有如此微妙的差异?是水质?环境?

他没有深究,只是将这个细微的感触记在了心里。

不过,咖啡因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

一杯咖啡下肚,那股萦绕不去的眩晕感和精神空虚确实缓解了不少,思维也重新变得清晰起来。

“要不要一起去吃饭?”

云澈看了看时间,发出邀请。一起训练了一上午,共进午餐显得顺理成章。

星见雅没有拒绝,点了点头:“好。”

两人在光映广场找了一家看起来干净整洁的餐厅。

店内弥漫着米饭和腊味的香气。

他们各自点了一份招牌煲仔饭,安静地进食。

米饭粒粒分明,锅巴香脆,配菜咸淡适中,味道确实不错。

用餐期间没有多余的交谈,只有餐具轻微的碰撞声,气氛却并不尴尬,反而有种共同完成任务后的松弛感。

吃完午饭,两人在餐厅门口停下。

“下午我回去休息。”云澈陈述自己的安排。

“嗯。”星见雅应了一声。

没有约定下次见面,也没有多余的告别语,两人如同完成了一次普通的组队任务,自然地朝着不同的方向微微颔首,随即转身,汇入午间熙攘的人流,各自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