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科技王冠 > 第16章 一线希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的几天,陆知行白天依旧在七室整理资料,但效率更高,腾出更多工夫偷偷进行“争气机”的细化设计。晚上,则几乎都在煤油灯下过,来回推敲章程的每一个细节。

他留意到,王铁锤主任对他的态度,在研讨会后起了个微妙的变化。最初的吃惊和些许认可,好像又被一层顾虑裹住了。找他安排活儿时,口气恢复了公事公办的平淡,不再有额外的交流。

陆知行明白,这是周维雄副所长的态度导致的。在第六研究所,周工的技术权威不容挑战。

然而,转机往往出在想不到的地儿。

这天后晌,王铁锤又抱来一摞资料放在陆知行桌上,依旧是俄文的。他放下资料,却没立刻走,而是搓着手,在陆知行桌边踱了两步,像是有些难以启齿。

“小陆啊…”他欲言又止。

“王主任,您有啥事?”陆知行放下笔,抬起头。

王铁锤看了看周围,其他同事都在忙,便压低声音说:“所里那台‘老大哥’,又出岔子了。这次麻烦,是核心运算单元的一个模块,运行大计算时一会儿好一会儿坏,时断时续地报错。我们查了三天,换遍了所有疑心的电子管,甚至把部分线路重新焊了,还是找不着病根儿。”

他脸上带着明显的焦急:“这个模块关系着好几个重点项目的关键计算任务,再修不好,进度就要耽搁了。周副所长那边…压力山大。”

陆知行心中一动。他知道,这可能就是陈怀瑾说的“机会”。

他没立刻大包大揽,而是谨慎地问:“具体是啥现象?报错代码有规律吗?”

王铁锤见他问到了点上,眼睛一亮,连忙细细描述起来:“现象就是…每次算到涉及大量浮点乘加指令串的时候,就容易出。报错代码不固定,但多半指向内存读写校验败了…”

陆知行一边听,一边飞快在脑子里搭模型。浮点乘加…大量连着算…时断时续的内存错误…这听着,很像是因为运算单元在持续高负荷下,产生了某种时序上的你争我抢,或者是因为电源波动导致的门电路瞬间乱触发,进而影响了内存控制信号的稳当性。

这问题,在电子管计算机这种离散元件多、信号同步精度不高的系统上,确实藏得深,很难通过常规的硬件替换来解决。

“王主任,”陆知行沉吟了一下,说道,“照您的描述,我觉得问题可能不在具体的某个元件上,而是出在运算单元跟控制单元、内存单元之间的时序配合,或者电源的瞬态响应上。兴许…可以从系统联调的角度,加几个示波器观测点,重点盯一下几个关键控制信号在出错眨眼间的波形…”

他并没直接给答案,而是递了个全新的、更高一层的排查思路。这既亮了他的能耐,又避免了过于吓人。

王铁锤听着,眼睛越来越亮。他是老工程师,一点就透。陆知行提出的这个“系统时序”和“电源瞬态”的角度,是他们之前陷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怪圈时,完全没想到的!

“有道理!太有道理了!”王铁锤猛地一拍大腿,也顾不上压低声音了,“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小陆,你…你跟我来!咱们一块儿去机房!”

他拉着陆知行,就要往外走。

这一刻,实验室里其他同事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儿,吃惊地看着这一幕。王主任竟然要请这个“资料员”去帮忙解决连他们都挠头的核心故障?

陆知行却站在原地,轻轻挣脱了王铁锤的手。

“王主任,”他看了一眼周围同事各色的目光,平静地说,“我只是递个思路。具体的排查和修理,还是需要您和各位老师这样的行家来操作。我…毕竟对‘老大哥’的具体电路还不够熟,去了也帮不上太多忙,反倒可能添乱。”

他以退为进。他知道,这会儿冒失冲到一线,就算解决了问题,也容易引来“碰巧”或者“抢功”的闲话。不如把功劳留给王铁锤和七室的团队,既能解决问题,又能缓和关系,还能进一步赢得王铁锤的信任。

王铁锤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陆知行的用意,看向他的眼神充满了复杂,有感激,有赞赏,更有一种重新认识的震撼。

“好!好!小陆,你…你很好!”他重重地拍了拍陆知行的肩膀,不再多说,转身急匆匆地召集骨干,按照陆知行提供的思路,冲向机房。

陆知行坐回自个儿的位置,重新拿起笔,好像啥事都没发生。

但他知道,那一线希望的光,已经透过厚厚的云层,照了下来。他证明自个儿价值的头一步,已经悄悄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