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科技王冠 > 第14章 失败的警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陆知行团队加紧攻关运算器核心部件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与他们看似无关的失败,像一记沉重的警钟,在第七研究院上空敲响。

院里那个备受瞩目的、旨在仿制并改进一款苏式中型电子管计算机的重点项目——“长城一号”,在首次全系统联调测试中,遭遇了重大挫折。

消息是张师傅带来的。那天晚上,陆知行他们还在实验室里加班,张师傅脸色凝重地推门进来,身上还带着机房里的那股热烘烘的机油味。

“完了,‘长城一号’……趴窝了。”张师傅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拿起不知谁的水杯,咕咚灌了一大口凉白开,哑着嗓子说。

“怎么回事?张师傅?”陆知行心里一紧,放下手里的活计。

“说不清!邪门得很!”张师傅抹了把嘴,眉头拧成了疙瘩,“单个部件测试都没问题,一联起来跑大程序,运行到某个关键阶段,就……就死机!要么就是算出一堆乱码!反复查了快一个星期了,硬件换了一遍又一遍,屁用没有!吴总工头发都快急白了!”

实验室里的人都安静下来,听着张师傅的叙述。虽然“长城一号”项目和他们在技术路线上是对手,但同为科研人员,大家能体会到那种投入巨大心血却功亏一篑的挫败感和焦虑。

“问题定位不了?”陆知行问。

“定位?往哪儿定位?”张师傅两手一摊,“机器那么复杂,几十万个元件,谁知道是哪个犄角旮旯出了鬼?现在项目组的人都快疯了,没日没夜地熬着,可就像没头苍蝇,乱撞!”

王铁柱忍不住插嘴:“是不是……也是干扰或者时序的问题?就跟咱之前那个触发器似的?”

张师傅看了王铁柱一眼,叹了口气:“谁知道呢?电子管这玩意儿,本来就娇气,发热又大,互相影响……唉,一团乱麻!”

他又坐了一会儿,絮絮叨叨地说了些机房里的混乱情况和专家们的束手无策,然后唉声叹气地走了。

张师傅走后,实验室里陷入了沉默。

“我的天,‘长城一号’那么大的项目,说趴窝就趴窝了?”一个年轻技术员后怕似的说,“咱们这……咱们这要是以后也……”

“闭上你的乌鸦嘴!”王铁柱没好气地打断他。

刘思敏担忧地看向陆知行:“陆工,电子管计算机……真的走到头了吗?”

陆知行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漆黑的夜空。“长城一号”的失败,固然有具体的技术原因,但它无疑暴露了电子管计算机体系固有的、难以克服的复杂性、可靠性和功耗问题。

这记失败的警钟,不仅为“长城一号”项目敲响,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他们这条备受质疑的晶体管路径,提供了一个残酷却有力的注脚。

“看到了吧?”陆知行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技术的道路,选择很重要。一条路走到黑,可能付出巨大代价,却收效甚微。咱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是难,是险,但它的方向,是对的。”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长城一号’的失败,对我们来说,是警示,也是机遇。它会让更多人冷静下来思考,什么样的技术,才代表着未来。咱们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把咱们的东西做得更扎实,更快地拿出来!”

失败的阴影笼罩着研究院,却让陆知行团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面临的契机。他们必须赶在旧的路径被证明彻底走不通之前,点亮新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