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科技王冠 > 第22章 硅片困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天后,陆知行利用一个周末的下午,骑着那辆除了铃不响哪都响的二手自行车,来到了陈怀瑾先生位于西郊的住处。这是一处安静的院落,灰砖墙,黑瓦顶,透着几分清雅。

陈老见到他很高兴,拉着他进了书房。书房里堆满了书,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墨汁的味道。听完陆知行关于箭载计算机遭遇的材料与工艺瓶颈,特别是对高可靠性集成电路的渴望后,陈怀瑾沉吟了许久。

“知行啊,你的眼光是对的。集成电路,确实是未来的方向。”陈老从书架上翻找了一会儿,取出几本外文期刊和几份用打字机打出来的、显然是内部翻译的资料,“你看,这是最近能接触到的一些情况。美国人,还有他们背后的公司,在硅平面工艺上进展很快。他们已经开始尝试用光刻技术在硅片上制作复杂的电路图形了。”

他指着资料上一些模糊的图片和复杂的化学分子式:“硅,比锗更稳定,更适合高频、高温环境。但是,高纯度、无缺陷的单晶硅拉制,氧化层生长,精密光刻……每一步都是鬼门关。我们现在……”他摇了摇头,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也就是说,我们连起步的‘硅片’都很难自己做出来?”陆知行的心沉了下去。

“难。”陈怀瑾肯定道,“高纯多晶硅的制备,就需要复杂的西门子法或者硅烷法,涉及高温、高压、高纯氢气,设备和工艺要求极高。拉制单晶硅的炉子,更是精密。国内……仅有少数几家单位在摸索,成品率、纯度都远达不到要求。”

他看了看陆知行紧锁的眉头,缓和了语气:“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路子。我知道中科院半导体所那边,还有上海冶金所,都在攻关。他们可能有一些实验室级别的小尺寸、低纯度硅片,或者一些提纯硅的初级产品。你可以试着去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要到一些样品,哪怕只是用来做实验、摸索工艺,也是好的。”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信笺,写了两封简短的介绍信,盖上私章。“拿着这个去,态度要诚恳。现在各家都困难,资源金贵,能不能成,看运气了。”

陆知行郑重地接过介绍信,如同接过千钧重担。“谢谢陈老!有样品就好,哪怕只有指甲盖大小,也能让我们看看真正的硅是什么样子,知道差距在哪里。”

从陈老家出来,天色已近黄昏。陆知行骑着车,心情复杂。一方面,前景似乎更加清晰,明确了硅是方向;另一方面,道路也显得更加崎岖,几乎是从负海拔开始攀登。

回到筒子楼,还没进门,就听见里面王铁柱的大嗓门:“……啥?又要捐工业券?俺这还想攒着给秀芬扯块布做件新褂子呢!”

推门进去,只见刘思敏正拿着一本笔记本,挨个跟同住在这层的研究室小伙子们说着什么。

“怎么了?”陆知行问。

刘思敏转过身,脸上带着点无奈:“陆工,您回来了。是这么回事,雷工打听过了,想尝试做印刷电路板,需要一种叫‘覆铜板’的材料做基板,还需要一种特定的‘感光胶’和腐蚀药水。这些东西市面上根本没有,需要特殊的渠道申请,或者……用工业券去指定的信托商店碰碰运气,看有没有以前库存的,或者从报废仪器上拆下来的。咱们研究室的工业券额度早就用完了,我就想着,大家能不能先个人凑一凑。”

王铁柱在一旁嘟囔:“俺这月就发了两张工业券,还指望买双新劳保鞋呢……”

另一个年轻技术员也说:“我想买个新暖水瓶,旧的都快不保温了。”

陆知行看了看大家,理解他们的难处。工业券这玩意儿,买脸盆、热水瓶、肥皂、甚至稍微好点的布料都需要,关系到每个人的基本生活。

他掏出自己的皮夹,把里面仅有的三张工业券拿出来,递给刘思敏:“我这儿还有三张,先拿去。”

然后他对大家说:“困难是暂时的。覆铜板如果能搞成功,能极大提高我们电路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后续工作会顺利很多。大家克服一下,等项目有了突破,我向院里申请,看能不能给大家争取点补偿。”

见陆知行带头,王铁柱挠挠头,也把自己那两张皱巴巴的工业券塞给刘思敏:“得得得,媳妇的新褂子等等再说吧,先紧着‘箭’用!”

“我的也先拿去!”

“还有我的!”

一时间,七八张工业券汇集到刘思敏手里。她小心地数了数,记录下来,感激地说:“谢谢大家!我明天一早就去信托商店和废品回收站转转!”

看着这一幕,陆知行心中暖流涌动。这就是他的团队,一群可爱的人。在个人利益和国家需要之间,他们或许会嘀咕,会抱怨,但最终,总会选择后者。这汇聚起来的几张薄薄的工业券,承载着的是沉甸甸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