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科技王冠 > 第9章 第一顿食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眼瞅着到了晚饭点儿,室友赵建国招呼一声,陆知行拿着新领到、印着“第六研究所”字样的铝饭盒,还有那叠宝贝似的粮票、菜票、肉票,跟着人流往食堂走。

食堂是栋独立的大平房,烟囱冒着炊烟。还没进门,一股子蒸食、劣质油和人汗味儿混在一块的气息就冲鼻子。里头地方大,摆满了长条木头桌椅,可早就人挤人了。打饭的队伍曲里拐弯,从窗口一直排到门口。

人们都穿着蓝、灰、绿,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饭盒,一边排队,一边大声唠嗑,声儿嘈杂,可透着股鲜活的生活气儿。墙上贴着“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标语,还有个大大的黑板报,上头用彩色粉笔写着这周的菜谱和通知。窗口上头挂着小黑板,粉笔字写着:“主食:玉米窝头(二两粮票)、红薯面窝头(一两粮票)。菜:熬白菜(五分钱,半两菜票),今日特供:肉片熬白菜(一角五分,半两菜票,一两肉票)。”

陆知行和赵建国排在了队尾。

“咱所食堂大师傅手艺还成,就是油水少,你得慢慢习惯。”赵建国是个话匣子,主动介绍,“今儿礼拜二,按规矩有肉菜,不过去晚了估计毛都不剩了。”

陆知行点点头,目光扫着四周。他看见周维雄副所长也跟普通研究人员一样,拿着饭盒在另一队排着,正跟旁边人讨论啥,脸色严肃。也看见了七室的王铁锤主任,端着个巨大的搪瓷缸子,蹲在墙角开吃。

排了得有二十多分钟,才轮到他们。

“要啥?”窗口里炊事员头都不抬。

“俩玉米窝头,一份肉片熬白菜。”陆知行递上相应的饭票和毛票。他注意到,那肉票是印着特定月份和年份的,薄薄一小张,用起来得掐着算。

炊事员麻利地舀了一勺菜扣他饭盒里,里头零星飘着几片白肉片子,又夹了两个黄澄澄的窝头搁上头。动作快得很,没半点多余。

陆知行端着饭盒,跟着赵建国在挤挤插插的餐桌旁找了个空位坐下。周围人大多吃得快,“呼噜呼噜”的,没几个说话的。

他拿起个窝头,入手糙硬,咬一口,扎实拉嗓子,带着股冲鼻子的玉米味儿,得费劲嚼才能咽下去。又尝了口熬白菜,除了咸,几乎没啥别的味儿,那几片白肉也肥腻得噎人。

这跟他前世吃惯了的精细吃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他脸上平静,一口窝头一口白菜,慢慢吃着,没露半点异样。他知道,这就是这时候的常态,甚至是好些人求都求不来的饱饭。

赵建国看他吃得坦然,倒有点意外,笑了:“陆博士,你这适应劲儿可以啊。刚回来的海归,一般都吃不惯咱这伙食。”

“能填饱肚子就成。”陆知行笑了笑,“而且,这比我预想的,已经强不少了。”

他说的是实话。回来前,他就做好了面对更差条件的准备。

正吃着,一个身影停他们桌边了。陆知行抬头,是七室那个态度冷淡的室友,孙志刚。他手里端着的饭盒里,只有俩黑乎乎的红薯面窝头和一点咸菜丝儿。

孙志刚瞅着陆知行饭盒里那几片显眼的白肉,嘴角撇了一下,话里带着刺儿:“哟,洋博士就是阔气,一来就吃上肉菜了。我们这些土包子,可没这待遇,肉票得攒着过年包饺子哩。”

这话一出,桌边气氛立马僵了。赵建国皱了眉,想开口。

陆知行却没急眼,他看看孙志刚饭盒里的黑窝头,又看看自己饭盒里的白肉,忽然拿起筷子,把自己那几片肉直接拨拉到了孙志刚饭盒里。

“孙同志正长身体呢,多吃点肉,干活儿才有劲头。”他动作自然,口气平和,像干了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儿。

孙志刚一下子愣那儿了,看着饭盒里多出来的肉片,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张了张嘴,好像想蹦几句难听的,可看着陆知行那平静得像水似的眼神,话又卡嗓子眼儿里了。他最后啥也没说,端着饭盒,闷头走到另一张桌子去了。

赵建国看着这出,拍拍陆知行肩膀,小声道:“小陆,你别跟他一般见识。他技术不赖,就是性子犟,以前申请去苏联进修没轮上,心里结疙瘩了,对海外回来的…有点看法。”

“没事儿。”陆知行摇摇头,继续低头啃自个儿的窝头。他知道,偏见不是一天攒下的,也不可能靠一两句话就化开。他得用时间和行动来证明。

这头一顿食堂饭,吃得他胃里有点沉,心里却更透亮了。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个儿要面对的是啥——东西的短少,人的复杂,还有那无处不在、需要他去撞开的隔阂和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