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我们接了。”

当陈晓从牙缝里,挤出这四个字时,整个酒店大堂的空气,都仿佛被点燃了。

一场无形的,关于专业、尊严和地位的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央视团队的人,脸上都露出了决绝的神情。

他们知道,这一战,他们是为整个团队的荣誉而战,是为央视这块金字招牌而战!

设备不如人,又怎么样?

摄影,最终比的,是人,是人眼后面的那颗脑袋!

他们就不信,他们这支身经百战的“国家队”,会输给一个靠运气和砸钱上位的“草台班子”!

“老张!老李!”陈晓立刻进入了战斗状态,声音变得冷静而果决,“马上调试设备!把我们最好的灯,最好的轨道,全都架起来!”

“小王!你马上出一个拍摄方案!我要在十分钟内,看到至少三种不同的镜头设计!”

整个央视团队,瞬间像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他们把那个巨大的青花瓷瓶,当成了一个最重要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架设了三台摄像机。

主光,辅光,轮廓光……十几盏专业的影视灯,把那个瓷瓶,照得通体透亮,纤毫毕现。

长长的摄影轨道,也铺设完成,准备拍摄那种极具动感的,推拉摇移的镜头。

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拍摄什么国家级的宝藏宣传片。

整个过程,充满了工业化的,严谨的,专业的流程。

而另一边。

陆遥的“草台班子”,则显得“寒酸”得多。

他就只让苏夏,把那台ARRI Alexa LF,架在了一个最普通的三脚架上。

没有复杂的灯光,没有铺设轨道,甚至连反光板都没用一块。

他就那么静静地,站在机器后面,透过监视器,看着那个被灯光照得亮如白昼的青花瓷瓶,一动不动。

马良和刘浩,站在他身后,大气都不敢喘。

苏夏则抱着平板电脑,一脸的担忧。

“陆遥哥,我们……就这么拍吗?”她小声地问道,“灯也不打,轨道也不上,是不是……太草率了?”

在她看来,对方那阵仗,简直是“武装到了牙-齿”。

而他们这边,就像是拿着一把小米加步枪,去对抗人家的飞机大炮。

这怎么比?

“急什么。”陆遥的眼睛,依旧没有离开监视器,嘴角却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

“艺术,有时候,需要等待。”

他这话,说得高深莫-测。

苏夏听得一头雾水,但还是选择了相信他。

一个小时的比赛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大半。

央视那边,已经拍摄了大量的素材。

各种角度,各种景别,各种运动镜头,几乎把那个青花瓷瓶,翻来覆去地,拍了个底朝天。

老张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各种炫技的镜头语言,层出不穷。

他额头上,已经满是汗水,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他有信心,他这次拍出的东西,绝对是他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作!

而陆遥这边。

依旧,一动不动。

他就像一尊雕塑,静静地,站在那台价值四百万的机器后面,仿佛睡着了一样。

围观的人群里,已经开始传来了窃窃私语。

“搞什么啊?那小子不会是不会用那台机器吧?”

“我看像!那么贵的机器,按钮估计都比飞机还多,他一个网红,哪会用啊!”

“哈哈,装逼装大了!看他等会儿怎么收场!”

就连陈晓,也忍不住朝陆遥这边,投来了疑惑的目光。

她也看不懂,陆遥到底在等什么。

时间,只剩下最后十分钟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陆遥要放弃的时候。

他,终于动了。

“苏夏。”他头也不回地喊道。

“在!”

“去,把酒店大堂里,所有的灯,全都关掉。”

“什么?!”苏夏愣住了。

不仅是她,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都愣住了。

关掉所有的灯?

那还拍什么?拍一片漆黑吗?

“陆……陆导,”陈晓也忍不住走了过来,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解,“您这是……什么意思?没有光,摄像机是无法成像的。”

“谁说没有光?”

陆遥缓缓地,转过身。

他的脸上,带着一种所有人都看不懂的,自信的笑容。

他伸出手,指了指大堂那面,巨大的,朝西的落地窗。

“最好的光,马上就要来了。”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了过去。

只见,窗外,西边的天空,不知何时,已经被染上了一层绚丽的,金红色的晚霞。

夕阳,正在缓缓地,沉入远处的地平线。

而它的余晖,正以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斜斜地,照射了进来。

那光线,柔和,温暖,充满了层次感。

比任何人工布置的灯光,都要来得自然,来得动人。

“快!关灯!”陆遥的声音,陡然变得急促而有力。

苏夏不再犹豫,她立刻跑到总台,跟酒店经理沟通。

很快。

“啪嗒。”

整个金碧辉煌的酒店大堂,瞬间,陷入了一片昏暗。

只有那一道,金色的夕阳余晖,像一柄光剑,划破了黑暗,精准地,落在了那个青花瓷瓶的,瓶身上。

那一瞬间。

奇迹,发生了。

原本在灯光下,显得有些平淡的青花瓷瓶,在这一道夕阳的照射下,仿佛被注入了灵魂。

瓶身上,那用青花料绘制的山水图案,仿佛活了过来。

光线,勾勒出山峦的轮廓,照亮了流水的波光。

整个瓷瓶,一半笼罩在阴影里,显得深邃而神秘。

一半沐浴在金光下,显得华丽而又温暖。

光与影,明与暗,冷与暖……

在这一刻,达到了最完美的,和谐与统一。

那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瓷瓶了。

那是一幅,流动的,立体的,充满了东方禅意的,水墨画!

“我……的……天……”

老张手里的摄像机,差点掉在地上。

他看着眼前这如梦似幻的一幕,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震慑了。

他拍了一辈子,追求了一辈子的,所谓的光影艺术。

在这一刻,在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显得如此地,苍白无力。

“录!”

陆遥的声音,如同惊雷,在所有人的耳边炸响。

他终于按下了那台ARRI的,录制按钮。

机器,无声地,开始工作。

记录下这,短短几分钟,却足以载入史册的,绝美瞬间。

……

一个小时后。

酒店的会议室里。

两段视频,并排地,在巨大的投影幕布上,播放着。

左边,是央视团队的作品。

画面清晰,灯光明亮,构图严谨。

各种推拉摇移的镜头,炫技一般地,展示着那个青花瓷瓶的每一个细节。

专业,严谨,无可挑剔。

就像一篇,由最顶级的学者,写出的,关于青花瓷的,学术论文。

而右边,是陆遥的作品。

他的片子,只有一个镜头。

一个长达三分钟的,固定镜头。

画面里,青花瓷瓶,静静地,立在黑暗之中。

一道金色的夕阳,缓缓地,从它的瓶身上,流淌而过。

光影,在变幻。

色彩,在流动。

没有一句解说,没有一丝配乐。

只有,极致的,安静。

和极致的,美。

那已经不是一个瓷瓶了。

那是一个,关于时间,关于生命,关于东方的,哲思。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看着右边那段,仿佛能把人灵魂都吸进去的画面,久久无法言语。

不知道过了多久。

“啪。”

一声清脆的响声,打破了寂静。

是老张。

他抬起手,狠狠地,给了自己一个耳光。

然后,他走到陆遥的面前,这个五十多岁,在行业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对着这个比他儿子还小的年轻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陆导。”

“我,输了。”

他的声音,沙哑,但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敬佩。

“艺术,有时候,真的不是靠砸钱。”

陆遥看着他,笑了笑。

“不。”

“有时候,艺术,就是砸钱。”

他指了指屏幕上,自己拍的那个画面。

“如果今天,我用的不是ARRI,不是徕卡。”

“如果我的机器,没有那么高的宽容度,去捕捉这转瞬即逝的光影变化。”

“那么,你现在看到的,就只是一片死黑,和一片过曝。”

“技术,永远是为艺术服务的。”

“而顶级的技术,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他的这番话,让在场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陈晓看着陆遥,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的光芒。

她知道,从今天起。

眼前这个男人,将会成为,她职业生涯中,一个无法绕开的,甚至需要仰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