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蓁灼其华 > 第66章 算账(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蓁说着,“这风声我本就不想放出,三婶那边更不会让它外泄。”

星罗仍是不解:“那这事就一直捂着?可纸终究包不住火。姑娘总要出阁,到时难保不被人知晓。”

“所以,他们必然会想个偷天换日的法子。”苏蓁眸光一转,“而他们要对付我,八成会去找‘那个人’帮忙。”

“那个人?”云锦追问。

“自然是昨夜侵犯媚姐姐的那个恶徒。”苏蓁唇边泛起一丝冷笑,“你们真以为,昨夜的一切只是一场意外吗?”

苏蓁的话让两个丫鬟都倒吸一口凉气。

她们虽早有猜测,可当真相被如此直白地揭开时,仍觉心惊胆寒。用这般阴毒的手段对付自家骨肉,分明是要将人往死路上逼。

云锦攥紧掌心,指甲深深陷入皮肉。她想起三夫人离去时那淬毒般的眼神。原以为不过是后宅常见的龃龉,却不料竟狠绝至此。

“可……可他们为何要这样对姑娘?”云锦声音发颤,“若是为了爵位,也不该用这等毁人清白的法子……”

苏蓁唇边掠过一丝极淡的弧度,那笑意未达眼底,反而让周遭空气又冷了几分。

“你们当真以为,三婶会随便寻个市井无赖来做这等事?”她垂眸整理袖口,“她既要毁我清白,又要保全苏家名声,更要从中谋取最大利益——顺亲王,岂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云锦手中的茶盏“哐当”一声落在青石地上,碎瓷四溅。她想起中秋会上顺亲王看姑娘时那黏腻的目光,想起他府中那些来路不明的侍妾,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窜上脊背。

星罗猛地攥紧窗棂,指节发白:“所以昨夜若是得手,姑娘要么被迫入王府为妾,要么......此事就会成为三房永远拿捏姑娘的把柄?”

窗外忽有惊雷滚过,惨白的电光映得苏蓁侧脸如玉石般凛冽。

“如今阴差阳错,受害的成了媚姐姐。”她声音轻得像叹息,“你们猜,顺亲王此刻是会明媒正娶,还是......”

余音消散在雨声里,云锦和星罗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惊惧——原来她们始终低估了这潭浑水的深度。

若吴淑娴一怒之下将实情告知顺亲王,以那位王爷睚眦必报的性子,发现自己被这般戏弄,必然会将所有怒火倾泻在姑娘身上。

姑娘,要不要即刻写书信给老爷?云锦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在绝对的权势面前,她们这些深宅侍女的力量实在太过渺小。

苏蓁却忽然轻笑出声,眼底似有星火燎原。

无妨。她指尖轻抚过案上青瓷镇纸,语气平静得令人心惊,苏媚不过是个诱饵。我要钓的,从来都是顺亲王这条大鱼。

窗外骤雨初歇,一缕天光破云而出,正映在她清亮的瞳孔里。云锦忽然意识到,自家姑娘此刻的神情,竟像极了执棋之人落下决胜一子的模样。

她回身望向佛龛,香烟一缕缕升起,轻烟缭绕间,仿佛能看见那张年轻的面容。

啊瑶你这一生,真是受尽了委屈。正值芳华,却匆匆谢幕。空有公主之名,命却贱如草芥。

娘前尘无能,护不了你周全。但这一世,娘定不再让你白白受辱。所有欺你、负你之人,娘都会替你,一笔一笔,讨回来。

。。

汴京城外内,望江阁顶楼。

蓝衣公子斜倚阑干,指尖闲闲转着青瓷茶盏。听完侍卫禀报,他眉梢微挑:“这么说,苏家那位四姑娘是早就算准了顺亲王会入局?”

他望着杯中浮沉的茶叶,忽而轻笑:“借力打力,请君入瓮。这般手段放在闺阁女子身上,倒是令人惊叹。”

江风掠过他宽大的袖袍,檐角铜铃轻响。侍卫垂首不语,只见公子将残茶泼入江中,水痕很快被浪花吞没。

“可惜了。”他抚过盏沿残留的茶香,“这般玲珑心窍,偏生淬着见血封喉的毒。”

红衣少年指尖的酒杯在灯下转出流光,他唇角噙着懒散笑意,眼底却锐利如出鞘的刀。

“顺亲王?”他轻嗤,“那不过是她敲开宫门的一块垫脚石。”

蓝衣公子执壶的手微微一顿。檐下风灯摇曳,将少年半边脸庞映得明暗交错。

“你的意思是......”蓝衣公子声音渐沉。

“豺狼挡道,何不直捣狼巢?”红衣少年仰头饮尽杯中酒,喉结滚动间泻出一句低语,“她要的,怕是整个大晋皇室天翻地覆。”

夜风突然卷起满地落花,暗香浮动中,蓝衣公子看见对方眸中映出的烛火——竟比刀光更冷。

一场秋雨一场凉。夜雨过后,暑气尽散,连日光都显得清凉了几分。

苏府东院却仍是一片忙碌。年关将至,老夫人的寿辰又要到了。她素来爱讲排场,总要提前便开始张罗。

寿辰花费不小,府中内务皆由江慕云掌管。其间虽少不了她上下其手,但面子上的功夫从不怠慢,望去总是风光体面。

寿宴请柬之事,自然落到了二房夫人江慕云手中。这位昔年名动京城的才女,如今已年过三十,却仍保持着窈窕风姿。素日里梳着温婉的堕马髻,身着花色襦裙,行走时宛若水墨画中走出的仕女。

与三夫人吴淑娴的珠圆玉润不同,江慕云的美更添几分书卷清气。这般气质不仅令她在妯娌间独树一帜,更让二老爷沈万十数年如一日地倾心相待。即便她只诞下苏柔一个女儿,苏宴除却老夫人硬塞的两个通房外,再未纳过新人。每当他下朝归府,总要先往妻子院中去品评新诗,这般鹣鲽情深,在京城官宦人家中实属罕见。

此刻江慕云正端坐窗下,执笔蘸墨时腕间翡翠镯轻轻晃动。雪浪笺上渐次绽开清隽小楷,恰似她眉目间那抹永远恰到好处的温柔。

苏府三位老爷,性情迥异,各有千秋:大老爷苏战行军打仗自有一番豪气,却少了些细腻笔触。二老爷苏瑞,则是幅写意的山水卷。不重胭脂色,只与江慕云红袖添香,却在仕途上勾勒得格外用心。当年为得翰林院掌院之位,连提携他的恩师都成了垫脚石。如今虽守着清流名声,可官场中人都晓得。三老爷苏宴似工笔重彩,在官场这幅长卷上处处描金绘银,后院里那些莺莺燕燕,终究被吴淑娴这正房夫人压得抬不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