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蓁灼其华 > 第21章 选饰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蓁指尖轻轻落在一匹布上,语气平静:“就选这个吧。”

那是匹黛蓝色的暗纹杭绸,料子是上好的,颜色却偏深。按京中惯例,中秋宴这般热闹场合,姑娘们多爱穿樱粉、藕荷这类鲜活颜色,唯独这黛蓝色,极挑人——寻常少女穿了,容易被衬得气色寡淡,显老气;若是没几分雅致气质撑着,更会显得沉闷刻板,半点没了少女的娇俏。

苏柔的母亲江慕云目光微闪,温声劝道:“蓁儿,这颜色是不是太沉了?你看你姐姐们选的樱粉、藕荷、水红,多衬中秋的月色,你穿这个去赴宴,怕是显得太素净了些。”

“可不是嘛。”三房的吴淑娴也跟着开口,她虽盼着大房出丑,可这黛蓝色实在太过出格。中宴上有不少汴京中权贵与夫人,苏蓁还等着在宴上展露才情,若是苏蓁穿得这般老气,被外人说一句“苏家姑娘不懂穿戴”,反倒会连累苏府名声,进而影响苏媚的观感,自然不能让她坏了自家女儿的事。

苏柔和苏媚听了,眼底都藏着笑意。苏媚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真诚”:“我瞧这黛蓝色挺好的呀,四妹妹素来穿浅色,偶尔试试深色也新鲜——再说这颜色看着就贵气,穿去中秋宴说不定还能让人眼前一亮呢。”

苏柔也跟着附和,嘴角噙着浅笑道:“若不是我已经选了藕荷色的料子,说不准也想试试这深靛蓝,毕竟这样特别的颜色,可不是常能见到的。”

立在桌旁的曾妈妈将两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再看向神色平静的苏蓁,心里悄悄叹了口气。苏家大房的苏蓁母亲不在身边,性子温软没什么主意,京中稍有门路的人家都知晓;可谁能料到,这两位瞧着温婉和善的堂姐,竟会这般藏着弯弯绕,变着法子让她在宴上出洋相。

她心里忍不住生出几分怜惜——苏蓁的父亲苏将军在南疆戍边御敌,抛家舍业护着家国,家里的嫡女却在府中被自家人算计,连件合宜的赴宴衣裳都没人真心帮着斟酌,实在叫人心疼。曾妈妈放缓了语气,轻声劝道:“姑娘,这黛蓝色确实偏沉了些,中秋宴本是团圆热闹的场合,不如看看这匹淡天青的?料子是上好的杭绸,绣上些银线流云纹,既衬月色,也显姑娘的灵气。”

苏蓁侧眸瞧了曾妈妈一眼,心里清楚她是个难得的实在人。前世曾妈妈也这般好心提醒过自己,可那时的她满心信赖两位堂姐,只当她们是真心为自己着想,压根没听进半句劝。此刻听了这话,苏蓁面上依旧平静,语气温和地谢绝了:“多谢曾妈妈好意,不过我倒是觉得这黛蓝色挺好,就选它了。”

苏蓁这话一出,方才还暗自攥着心思的苏柔和苏媚,顿时悄悄松了口气。苏媚当即笑着开口:“四妹妹眼光果然特别,这黛蓝色选得好!既然如此,便劳烦刘曾妈妈赶紧为我们量体裁衣,也好赶在中秋宴前做好。”

曾妈妈听了,心里又轻轻叹口气——明知这颜色不合时宜,可主子已然定了主意,她一个下人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压下满心的惋惜,依着几位小姐的身形,拿出软尺细细量了起来。

苏老夫人一直半靠在软椅上阖着眼养神,对厅中动静仿佛全然不觉。但凡牵扯到府中用度的事,她向来乐意装聋作哑。今日采买的绸缎与绣线都走的是中馈账目,而府里的中馈一向由江慕云打理。

等绣娘收了针线告辞后,江慕云才笑着开口:“几个丫头都到了该打扮的年纪,咱们苏府的姑娘出门,可不能落了旁人的体面。我特意让人打了些小巧的饰品,赶在花朝节前正好能用上。”说着,她示意身边的丫鬟把三个描金漆盒捧过来,一个递了苏柔,一个给了苏蓁。

苏蓁手中的盒子分量不轻,江慕云望着她,语气格外温和:“二婶瞧你这阵子忙着院考,前儿去银楼时便照着你喜欢的样式打了这些,只盼着你能合心意。”

软椅上,苏老夫人的眉峰蹙了蹙,像是要睁开眼,可顿了顿,终究还是维持着闭目养神的模样。

“多谢三二婶婶,”苏蓁轻声回礼。苏柔和苏媚都能亲自去银楼挑样式定制,偏生她前几日被课业绊住,二婶婶只说替她做主省事,最后直接送了个现成的盒子来,如今即便不合心意,也没法再改了。

“那咱们快回屋拆盒子去,”苏媚拉着苏柔,冲苏蓁挤了挤眼:“四妹妹的首饰定是最精巧的那套。”

苏蓁淡淡一笑,没接话。

刚回到西院,苏蓁就把那漆盒扔在妆台上,没打算打开看。一旁的丫鬟露珠见状,疑惑地问道:“姑娘不打开盒子瞧瞧里头的样式吗?”

“有什么好看的?还能有什么新鲜样子?”苏蓁头回应着。

露珠欲言又止,以往从二房那边送来的首饰,自家姑娘总会翻来覆去瞧半天,可明眼人都能看出,那些首饰样式老气,实在衬不上姑娘的模样。苏蓁打小常跟大房二房的姐妹相处,渐渐也偏爱这种艳俗的款式,总觉得珠光宝气才够体面。

苏蓁顿了顿,还是伸手把那漆盒掀开了。

盒盖刚打开,刺眼的银亮光泽就晃了眼。里头摆着的都是金镯、银簪,还有一对银项圈,上面嵌着的绿翡翠看着个头不小,只是颜色发灰,显然不是什么好料子。

露珠忍不住露出几分气恼的神色。

苏蓁差点笑出声。这些物件,从前未及笄时,她收到的首饰大抵都是这般模样。这样粗笨的银簪金项圈,便是镇上的姑娘都未必会戴。往日她穿着艳色衣裙,再缀上这些亮闪闪的银饰,活像个走动的货郎担。站在清雅秀致的苏柔和灵动爽利的苏媚身边,简直像个不起眼的小丫鬟。

如今再瞧这些东西,苏蓁只觉得荒唐又可笑。露珠正盯着自家姑娘,惊讶地发现她没像从前那样露出欢喜的模样。正纳闷时,就见苏蓁把漆盒一合,推给露珠:“找家当铺当了吧,顺便去银楼买支素银簪回来,不用太花哨,带点简单花纹就成。”

“姑娘……就这么当了,要是被大房的人知道,指不定会拿这事做文章。”露珠惊声道。她虽也欣慰苏蓁终于不像从前那般痴迷这些俗物,可这般做法,实在是太大胆了些。

“这些首饰既然没法戴,留着也占地方,倒不如当了换些现银,平日里用着也方便。”苏蓁淡淡回应。凡事得图个实用,这是她这些年慢慢悟透的道理。苏府每月按例给姑娘们发月钱,每人一月二两银子。可苏柔和苏媚私下里又能从自家房里得多少补贴?苏蓁说不清,但可以确定,她是没这份额外贴补的。

明明是将军府的姑娘,手头却没两位姐姐活络。她从前只当是二婶、三婶乐意自掏腰包贴补女儿,可如今再细想,哪里是这么回事?

府里公中的银钱全由江慕云打理,可二叔、三叔在朝中当差,日常应酬打点本就耗费颇多,俸禄往往入不敷出,哪有多余的钱贴补家里?

倒是父亲苏战,常年领兵戍边,拿命在战场上拼杀,陛下的赏赐向来不少。可这些赏赐,父亲从没有私藏过一文,全尽数上交。

拿着她家的血汗钱,却这般亏待她,这般厚此薄彼的事,也只有老夫人那边的人做得出来。

看来,她总得想个办法促成一些事情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