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蓁灼其华 > 第105章 庆功宴(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柔今日依旧身着一袭藕荷色云雾绡长裙,薄施粉黛,步履轻盈,瞧着仍是那个书卷气十足的清丽佳人。若在往日,这般装扮定能引得不少赞叹,可今日却大不相同。

方才苏蓁从容不迫的气度犹在眼前,此刻再看苏柔的举止,便觉得处处透着刻意。莲步轻移间少了些许从容,眉目流转时缺了几分淡定,就连那交叠在身前的玉指,也因太过用力而失了优雅。两相比较之下,竟是云泥之别。席间诸位夫人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都在暗自诧异:曾几何时,那个最是出挑的苏家大小姐,竟被从前最不起眼的苏蓁比了下去?

苏柔已到了适婚年纪,还未察觉其中微妙。但江慕云却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些目光的变化——往日前来赴宴,投向她们母女的多是艳羡与赞赏,今日却分明带着审视与比较。她不由蹙起眉头:仪态风度向来是她最引以为傲的,对苏柔的教导更是倾注了无数心血。京城贵女中,能有几人及得上她女儿的仪态?可看众人这般神情,莫非方才有人表现得更为出众?

她自然想不到,那个将苏柔比下去的人,此刻就安静地坐在不远处。

苏蓁随着薛北棠在席间落座,虽名义上是今日宴席的重要宾客,母女二人四周却莫名透着几分冷清。

京城权贵之间,向来有着心照不宣的界限。男子们尚可凭借仕途功名维持表面往来,即便心存芥蒂,明面上总要过得去。女眷们却不同,这些簪缨世家的夫人小姐,骨子里都带着与生俱来的傲气。嫡出的不愿与庶出往来,在京城扎根数代的世家,更是瞧不上那些外来人。薛北棠这样常年随夫驻守边关的将门夫人,在她们眼中终究隔着一层。此刻见她这般不给苏家其他人留情面,那些惯会看人下菜的贵妇们,自然更不愿上前攀谈了。

薛北棠便是她们眼中的外来人。

若她来自江南水乡那般文采风流之地倒也罢了,偏生她出身西北边境。初入京城时,她连官话都说不利索,那带着异乡口音的话语不知被多少人在背后偷偷模仿取笑。她们讥讽西北大漠风沙蔽日,女儿家的肌肤都被磨得粗糙;嘲笑那里马匪横行,出门行路都要提心吊胆;更鄙薄当地物产贫瘠,连匹像样的绸缎都难得一见。这些话里自然添油加醋了不少,但对薛北棠的排挤却是实实在在的。

更何况,作为武将之妻竟亲自随军征战,这在汴京城里可是头一遭。

世人对待那些自己做不到却又与众不同的行为,往往选择排斥而非欣赏,这原是人之常情。于是薛北棠便成了汴京城贵妇圈里最格格不入的存在。加之苏蓁从前又是个不折不扣的庸碌之辈,这母女二人,便成了这些贵妇们茶余饭后的笑点。

李蓉蓉的母亲李夫人含笑招呼江慕云到身侧落座,她与江慕云是自幼的手帕交,自然要坐在一处。李蓉蓉也亲热地拉着苏柔在自己身旁坐下。吴淑娴则缓步走向林夫人身侧,林新悦打量着苏媚,关切道:这些日子总不见你出门,听说身子不适。瞧着是清减了些,怎么面色却有些浮肿?

苏媚慌忙垂首,含糊其辞:许是卧床久了,气血不通。吴淑娴这些时日逼着她服下不少安胎的汤药,虽心中怨恨这个不该存在的孩子,却更怕此生再不能生育,只得咬牙饮下。既要保胎,少不得进补各种滋补之物,身子自然日渐丰腴。如今虽还未显怀,面容却已显出几分浮肿。

林新悦不疑有他,轻轻拍了拍苏媚的手背:可得仔细将养才是,都是要议亲的人了,莫要亏空了身子。

苏媚指尖微微一颤,垂眸掩去眼底的复杂。她自然知道母亲已为她相看了高家的亲事,那位高公子在旁人眼中也算得上才貌双全。可不知为何,每每思及此事,心头便泛起难以名状的不安,仿佛那看似美满的姻缘背后,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隐忧。

林新悦话音方落,恰巧飘进邻座高夫人耳中。这位贵妇挑剔的目光在苏媚身上打了个转,她本就盘算着为儿子寻个门当户对的媳妇,苏家的门第倒也相配。可眼下这病弱的模样……若是个身子骨不结实的,如何能为高家延续香火?只要诞下嫡子,往后便随她去了。

那一头,李夫人正压低声音与江慕云私语:慕云,我瞧着府上这位四姑娘,怕是不简单。

此话怎讲?江慕云挑眉。

四姑娘方才进殿时的仪态,连宫里的嬷嬷都挑不出错处。说句不中听的,便是柔儿也要逊色几分。

江慕云闻言一怔:姐姐说笑了,谁不知蓁儿最是不通礼数。

李夫人出身清流世家,最重规矩体统,今日竟对苏蓁有这般评价,让江慕云只觉荒谬。可心底虽这般想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薛北棠母女所在的方向。

薛北棠独自坐在角落,苏蓁安静地陪在身侧。年长的将军夫人历经风浪,即便被众人冷落也依旧从容自若,仿佛还是那个在千军万马前指挥若定的女将。可令人心惊的是,年纪轻轻的苏蓁竟也坐得笔直端庄,那通身的气度,倒不像是被人孤立,反倒像是让人不敢轻易叨扰。

江慕云的指尖无意识地收紧,指节微微发白。

女眷们各自揣着自儿心思,正殿之上,苏战一番话却让满朝文武一惊。

苏爱卿此话当真?孝文帝虽已年近花甲,却依旧精神矍铄。他面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一双眼睛却锐利如鹰,依稀可见年轻时的锋芒。此刻他正注视着殿下的苏战,声音沉稳。

方才在论功行赏时,苏战竟破天荒地请求孝文帝准他在汴京城多留半年,说是想要好好陪伴妻女。

这位威武大将军征战沙场多年,向来以军务为重,从未提出过这般要求。一时间殿内群臣各怀心思,都在揣测苏战选择此时留京,当真只是为了天伦之乐?

孝文帝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苏战。如今几位皇子明争暗斗愈演愈烈,朝中局势瞬息万变,任何一方势力的动向都可能改变整个格局。前些日子苏家嫡女痴恋南王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孝文帝本已防备苏家这支势力倒向萧承煜,不料后来此事竟不了了之。如今苏战突然请留,莫非另有打算?

他的目光掠过殿下那位战功赫赫的将领。苏战身姿挺拔如松,行礼时恭敬有加,确是一派忠勇模样。可帝王权衡,从来不论表象,只计利害。但凡对江山社稷有半分威胁,即便是开国元勋,也断不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