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文勤将那截冰冷的不锈钢管仔细地塞进书包最底层的夹层里,上面压着几本厚厚的课本和练习册。书包顿时沉了不少,但那重量却给了他一种莫名的安全感。父亲的话还在耳边回响——“男子汉大丈夫,不能怕事”。

初秋的校园里弥漫着桂花的香气,阳光透过已经开始泛黄的树叶,在水泥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课间时分,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嬉笑,浑然不知即将到来的劳动任务。

下午最后一节课后,班主任李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宣布放学,而是神情严肃地走上讲台:“同学们,先回座位坐好,学校有重要通知。”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哀嚎和桌椅碰撞声。大家不情愿地回到座位,交头接耳地猜测着是什么事情。

李老师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老旧的扩音器在教室里回荡:“接上级通知,今年我市棉花大丰收,预计产量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二十。但是,劳动力严重不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班同学:“经市教育局研究决定,全市中学从9月11日起停课,全体师生参加秋收劳动。每个年级每个学生每天的采摘任务是45公斤,日期暂定一个月,视采收进度可能延长。”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45公斤?那不得累死啊!”

“又是一个月不能上课,我爸妈肯定不同意!”

“去年才35公斤,今年怎么又加了...”

在一片喧哗中,沈文勤默默计算着日期。9月10日过完教师节开始,那不就是...他猛地一愣,脑海中闪过一个日期——2001年9月11日。不就是双子星大厦陨落之日嘛。这个巧合让他不由得感慨历史的戏剧性,两个毫不相干的事件,却在同一天开始。

“安静!安静!”李老师敲着讲台,“这是政治任务,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明天各班统计能够参加的人数和需要学校提供住宿的学生名单。”

下课铃响起,同学们议论纷纷地走出教室。袁岩凑到邓武身边,一脸不可思议:“真的要我们去拾棉花?一个月?太夸张了吧!”

邓武是兵团子弟,对这种情况早已司空见惯:“这有什么,我们兵团每年都这样。从九月中旬到十月底,家家户户都要去拾花。我还记得小时候,一天能拾二十公斤就很了不起了。”

“可那是45公斤啊!而且还要上课...”袁岩依然无法理解。

邓武笑了笑:“上课?秋收期间全校停课。去年我们连干了将近两个月,回到学校后老师拼命赶进度,期末考试照样不简单。”

袁岩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两个月?不行,我得去找我妈说说。这么长时间不学习,成绩肯定跟不上。”说完,他拎起书包就往校外跑,显然是去找母亲想办法逃避劳动了。

沈文勤默默听着他们的对话,记忆的闸门突然打开。上辈子,这次秋收确实因为棉花产量大增而劳动力严重短缺,学生们一直干到11月中旬才返回课堂。教学进度被严重拖累,很多老师只能草草了事,那年期末考试,全年级的成绩普遍下滑。

他推着自行车走出校门,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边已经开始泛黄的棉田一望无际,雪白的棉桃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这幅景象本该令人欣喜,却因为缺乏采摘的人手而显得有几分沉重。

突然,一个念头闯入沈文勤的脑海。

上辈子这个时候,由于劳动力短缺,很多棉花没能及时采摘,遭遇了几场早霜,品质下降了不少。后来几年,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每到采收季节,都会有大批的季节工从各地赶来采棉挣钱。那些有门路的包工头组织老家人过来,从中抽成,赚得盆满钵满。

沈文勤的心跳突然加速。他想起了母亲在平原省老家的那些亲戚。那里人多地少,农闲时节很多劳动力闲置在家。如果能够以包工头的方式组织他们过来采棉,既解决了眼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又能让亲戚们赚一笔钱,自己也可以从中抽取合理的介绍费。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不已。他飞快地蹬起自行车,朝着家的方向驶去。风从耳边呼啸而过,他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回到家,他顾不上吃饭,直接钻进自己的小屋,从抽屉深处翻出那本写着“赚钱计划”的笔记本。翻开略显粗糙的纸页,他慎重地写下了新的计划:

“秋收劳动力组织方案:

联系平原省亲戚,了解劳动力资源和意向

与当地棉花种植大户对接,确定用工需求和报酬标准

设计合理的组织抽成模式

解决工人的住宿和往返交通问题

明年扩大规模,形成稳定业务”

或者明年直接贷款承包500-1000亩地,成为家庭农场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沈文勤清楚的记得,加入世贸后,随着夏国经济的增长以及阿美莉卡911以后的全球战略的变化。棉花会有一个稳中向高的好价格。

也是因为棉花价格的走高,人工费每年都在以几毛一年的速度到了高达2元每公斤的高价,最终让采棉机这个大家伙有了绝对的价格优势,从而带动起全面的机械化种植棉花的时代。

写到这里,他停下笔,目光投向窗外。夕阳已经完全落下,天边只剩下一抹暗红色的余晖。他知道,这个计划如果成功,不仅能解决眼前的困难,更可能开辟一条长久的财路。

上辈子,他见过太多这样的包工头发家致富。而现在,他有机会比他们更早起步,更规范地运作。

厨房里传来母亲准备晚饭的声音,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显得格外温馨。沈文勤深吸一口气,将笔记本小心翼翼地藏好。

他知道,明天的秋收动员会上,这个计划将会开始实施。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说服父母,让他联系平原省的那些亲戚。

夜色渐深,沈文勤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他的脑海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说服那些远房亲戚,如何与棉花种植户谈判价格,如何安排工人的食宿...

这个秋天,注定不会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