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月中旬的北疆,秋风已带着刺骨的寒意,夜晚的温度早已降至零下。这天凌晨四点,天还墨黑如漆,沈文勤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文勤!快开门!出大事了!

是老李的声音,语气里的惊慌让沈文勤瞬间清醒。他匆忙披上外衣,连鞋带都来不及系好就跑去开门。只见老李在门外急得满头大汗,说话都带着颤音:不好了!三号工棚和五号工棚的人都病倒了,上吐下泻,还发着高烧!已经晕过去两个了!

沈文勤心里一沉,立即跟着老李赶往工棚区。深秋的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路上,老李气喘吁吁地解释:从昨晚半夜开始,就陆续有人发病,现在已经有三十多人倒下了,症状都一样。我摸了几个人,烧得跟火炭似的!

工棚里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借着昏暗的灯光,沈文勤看到工人们横七竖八地躺在通铺上,呻吟声此起彼伏。地上到处都是呕吐物,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更糟糕的是,工棚里冷得像冰窖,呼出的气都凝成了白雾。

沈文勤注意到,生病的多是些年轻女工,她们脸色苍白,浑身发抖,有的人甚至还在穿着夏天的单衣。

这是怎么回事?沈文勤蹲在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的女孩身边,摸了摸她的额头,烫得吓人。

昨晚...昨晚我们吃了从野地里采的野果子...一个稍微年长的女工虚弱地说,她的嘴唇已经干裂发白,天太冷了,工棚里跟冰窖似的,我们就想找点吃的...

沈文勤立即在工棚里搜寻,很快在角落发现了几串青黑色的野果。他捡起一颗仔细辨认,又掰开闻了闻气味,心里顿时明白了:这是龙葵,还没成熟,有毒的!谁让你们吃这个的?

我们...我们不知道啊...另一个女工哭着说,她的声音虚弱得几乎听不见,看着像老家的野葡萄,就摘了些...实在太冷了,想着吃点东西能暖和点...

沈文勤这才注意到,这些女工大多衣衫单薄,很多人还穿着从老家带来的夏装。他伸手摸了摸工棚的墙壁,冰冷刺骨。更让他震惊的是,墙角堆着的煤块几乎没动过,炉子也是冰凉的。

为什么不用煤取暖?沈文勤不解地问,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

一个女工小声回答:俺男人说烧煤费钱,还不安全,怕中煤毒。再说...俺们出来干活就是为了给家里省钱的,能省一点是一点...

沈文勤这才完全明白问题的严重性。不是没有煤,而是工人们舍不得用。这些女工大多来自贫困家庭,出门打工就是为了给家里挣钱,每一分钱都要省下来寄回老家。甚至有人连过冬的棉衣都没带,就是为了省下行李超重的费用。

李师傅,立即去把我的那几床厚被子都拿来!再去仓库看看还有没有多余的棉被!沈文勤快速吩咐道,声音因为焦急而有些沙哑,还有,马上安排人去把医务室的王医生请来!快!

老李应声而去,脚步声在寂静的凌晨格外清晰。沈文勤环顾四周,看到工棚的窗户缝隙里都结了一层薄霜,可想而知昨晚这里有多冷。

连队卫生所的王医生很快赶到,看到工棚里的景象也倒吸一口凉气。他立即开始检查病人,诊断结果印证了沈文勤的猜测:龙葵中毒合并重感冒。

情况很严重,王医生面色凝重,一边给一个昏迷的女工量体温一边说,这些女工体质本来就弱,又受了寒,现在出现了并发症。体温最高的已经超过四十度了,必须立即用药,否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然而卫生所的存药有限,退烧药和解毒药根本不够用。沈文勤当机立断,对老李说:立即派两个人开车去七十公里外的团部医院求援!告诉他们这里的情况很紧急,需要大量的退烧药和解毒剂!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沈文勤带着还能行动的工人们展开了自救。他让人烧了大量热水,组织症状较轻的女工们轮流喝热水驱寒。又让食堂立即开火,熬了浓稠的小米粥,一勺一勺地喂给生病的工人们。

最让人心疼的是那些女工们的处境。沈文勤在照顾她们时发现,很多人连件像样的内衣都没有,更别说保暖衣物了。有个女工的毛衣已经破了好几个洞,却还在穿。她们把所有能省下来的钱都寄回了老家,却连最基本的保暖都舍不得为自己花钱。

小老板...一个轻微的声音唤回他的思绪。是那个叫小芳的女工,她虚弱地说:俺男人也在工地上...他说要省着点用煤,把钱留给娃上学用...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汽车引擎声。去团部医院求援的人带回来了好消息:团部医院派来了医疗队,还带来了急需的药品。两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快步走进工棚,立即展开了救治工作。

医疗队的到来让情况很快得到控制。医生们给重症患者输液,轻症患者服药,同时指导工人们做好隔离防护。沈文勤注意到,医疗队还带来了几个氧气袋,给呼吸困难的病人使用。

趁着医疗队工作的间隙,沈文勤立即着手解决根本问题——取暖。他找来各工棚里丈夫也在工地的女工,让她们的丈夫负责管理煤炉,但特别强调:从现在开始,每个工棚的煤炉由你们丈夫负责管理,但是别留他在女子宿舍过夜。晚上睡觉前必须把炉子加满煤,还要多准备一桶煤放在旁边。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不能再有人冻病了。

然而这个决定遭到了不少男工的反对。小老板,不是我们不愿意,一个叫大牛的男工为难地说,烧一晚上煤得多少钱啊!俺媳妇出来干活就是为了给家里挣钱的,这煤钱...

是啊,另一个男工附和道,再说煤烟中毒可不是闹着玩的,去年邻村就有人...

沈文勤理解他们的顾虑,但态度坚决:煤钱我来出,但是煤炉必须烧起来。你们想想,如果媳妇病倒了,不仅挣不到钱,还要花钱看病,哪个更划算?至于煤烟中毒,我会教大家正确的使用方法。

这番话让工人们陷入了沉思。沈文勤趁机继续说道:我已经联系了商店,明天就会送来一批厚实的毛衣毛裤。需要的话可以先记账,等发工钱的时候再扣。我还准备了温度计,每个工棚都要保证室内温度。

女工们面面相觑,显然对花钱还是很抗拒。沈文勤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语重心长地说:姐妹们,你们首先要对自己好。花钱保护自己的身体不是浪费,是在投资。如果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还怎么照顾家人?你们把钱都寄回老家,可要是病倒了,谁来照顾你们?

这番话触动了女工们的心。小芳小声说:小老板说得对...俺要是病倒了,娃的学费更没着落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沈文勤几乎天天往工棚跑。他手把手教工人们如何安全使用煤炉:怎样留通风口,如何判断煤是否充分燃烧,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通风。他还让女工们互相监督,确保每个人都穿得暖和。

让他欣慰的是,渐渐地,工人们开始理解他的用心。大壮媳妇第一个穿上了新买的毛衣,虽然价格便宜,但厚实暖和。她在工棚里走来走去,高兴地说:真暖和!以前总觉得花钱买衣服是浪费,现在才知道,穿暖和了干活都有劲!

其他女工看到后,也纷纷来找沈文勤登记购买冬衣。更让沈文勤感动的是,女工们开始互相照顾,年纪大的教年纪小的如何防寒,有经验的教新来的如何安全取暖。有个叫秀梅的大姐,甚至自发组织了一个互助小组,每天晚上检查各工棚的取暖情况。

一周后,当沈文勤再次巡视工棚时,看到的已经是另一番景象。工棚里温暖舒适,女工们都穿上了厚实的冬衣,脸上也有了红润的气色。煤炉在丈夫们的照看下稳定地燃烧着,妻子们则细心地记录着温度变化。有个工棚甚至还自己做了棉门帘,防止热气外泄。

小老板,小芳和其他几个女工围过来,手里捧着一条手工编织的围巾,这是我们用省下的毛线织的,送给你。谢谢你为我们做的一切。

沈文勤看着这条用各色毛线拼凑而成的围巾,心里涌过一阵暖流,但他还是摇摇头:你们没有这个必要。后面我们会进一批毛衣毛裤,你们如果要,我就给你们记账。

看着女工们依然犹豫的表情,沈文勤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首先要对自己好。你们给自己花的钱能保护你们自己,别把钱都给你们父母和丈夫。只有你们健健康康的,才能持续地帮助家里。记住,爱护自己不是自私,是对家人最大的负责。

这番话深深打动了女工们。小芳第一个站出来:小老板,我要一件毛衣,记账吧。你说得对,俺要是病倒了,娃就更没人管了。

我也要一件!

给我记条毛裤吧...

我要厚手套...

沈文勤,看着这些人,然后说到。“过两天我们就会把商品带过来,到时候带着身份证,东西到发工钱的时候一同扣掉。”

瞬间宿舍里传来了欢快的气息。而外面听到的男人们却一个个阴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