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清史错位录 > 第44章 账本上的阿拉伯数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章 账本上的阿拉伯数字

内院的回廊比前院更曲折,朱漆栏杆上缠着凌霄花的枯藤,像无数只缠绕的手。刘阳明跟着明慧格格往前走,怀表在掌心被攥得发烫,金属链硌着虎口,留下道红痕。格格的点翠簪在廊灯下闪着幽光,每走一步,珠翠碰撞的脆响都像在敲警钟。

“就在这儿。” 格格推开间耳房的门,一股脂粉香扑面而来。梳妆台上摆着面银镜,镜沿的鎏金已经斑驳,旁边的螺钿盒敞开着,里面果然放着块巴掌大的西洋琉璃,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蓝。

“这琉璃能做西洋镜吗?” 格格拿起琉璃,对着光比划,孔雀蓝的衣袖扫过台面,带倒了只玉簪。

刘阳明的目光却没在琉璃上 —— 螺钿盒旁边压着本蓝布封皮的册子,边角卷得像只干硬的虾,露出来的纸页上,赫然印着个歪斜的 “1”。

心脏骤然缩紧。他假装研究琉璃,指尖悄悄掀开册子的一角,更多的符号跳进眼里:“2”“5”“7”“9”…… 是阿拉伯数字!

清代的账本都用汉字大写数字,绝不可能出现这种西洋符号。刘阳明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这账本一定和八爷党勾结西洋的事有关,说不定还记录着毒茶叶的交易数量。

“你看什么呢?” 格格突然凑过来,琉璃的冷光映在她脸上,“快做西洋镜啊!”

“就来。” 刘阳明赶紧合上册子,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他需要拿到这本账本,可它就放在格格的梳妆台上,像块烧红的烙铁,碰不得,又舍不下。

他拿起琉璃,假装打磨边缘,眼角的余光却在盘算 —— 如何在格格眼皮底下把账本弄到手?螺钿盒的锁是黄铜的,和紫檀木盒的锁孔形状相似,或许能用怀表发条打开。

“格格,” 他故意放慢动作,手指在琉璃上划着圈,“做西洋镜得用蜡烛照着,不然看不清。”

“我去拿!” 格格果然上钩,提着裙摆跑了出去,点翠簪的珠翠在门口晃了晃,消失在回廊尽头。

刘阳明立刻扑到梳妆台前,抓起账本塞进怀里,然后掏出怀表,拧出发条插进螺钿盒的锁孔。“咔哒” 一声轻响,锁开了。他掀开盒盖,里面除了些珠钗,还有串钥匙 —— 其中一把的形状,正好能插进紫檀木盒的锁孔!

窗外传来格格的脚步声,刘阳明赶紧锁好螺钿盒,将钥匙塞进工具包,拿起琉璃假装打磨。格格举着蜡烛走进来,烛火在她脸上投下跳动的影:“好了吗?我要看西洋镜!”

“快了。” 他举起琉璃对着烛光,让光线透过玻璃折射到墙上,映出片晃动的光斑,“你看,这就是远处的影子,再打磨打磨就能看清了。”

格格果然被吸引,盯着墙上的光斑啧啧称奇。刘阳明趁机往门口退,手里的琉璃突然 “啪” 地掉在地上,摔成碎片。

“哎呀!” 他故意惊呼,弯腰去捡时,撞翻了梳妆台上的胭脂盒,殷红的粉末洒了满地。

“我的琉璃!” 格格尖叫起来,扑到地上去捡碎片,完全没注意到刘阳明已经退到了门口。

“小人该死!” 刘阳明作揖求饶,趁机转身就跑,怀里的账本和工具包碰撞出沉闷的声响。

跑到书房附近,他听见守将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账本放在格格那里最安全,谁也想不到……”

刘阳明的心脏猛地一缩。原来八爷早就把账本藏在了内院,故意让他发现紫檀木盒,就是为了引他入局!那账本上的阿拉伯数字,恐怕是个陷阱。

他没敢进书房,绕到后窗,用钥匙打开紫檀木盒。里面果然是空的,只有张字条:“想要真账本,三更到黄河码头。”

夜风突然变得刺骨,刘阳明握紧怀里的账本,突然明白 —— 这上面的阿拉伯数字根本不是交易记录,而是八爷党用来引诱他的诱饵。可他翻到最后一页,却愣住了 —— 上面用阿拉伯数字写着串日期:“1722.12.20”。

这个日期像道闪电劈进脑海。他记得清史记载,康熙驾崩的日子就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换算成公历正是 1722 年 12 月 20 日!

八爷党不仅要在南巡时下毒,还计划在康熙驾崩当天发动政变!账本上的阿拉伯数字,记录的根本不是交易,而是政变的时间和步骤!

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八爷的声音带着冷笑:“刘师傅,找到你要的东西了吗?”

刘阳明转身就跑,怀里的账本像块滚烫的烙铁。他知道自己必须在三更前把这个发现告诉十三阿哥,否则不仅南巡队伍危险,整个大清都会陷入血雨腥风。

路过角门时,他撞见个巡夜的小太监,怀里抱着个包裹,上面印着驿站的火漆。刘阳明的心脏骤然停跳 —— 是从黄河岸边驿站送来的,八爷党的毒茶叶,恐怕已经在路上了。

“让开!” 他推开小太监,疯了似的往十三阿哥府跑。夜色里,他怀里的账本哗哗作响,上面的阿拉伯数字像无数只眼睛,盯着他脚下的路,也盯着这风雨飘摇的大清。

他不知道,明慧格格正站在内院的海棠树下,手里捏着块琉璃碎片,望着他消失的方向,嘴角勾起抹奇异的笑。而那本被刘阳明认为是诱饵的账本,其实藏着更深的秘密 —— 那些阿拉伯数字的间隙里,还用朱砂写着 “四阿哥” 三个字,像条吐信的蛇。

夜风卷起地上的胭脂粉,在空中画出道殷红的弧线。刘阳明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怀里的账本与工具包里的钥匙碰撞出轻响,像在为即将到来的三更,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