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快穿:输入恋爱密码访问对象 > 第20章 小古人夫郎有点叛逆20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章 小古人夫郎有点叛逆20

姚锦年:“嗯,码头的小道消息不少,接下来粮食应该会陆陆续续涨价。”

他们住进了这院子后,并无大肆采购,就是买了些棉布棉花做冬衣用,并不打眼。

后来他每日有了钱就买粮买菜,在外人看来也不是很大的量。

因为他赚的实在少。

而且现在城南那边也有买粮热,不少还自己去农村里买,还可以便宜上几文。

不过来回都要半天,姚锦年还是选择用这半天扛货去。

干旱不是一下子就没水没粮,而是先水位下降,不下雨不打霜,农作物长的不好,粮食少了,到最后种不了粮食,没有收获,人才开始绝望。

姚锦年知道他们不可能在这里待太久,因此买的粮食也是有限的。

他们能吃个半年左右,再余下能装半车厢牛车就可以了。

他的工钱是买不了那么多的,主要是他每次都夹带私货偷渡了一点。

但姚锦年毕竟没有明确的时间线,干旱就像是一股风,又不同于寻常的干旱,来势汹汹。

连码头河里的水都少了许多。

但生活还得继续,以往只能扛一袋的汉子现在咬牙扛两袋。

但货就那么多,姚锦年的收入便少了。

但他人为了求生存比他艰难地多,他也只是扛着他该扛的分类。

然后每日和这些汉子一起去粮铺买粮,十几个人凑一起可以按量大的买,磨地掌柜的给他们一个给他们便宜一文钱。

一文钱可以买上一个鸡子,那一家人晚上便多了点荤腥。

又过了十来天,码头基本上不来船只了,粮食也涨到了细粮200文,粗粮105文的价格了。

就连干柴都涨了3文钱。

价格涨地百姓们望而却步,却为了未来不得不买粗粮,换粗粮。

城外开始热闹了起来,不兴什么,反正每天都有人去薅点什么。

以往热热闹闹的东区也安静了下来,学堂暂歇,庙宇也关上了大门。

姚锦年确实没想到干旱发展如此之快。

“明天码头我便不去了。”姚锦年现在正式失业变无业游民。

“不去也好,这外面乱哄哄的,你在家我安心些。”唐诺已经做好了冬衣,准备绣帕子呢,灾年来了。

那绣庄的掌柜有固定的绣娘,便不收他们这些散的了。

卖不出去那么多,大家都攒钱买粮食去了。古人对于灾难的危机意识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弱,也可能说,比现代的人还机警很多。

“明日开始我们将粮食做成干粮,多存些水,干旱可能有些严重。”

也不是有些严重,而是很严重。

南方很少干旱,一旦南方干旱了,也意味着其实别的地方的人也可能已经开始涌向南方了。

因为小说中描述的便是全国性灾难,只是各有不同。

姚锦年在前阵子就开始陆陆续续把粮食制成干粮。

但由于是煮饭的时候顺便做上一些,所以也不是很多。

炒面,肉干,肉酱,咸菜,干面条,干红薯粉,干果坚果这些都有。

反正也干旱了,不会潮湿回南天,放着也不会发霉。

现在就是多做些馒头饼子,连水都烧开储存。

接下来灶台能不开火就不开火,只留一个小炉子热些东西。

“家里能有的桶和瓶瓶罐罐都装满了,现在做了还能放哪里?”唐诺忧愁地很,好日子才没过上几天呢。

这段日子他就像是浸泡在浓情蜜意里,整个人都焕发着光彩。

没有山珍海味、绫罗绸缎,他反而过地幸福美满。

刚安稳下来的时候他还想着今年给夫君生个娃娃,无论是男孩还是哥儿。

第一个孩子他们一定会好好疼爱的。

“我来想法子,你先将家里的财物缝进衣服鞋子里藏好,不要留太多在外面,我去揉面蒸馒头。”

姚锦年擦着汗,风懒洋洋地不动,明明没多少太阳,硬是在冬日里体会了一把夏天的风光。

“好!”唐诺应着便马上行动了起来,不做点什么他心慌。

“要不我们把姚毅请回来吧?”唐诺突然又想起来那车夫,有个人帮衬,夫君会轻松一些。

看路上那车夫虽沉默寡言了些,但品行端正,跟他夫君一样可靠。

“也行,我明日去问问。”姚锦年才突然想起来他还有个“好伙伴”在外面独自生活。

姚毅的形象是个30几岁的汉子,留他在家里在外人看起来也不合适。

而且唐诺不自在,一进的院子真没有多大,洗漱就寝这些总是不方便。

姚锦年便将他“赶”了出去。

姚毅也是跟他一样,在码头扛货,不过是不同的东家。

机器人又不用吃喝,晒晒太阳就可以了。

看来明日还有可以收入一笔铜板和粮食,不过他可是私下花费了“大价钱”的。

“若是他不愿意便算了。”唐诺又觉得不妥,人又不是奴仆,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

他们这样多少有些出尔反尔。

“没事,他孤家寡人的,同我们一起也是个照应,不受雇的话我们便合伙。”姚锦年不在意地回了一句,姚毅设定的程序就是帮助他,就算是现在不“请”回来,以后他们上路逃难也是要喊上的。

“那也可以,就怕以后世道乱了。”唐诺叹了口气,手中的物件是缝不下去了,起身跟着姚锦年去厨房了。

流放一路上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学会,火候把握可能没那么好,但简单的饭菜他已经会煮了。

灶台一大一小两个铁锅,他用小的煮午膳,姚锦年用大的蒸馒头。

姚锦年也花费大力气,用尽毕生所学,蒸馒头烤饼干做鸡蛋糕,能存放久一点的吃食他能做的都做上了一些。

之前姚锦年在院子里砌了个烤炉,现在就派上用场了。

烤好的饼干和鸡蛋糕晾凉,再用油纸包好放到竹筐中。

姚锦年再偷偷地放些干燥剂,按道理应该可以多存放几天。

“夫君,先吃饭吧。”唐诺用手帕帮着姚锦年擦了擦额头的汗。

唐诺有点小叛逆,但按后世的人来说,也是“标准”的一位古代大家闺秀。

相夫教子,温柔体贴。

不过现在还没有唐诺心心念念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