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吞噬星空:开局抽到亿万倍暴击 > 第357章 货箱解析!未知的金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7章 货箱解析!未知的金属

“开拓者一号” 的深层隔离舱内,空气被抽至半真空状态,淡银色的防辐射装甲将舱体包裹成一个密不透风的金属茧。三盏冷白色的探照灯从穹顶直射而下,精准地聚焦在隔离舱中央的悬浮平台上 —— 雷蒙留下的黑色金属块正静静躺在那里,表面的蜂窝状凹点在灯光下呈现出哑光质感,没有任何反光,仿佛能吞噬周围所有的光线。

林默站在隔离舱外的观察室里,指尖贴着冰冷的防弹玻璃,目光紧盯着平台旁忙碌的机械臂。为了避免触发金属块的异常反应,技术组放弃了人工直接操作,所有检测设备都通过远程终端控制,连探照灯都采用了无能量辐射的冷光源 —— 这是对雷蒙 “别用星能直接碰” 的警告最谨慎的执行。

“林教官,所有检测设备已校准完毕,准备开始第一轮基础检测。” 陈工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亢奋与紧张。他面前的操控台摆满了屏幕,分别显示着密度仪、光谱分析仪、能量传导测试仪的实时参数,“先测密度和基础结构,避开能量相关的检测项,确保安全。”

“开始吧。” 林默点头,目光落在主屏幕上的密度仪读数区 —— 地球已知密度最高的金属是锇,密度约 22.59g\/cm3,而战术屏上的预估数值已经超过了 30g\/cm3。

第一台机械臂缓缓伸出,末端的密度探测头小心翼翼地贴近金属块表面,距离五厘米时停下。淡蓝色的探测光束穿透空气,在金属块上留下一个微弱的光点。几秒钟后,主屏幕上的数字开始飞速跳动,最终定格在 “37.21g\/cm3”。

“我的天……” 观察室里有人忍不住低呼。这个密度是锇的 1.6 倍,远超现有地球数据库中任何已知金属,甚至比一些致密的白矮星物质碎片密度还要高。更诡异的是,金属块的体积约 0.05 立方米,按密度计算重量应超过 1.8 吨,但悬浮平台的承重传感器显示,它的实际重量只有不到 50 公斤。

“密度异常!存在‘质量偏移’现象!” 陈工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这不符合经典力学定律,它的质量似乎能自主调节,或者…… 它的质量根本不在我们所处的三维空间内!”

苏晚晴站在林默身侧,指尖在平板上快速记录:“之前星核碎片也有类似的异常,只是没这么明显。雷蒙叫它‘黑石母矿’,或许‘母矿’的核心特性就是这种跨维度的质量控制 —— 这能解释为什么它能悬浮在货箱里,无视星舰重力场。”

第二轮检测是光谱分析。机械臂更换了探测头,发出宽频光谱照射金属块。正常金属会反射特定频率的光谱,形成独特的 “光谱指纹”,但这枚黑色金属块却将 99% 的光谱完全吸收,只在高频伽马射线区域反射出一道极其微弱的暗紫色光谱,且光谱曲线呈现出不规则的锯齿状,完全无法与数据库中的任何物质匹配。

“光谱无匹配项!这不是自然形成的金属!” 陈工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试图用 AI 模拟可能的元素组合,“它的原子结构异常稳定,光谱分析显示,原子间的结合力不是化学键,更像是…… 空间张力!”

“空间张力?” 林默眉头微挑,这个词让他想起【星图导航】中关于高维空间的零星记载 —— 高维物质在三维空间中会呈现出异常的物理特性,原子结合力由空间维度本身提供,而非传统的化学键。

第三轮检测是结构扫描。超声波探测仪发出高频声波,穿透金属块内部,形成三维结构图像。屏幕上浮现出的画面让所有人都愣住了:金属块的内部并非实心,而是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微型通道,通道直径只有几纳米,却相互交织成复杂的网状结构,如同人体的血管系统。更奇特的是,通道中有极其微弱的淡灰色能量流在缓慢流动,与之前渗出的腐蚀雾气成分一致。

“这是…… 人造结构!” 苏晚晴的声音带着震惊,“这些微型通道的排列有严格的规律,符合最优能量传导路径,绝对不是自然形成的。这东西是某种…… 高维科技造物的残骸!”

就在这时,林默的脑海中突然响起系统的机械提示音,不同于以往的战斗预警,这次的提示带着明显的 “解析性质”:

【检测到未知物质能量特征… 启动深度解析…】

【物质类型:未知高维物质(三维投影)】

【核心特性:1. 跨维度质量偏移;2. 暗能量自主吸收与存储;3. 高维能量传导(效率 99.8%);4. 空间锚定效应】

【关联分析:与星核碎片能量特征契合度 83%… 与【星图导航】记载的 “星门核心物质” 特征契合度 71%… 可能与星核的高维属性直接相关…】

“星门核心物质?” 林默的瞳孔猛地收缩,他立刻对着通讯器大喊,“暂停所有检测!立刻启动能量屏蔽场,强度调到最高!”

陈工虽然不解,但还是立刻执行命令:“能量屏蔽场启动!强度 100%!”

隔离舱周围的装甲板瞬间亮起淡蓝色的能量护盾,将金属块与外界彻底隔绝。屏幕上的能量流检测图显示,金属块内部的灰色能量流立刻减缓,最终停止流动,恢复到沉寂状态。

“怎么了?” 苏晚晴看向林默,注意到他苍白的脸色。

“系统解析出结果了。” 林默压低声音,确保只有苏晚晴能听到,“这东西是高维物质的三维投影,能自主吸收暗能量,而且和星门的核心物质高度相关 —— 雷蒙说它能‘吸引它们’,很可能吸引的不是虚空水母,而是掌握了高维技术的掠夺者,甚至是…… 星门后面的东西。”

苏晚晴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如果金属块与星门直接相关,那它的价值和危险程度都要翻倍 —— 掠夺者寻找黑石的目的,恐怕不只是开启星门,而是要用黑石母矿作为 “钥匙”,激活星门的全部功能,甚至控制星门连接的高维空间。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继续检测还是封存起来?” 陈工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一丝急切。他已经被这神秘的金属块彻底吸引,恨不得立刻解开它的所有秘密。

林默沉思片刻,做出决定:“停止破坏性检测,只做非接触式观测。陈工,你带团队重点分析它的空间锚定效应 —— 系统说它有这个特性,这很可能是稳定跃迁空间、抵御空间武器的关键。另外,对比它和星核碎片的能量流特征,找出两者的共鸣机制。”

“明白!” 陈工虽然有些遗憾不能深入研究,但也知道安全第一,立刻调整检测方案。

观察室里,林默看着屏幕上金属块的三维结构模型,脑海中反复回响着系统的提示 ——“与星核的高维属性直接相关”。他突然想起自己体内的星核,之前吸收星能时,偶尔也会出现类似 “质量偏移” 的错觉,仿佛身体的一部分重量消失了。难道人类的星核,本质上也是高维物质的投影?

“林教官,有新发现!” 陈工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我们用暗能量探测器检测到,金属块能主动吸收空间中的暗能量,吸收效率是地球现有暗能量收集器的 1000 倍以上!而且它存储的暗能量非常稳定,不会像星核碎片那样轻易泄漏!”

这个发现让林默眼前一亮。暗能量是星际航行的核心能源,地球目前的收集效率极低,导致星舰的跃迁距离和续航能力都受到限制。如果能解析出黑石母矿的暗能量吸收机制,人类的星舰技术将实现质的飞跃,甚至能造出真正的跨星域星舰。

“把暗能量吸收的数据分析报告立刻发给联邦科学院,请求他们组建联合研究团队。” 林默下令,“另外,严格保密这个发现,尤其是‘高维物质’和‘星门核心’的关联,只上报给联邦议会核心成员。”

“收到!报告已加密发送!”

就在这时,导航组传来紧急报告:“林教官!之前监视雷蒙的掠夺者星舰离开了‘锈铁空间站’,正朝着我们的方向驶来!距离我们还有 150 万公里,预计 1 小时后抵达!”

“掠夺者来了!” 林默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武器组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主炮充能!导航组立刻规划规避航线,利用前方的陨石带隐蔽行踪!陈工,立刻将黑石母矿转移到安全舱,启动自爆程序,一旦被掠夺者登舰,立刻销毁!”

整个 “开拓者一号” 瞬间进入战斗状态。隔离舱内,机械臂迅速将黑色金属块装入特制的防爆箱,运往位于星舰核心区域的安全舱;舰桥里,船员们各司其职,战术屏上不断刷新着掠夺者星舰的航线和参数;武器组的主炮已经充能完毕,炮口闪烁着淡蓝色的光芒,瞄准着远处的红点。

观察室里,林默最后看了一眼屏幕上的黑色金属块,它正被防爆箱包裹着,缓缓消失在通道深处。雷蒙留下的这枚 “意外馈赠”,终究还是引来了掠夺者的追击。但他并不后悔 —— 这枚黑石母矿带来的不仅是危险,更是跨越科技鸿沟的机会,是对抗掠夺者的关键筹码。

“开拓者一号” 的引擎突然爆发,舰体猛地转向,朝着前方的陨石带疾驰而去。淡蓝色的能量护盾全面展开,将星舰包裹成一个耀眼的光球。林默站在舰桥的舷窗前,看着远处越来越近的掠夺者星舰,心中没有丝毫畏惧。

他知道,这场围绕黑石的追逐战,才刚刚开始。而这枚神秘的高维金属,将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只要能解开它的秘密,人类就能在星际舞台上真正站稳脚跟,甚至…… 触及更高维度的真相。

安全舱内,防爆箱中的黑色金属块静静躺着,内部的微型通道里,淡灰色的能量流再次开始缓慢流动,仿佛在回应着远方掠夺者的召唤,又像是在等待着被人类彻底唤醒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