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七星大罗盘 > 第148章 庭惊落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毕节卫镇南侯府,暮春的风带着暖意,拂过庭院新抽嫩芽的柳枝,也吹开了书房糊着素纱的支摘窗。刘瑜正端坐在紫檀木大案后,核对一摞从播州转运来的药材账目。算盘珠子在她纤长的指尖下发出清脆而规律的噼啪声。案头堆着几本翻开的《本草图鉴》和《千金方》,墨香与淡淡的草药气息在室内萦绕。

窗外,一阵熟悉的、沉稳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间或夹杂着周必贤刻意压低的、带着某种急切的禀报声。

刘瑜拨动算珠的手指猛地一顿!

那脚步声…是起杰!他回来了!可必贤的声音为何如此…异常?一种源自血脉深处、毫无来由的悸动猛地攫住了她的心脏!仿佛有什么沉睡已久的东西被骤然惊醒!

“啪嗒!”

手中的紫毫细笔毫无征兆地从指间滑落,笔尖饱蘸的浓墨狠狠砸在摊开的账册上,迅速晕开一团刺目而狼藉的墨迹,瞬间模糊了工整的字迹和数字。

刘瑜却浑然未觉!她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猛地从椅子上弹起,带倒了身后的绣墩也顾不得扶!几乎是跌撞着冲出了书房门!裙裾拂过门槛,带起一阵风。

“夫人?” 正在廊下与管事低声交代事务的奢香,被刘瑜这从未有过的失态惊住。她敏锐地捕捉到刘瑜脸上那瞬间褪尽血色的苍白和眼中翻涌的、近乎疯狂的巨大情绪波动。一种强烈的不安攫住了奢香,她立刻丢下管事,毫不犹豫地快步跟上。

两人刚冲出回廊,来到庭院中央铺着青石板的小径上,眼前的一幕让她们骤然定住了脚步!

只见周起杰与周必贤父子二人,正一左一右,小心翼翼地、几乎是屏着呼吸地搀扶着一位身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道袍的老者,从垂花门外缓缓走进来。老者头上戴着那顶宽大的旧竹笠,步履明显有些蹒跚,风尘仆仆,面容带着长途跋涉的沧桑,但身姿依旧挺拔,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静与深邃。竹笠的阴影下,那双眼睛,如同历经岁月打磨的古玉,温润而内蕴光华,平静地扫过庭院,最终,落在了呆立当场的刘瑜脸上。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刘瑜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冲上了头顶,又在瞬间冻结!她死死地盯着那顶竹笠下露出的、无比熟悉的清癯下颌,那刻入骨髓的轮廓!一种巨大的、足以将她淹没的狂喜和难以置信的酸楚,如同滔天巨浪般狠狠撞击着她的心防!生离死别!青田焚律的绝望!父亲坟茔前那疯狂滋生的青苔… 所有压抑的悲痛、思念、惊疑在这一刻轰然爆发!

“爹…?” 一声颤抖得不成调的、带着哭腔的呼唤,如同受伤幼兽的悲鸣,从刘瑜喉间艰难地挤出。泪水瞬间决堤,汹涌地滚落她苍白的面颊,在青石板上砸出小小的水痕。她向前踉跄了一步,几乎站立不稳。

奢香也看清了!她心头剧震,瞬间明白了刘瑜为何失态!她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立刻上前一步,稳稳扶住刘伯温另一侧的手臂,声音带着彝家女子特有的诚挚与力量,清晰地传入老者耳中:“您…到家了。” 没有称呼,却胜过千言万语。

刘伯温(青阳子)的目光缓缓扫过女儿泪流满面的脸,扫过奢香扶住他手臂的坚定,扫过周起杰眼中极力压抑的激动与敬重,最后落在儿子周必贤那依旧紧绷却掩不住关切的脸庞上。竹笠下,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缓缓绽开一个极其疲惫却又无比安然的笑容。他轻轻抬起那只没被搀扶的手,带着长途跋涉后的微颤,极其轻柔地拍了拍刘瑜紧紧抓住他袍袖的手背。

庭院角落的廊檐下,伏卧着的斑奴似乎感应到了什么,硕大的头颅微微抬起,琥珀色的虎目望向归来的老者,喉间发出一阵低沉而温顺的呼噜声。

沉重的竹笠终于被缓缓摘下,露出一张让刘瑜肝肠寸断又魂牵梦绕了整整十年的脸庞。风霜刻深了皱纹,却磨不去那份刻入骨子里的清癯与智慧。鬓发更添霜雪,眼神却依旧沉静深邃,如同蕴藏了整片星空的古井。

“瑜儿…” 刘伯温的声音带着长途跋涉后的沙哑,却异常清晰地响起,每一个字都像投入刘瑜心湖的石子,激起无尽的涟漪,“莫哭…爹…这不是…回来了么。” 他试图抬手去擦拭女儿的泪水,手臂却因久病和跋涉而显得沉重无力。

奢香见状,立刻从袖中抽出一方干净素帕,默默递到刘瑜手中。刘瑜接过帕子,胡乱抹去脸上的泪水,可新的泪水又立刻涌出。她紧紧抓住父亲那只微凉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仿佛一松手眼前的人就会如幻影般消失。

“爹!您…您的身子…” 刘瑜的声音哽咽,目光急切地扫视着父亲,那身过于宽大的道袍更衬出他的清瘦。

“无妨,跋涉劳顿罢了。” 刘伯温轻轻摆手,目光转向一直沉默搀扶他的周起杰和奢香,“起杰,奢香,这些年…辛苦你们了。” 他的目光在奢香脸上停顿片刻,带着深切的赞许与感激。奢香微微垂首,低声道:“您言重了,这是奢香分内之事。”

周必贤在一旁看着母亲紧握外祖父的手,看着父亲和奢姨母眼中的凝重,心中亦是百感交集。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祖父一路辛劳,此地非叙话之所,还请快些入内歇息。” 他刻意用了“祖父”这个更显亲近、却又不会引起府中其他人过多联想的称呼。

“对!对!” 刘瑜如梦初醒,连忙搀扶着父亲,“爹,快进屋!女儿这就去安排热水汤药!” 她转头看向奢香,两人眼神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周起杰微微颔首,对侍立在不远处、面露惊疑却不敢多问的几个心腹管事沉声吩咐:“这位是青阳子道长,本侯与夫人旧识,乃世外高人,于本侯有大恩。道长将在府中清修养性,尔等需以礼相待,辟出东跨院最清静的‘松涛阁’,一应用度,按府中上宾之礼,不得有丝毫怠慢!道长清修,不喜打扰,无事不得擅入松涛阁!”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是!侯爷!” 管事们心头一凛,连忙躬身应诺,迅速下去安排。

刘伯温在女儿女婿和奢香的搀扶下,缓缓走向内院。斑奴站起身,甩了甩硕大的头颅,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喉咙里的呼噜声未曾停歇。

从此,镇南侯府深幽的东跨院,多了一位深居简出、备受侯爷夫妇敬重的供奉“青阳子”。他偶尔在庭院散步,指点侯府花木布局,更多时候则在松涛阁内静坐,或翻阅周起杰送来的山川舆图。府中上下,乃至整个黔西北,只知这位道长仙风道骨,侯爷对其礼敬有加,且他似乎与退养在小龙塘的永宁老宣慰使奢禄颇有交情,两人偶尔对弈清谈。而那个随他一同入府的少女“青姑娘”,则被刘瑜以远房侄女的身份,送入了清阳书院,跟在周安洛身边,协助打理书院账目、采买书籍笔墨等庶务,聪慧沉静,颇得书院先生们喜爱。她与周必贤偶尔在府中或书院遇见,目光交错,也仅止于礼貌的颔首,再无多余言语。

松涛阁的窗棂半开,暮春的风带着草木清香涌入。刘伯温(青阳子)坐在临窗的藤椅上,望着庭院中抽出嫩绿新叶的梧桐,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根顶端隐有弧度的竹杖。刘瑜捧着一碗刚煎好的参汤,轻轻放在父亲手边的小几上,看着父亲清瘦的侧影,眼中依旧残留着失而复得的泪光。

“爹,您…真的安全了吗?” 刘瑜的声音很轻,带着挥之不去的忧虑。

刘伯温收回目光,端起参汤,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深邃的眼眸。他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缓缓道:“青田坟茔已空,世间再无刘基。青阳子…不过是黔地一介山野散人罢了。”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遥远的北方,“金陵…才是真正的龙潭虎穴。起杰此番班师,看似功成,实则如履薄冰。皇帝…不会轻易放下猜疑。”

他的声音平静,却像一块沉重的石头,投入刘瑜刚刚平复些许的心湖。庭院里,斑奴伏在廊下,金色的皮毛在夕阳余晖中泛着温暖的光泽,琥珀色的眼睛半眯着,似乎也在倾听这庭院深处,关乎生死的低语。

小龙塘,周家老宅锁龙井口的青苔似乎比往年更加翠绿,井水清冽甘甜依旧。奢禄早已退养在此,粗布麻衣,每日或与村中老者弈棋,或指点村童习练几手强身健体的拳脚。当青阳子(刘伯温)在周起杰亲自护送下抵达时,奢禄正坐在井旁的古槐下,用一块油石打磨他那柄多年未用的腰刀。刀身映着斑驳的日影。

马蹄声止。奢禄抬起头,目光越过周起杰,直接落在刘伯温脸上。没有寒暄,没有客套,大步上前,伸出布满老茧的大手,重重握住了刘伯温瘦削的手腕。

“来了?” 奢禄的声音低沉,带着山林的气息。

“来了。” 刘伯温微笑,任由他握着,感受着那粗糙手掌传来的、沉稳如山的力量。

“这井水,养人。” 奢禄的目光投向那幽深的井口。

“正是为此而来。” 刘伯温颔首,目光亦投向古井深处,仿佛能穿透井水,看到那蛰伏的龙魂与盘胎。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山风拂过古槐枝叶,沙沙作响,如同故友重逢的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