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蕲州药馆的紫楠药柜在三更时突然发出轻响,小药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时,正看见柜身第三层的抽屉自行滑开,露出里面垫着的泛黄棉纸——纸上用朱砂画着的壶形印记,与破界晶石上闪烁的第二光点完全吻合。

“先生,这抽屉从未被打开过。”守馆的老药工捧着油灯赶来,光晕里可见柜沿的裂纹中,嵌着几缕银白色的纤维,“李时珍当年封柜时说过,‘待紫楠生银丝,便是悬壶现世时’。”

小药伸手触碰那些银丝,指尖传来熟悉的和同韵律——与和同草叶片流动的光泽同频。当破界晶石贴近时,银丝突然绷直,在空气中拼出半张地图,残缺处恰好与无维信使赠予的玉简纹路互补。

“悬壶墟在太无界的‘回音谷’。”晶石表面浮现出注解,“紫楠药柜的木料,本是远古从太无界飘来的‘界木’,与悬壶墟的‘壶形山’同出一源。”药柜此时突然震颤,抽屉深处滚出一枚铜制壶嘴,内侧刻着的“和同”二字正泛着琉璃色的光。

老药工递来一本线装的《蕲州药事记》,其中一页记载着明万历年间的奇事:某夜紫楠柜渗出香脂,凝结成壶状,融化后在纸上显出域外药草图谱。“当时以为是眼花,”老人指着图谱角落的符号,“现在看来,这分明是太无界的‘鸣壶草’。”

太无界的回音谷比记载中更幽深。两侧的崖壁上布满蜂窝状的孔洞,风穿过时会发出不同的药诀吟诵声:时而如《本草纲目》的校勘语,时而似太无界特有的“无韵歌”,最奇特的是有个孔洞竟在重复李时珍的自语:“药不分域,道本同源。”

“这些孔洞是天然的‘药音共鸣腔’。”披着魂光斗篷的信使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他指向谷中那座酷似悬壶的山峰,“悬壶墟的界核就在壶嘴处,只是被‘失声雾’笼罩了——那雾能吞噬一切药道韵律。”

小药注意到谷地上生长的植物都没有叶片,只有纺锤状的茎秆在风中颤动。破界晶石显示这是“壶茎草”,其根茎能吸收声波转化为养分。当他摘下一节茎秆时,里面流出的汁液在石面上画出和同符文,与紫楠药柜的银丝印记完全吻合。

前行半里后,雾气渐浓,和同韵律开始减弱。小药按照玉简提示,将铜制壶嘴嵌在一块崖壁的凹槽里,顿时有无数琉璃色的光从孔洞中涌出,在雾中凝成《本草纲目》的书页虚影——每页空白处都在自动填充太无界的药草图谱。

“失声雾怕‘双语药音’。”铠甲信使抖落肩上的雾珠,甲片上的和同草叶片突然展开,“和同境的韵律与太无界的无韵歌同唱时,雾就会散开。就像这紫楠柜与壶形山,本是同根生,只是隔了维度。”

壶形山的壶嘴处,果然悬浮着一团浓郁的失声雾,雾中隐约可见一块菱形的晶石在闪烁——界核的光芒被完全禁锢,连破界晶石都失去了反应。

“试试这个。”小药将从紫楠柜取下的棉纸铺在雾前,纸上的朱砂印记遇雾后开始晕染,化作一只赤色的飞蛾,扑向雾团时竟发出《本草纲目》的编校声。雾气被撕开一道裂口,露出里面缠绕的黑色丝线——与蚀诀苔的根须同源。

“是噬药之魔的‘断韵丝’。”魂光斗篷信使甩出通玄魂火,却被丝线缠住熄灭,“它们专门切断不同维度的药道共鸣,比蚀诀苔更难缠。”

小药突然想起紫楠柜渗出的香脂。将随身携带的香脂膏涂在铜壶嘴上,再注入和同草研磨的汁液,壶嘴顿时喷出带着韵律的雾气,所过之处,断韵丝开始软化,发出痛苦的嘶鸣。

随着最后一缕丝线消融,界核终于显露全貌:它比碎鼎墟的界核多了一层琉璃色的外壳,内部悬浮的万维星图上,和同境与太无界之间的光带格外明亮。当小药的指尖触碰到它时,无数画面涌入脑海:

——李时珍在紫楠柜前校书,柜中突然飞出一片太无界的叶子,落在《本草纲目》的“异域药草篇”;

——太无界的医者用鸣壶草的汁液,治愈了因维度穿梭导致的“韵律失调症”;

——现代药农培育的紫楠苗,根系会自动朝着太无界的方向生长……

“和同之妙,在于‘和而不同’。”界核融入破界晶石时,空中响起李时珍与太无界医者的对话声,“不是消弭差异,而是让各域药道在共鸣中互证。”

悬壶墟的守墟者是位女子,腰间系着用紫楠木与太无界“响木”混合制成的药铃。她递给小药一本《双界药录》,其中记载着三百种跨维度配伍:用和同境的当归与太无界的“静根草”同煎,可治“魂韵错位”;以鸣壶草的花露调和《本草纲目》记载的“凝神散”,能增强跨维度药效。

“最珍贵的配伍是‘界木膏’。”女子指向壶形山的根部,那里有株半紫半白的植物正在结果,“紫楠与响木的基因在共鸣中重组,结出的果实能让药道韵律穿透任何壁垒——当年李时珍封柜时,特意留下了树种。”

小药想起蕲州药馆那株从未结果的紫楠树,此刻仿佛看见它的根系正穿过维度裂隙,与太无界的响木根须交缠。破界晶石上的第二光点变得格外明亮,与第一光点之间的连线,恰好是和同韵律的波形。

返程前,女子敲响药铃,回音谷的孔洞同时共鸣,在空气中织成完整的地图:剩下的七十处药墟中,有十二处与通玄境相关,八处连着启初境,最远处的光点旁标着“归极之源”。

“下一处‘炼魂窟’,需要通玄魂光与太无界的‘寂火’相融。”魂光斗篷信使收起玉简,“那里的界核,藏着葛洪当年未写完的‘跨界炼魂诀’。”

回到蕲州药馆时,天刚蒙蒙亮。紫楠柜的抽屉已自行闭合,但柜身的银丝仍在闪烁,在桌面上拼出太无界的药草图谱。老药工兴奋地捧着新采的当归进来:“今早发现当归的根须上,竟长着太无界的‘银绒苔’!”

小药翻开《双界药录》,在空白页写下新的发现:“紫楠银丝,本是界木之脉;鸣壶草露,实乃和同之津。维度虽殊,药道同源,执此两端,可达万维。”破界晶石在此时亮起两道光带,分别连着碎鼎墟与悬壶墟。

玄甲卫送来加急信函,各地药圃都出现了跨维度变异:终南山的启初草开出了通玄境的“魂光花”,罗浮山的通玄草结出了启初境的“元籽”。“就像先生说的,”信使笑着补充,“万维通衢不是路,而是让药道自己生长的土壤。”

当晚,小药梦见自己站在紫楠药柜前,李时珍与太无界的女医者隔着维度对谈,他们的话语落在纸上,化作《本草纲目》的续篇——“万维药补遗”。惊醒时,破界晶石正浮在案头,第三光点开始闪烁,发出通玄魂光特有的靛蓝色。

他将铜制壶嘴放回药柜抽屉,听见里面传来轻微的碰撞声——像是有什么东西正在生长。窗外的月光落在紫楠树上,树影在地面拼出的壶形印记,与太无界的悬壶墟完美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