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姑奶奶家回来,林卫家心里虽然有了为大哥谋划的方向,但他并没有急于行动。

姑奶奶那句“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的话,他牢牢记在心里。

更重要的是,开春之后,整个县城乃至全国的形势,都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地恶化了下去。

食堂里的饭菜,从玉米糊糊,变成了掺了糠麸的糊糊。

最后,连糊糊都变得清汤寡水,稀得能照见人影。

街上的行人,个个面黄肌瘦,脚步虚浮。

人们谈论的话题,不再是家长里短,而是哪里又能挖到野菜,哪家的孩子因为饿肚子,得了浮肿病。

很多村庄,已经彻底断了粮。

社员们全都靠着去年冬天存下的那点野菜干和国家发放的少量救济粮,勉强度日。

……

这天中午,这股子沉闷的气氛,被一阵从院子里传来的喧哗声打破了。

办公室的吴小虎像一阵风似的从外面冲了进来,脸上带着一股子压抑不住的兴奋劲儿,嗓门都比平时亮了好几度。

“鱼!水产站送鱼来了!”

这话一出,原本趴在桌上装死的张爱国“噌”地一下就坐直了,眼睛瞪得溜圆:

“真的假的?哪儿来的鱼?”

“我亲眼看见的!就在后院卸车呢!说是县水库清淤,捞上来一批大草鱼,特批给咱们几个单位改善伙食的!”吴小虎说得唾沫横飞。

“指标五十斤,每人限购半斤,要二两粮票和两毛钱!”

“走走走!赶紧去排队!”张爱国二话不说,抓起桌上的饭盒就往外冲。

整个供销社办公楼像是被捅了的马蜂窝,瞬间就活了过来。

各个办公室的人都涌了出来,朝着后院跑去,那股积极劲儿,比上班打卡可足多了。

师傅老刘慢悠悠地把报纸叠好,对林卫家说:“走吧,卫家,去看看。好歹能沾点荤腥。”

林卫家点了点头,也拿上自己的饭盒,跟着人流往后院走。

这鱼是好东西,半斤肉虽然不多,但对这个年代的普通人来说,就是天大的事。

后院里,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龙。

王振山主任亲自坐镇,搬了张椅子坐在磅秤旁边监督。

食堂大师傅马国福赤着膊,挥舞着一把明晃晃的大菜刀,负责分鱼。

几十条一尺多长的大草鱼被倒在地上的一块大油布上,还在活蹦乱跳地甩着尾巴,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亮晶晶的。

“哎哟,这鱼可真肥!”

“马师傅,给我来块肚子,我家孩子小!”

队伍里嗡嗡嗡的,全是压抑不住的兴奋议论。

排在前面的,自然是消息灵通的。

张爱国就仗着自己嘴甜,跟马国福插科打诨,软磨硬泡地要了一块厚实的鱼中段,喜滋滋地用草绳穿着,乐得合不拢嘴。

林卫家不紧不慢地排在队伍后面。

他看着这热闹的景。

这就是这个年代最真实的生活写照,为了一口吃的,每个人都充满了最朴素的渴望。

轮到他的时候,好肉已经分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些鱼头、鱼尾和贴着大骨头的部位。

马国福抬头看了他一眼,刀尖在一块还算完整的鱼腩上比划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

“卫家,来晚了啊。就剩下这些了,你看……”

“没事,马师傅,都一样。”林卫家笑了笑,递上早就准备好的粮票和钱。

“您看着给切就行,我不挑。”

他这不争不抢的态度,反倒让天天被人央求的马国福心里舒坦了不少。

“行,冲你这句话,马叔也不能让你吃亏。”

马国福刀法娴熟,避开鱼头,从鱼腹下面,连着鱼骨剔下了一块足有七八两的大块。

他又利索地把鱼头剁开,从里面挑出两块最嫩的鱼脸肉,一并放在秤上。

“得嘞!半斤多一点!”马国福麻利地用草绳把鱼块穿好,递给了林卫家。

林卫家提着鱼,笑着跟马国福道了声谢。

……

下午下班,林卫家没有回宿舍,而是直接跟科长周建军请了个短假。

“科长,这不是分了鱼吗,我这宿舍也开不了火,我想着早点下班把鱼送回去,明天一早保证回来上班,不耽误事。”

“行,快去吧。”周建军痛快地批了假。

林卫家骑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用草绳穿着的鱼块,飞快地驶出了县城。

十多里的土路,坑坑洼洼,快到村口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

林卫家把车停在了院门口,警惕地朝四周看了看。

确认前后左右都没有人影,连个鬼火都没有,他这才松了口气,将意识沉入了空间。

这一次,他要带回家的东西,早就提前准备好了。

意念一动。

一个沉甸甸的大麻袋,凭空出现在了自行车的后座上。

麻袋里装着五十斤个头匀称的土豆,还有二十斤用单独布袋装好的精白面。

接着,他又从空间里取出了两条用草绳捆得结结实实的、还在微微抽动尾巴的大草鱼,每一条都有三四斤重。

准备好了之后,林卫家没敢直接敲门,而是绕到院子后头,学着猫头鹰叫了两声。

很快,院门“吱呀”一声,开了。

父亲林建国探出头来,看见是林卫家,连忙把他拉了进来,又飞快地把门插上。

“你这孩子,咋这个点回来了?出啥事了?”

“爹,没事,单位里分了鱼,我给家里送点回来。”

父子俩手忙脚乱地把东西从车上卸下来,一样一样地搬进屋里。

当王秀英看到那两条还在扑腾的大草鱼和那袋子白面时,整个人都愣住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林卫家把那块供销社分的半斤鱼肉也拿了出来,笑着解释:

“娘,这是单位分的。那两条大的,是我托了水产站的关系,从他们内部处理的鱼里‘抢’来的,花了我不少人情呢。”

当天晚上,林卫家没有在家住。

陪着家人说了会儿话,看着母亲把鱼和粮食都妥善地藏好,他就执意要连夜赶回县城。

“单位明天一早还有要紧事,我得赶回去。”

林建国和王秀英虽然舍不得,但也知道儿子的工作重要,只好千叮咛万嘱咐地把他送出了门。

林卫家骑着空车,在深夜的寒风中,又一次踏上了返回县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