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 > 第172章 张飞的"荣誉舰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2章 张飞的"荣誉舰长"

龙巢基地的荣誉大厅内,将星云集。张飞站在镜前,看着身上笔挺的白色海军礼服,肩章上金色的将星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穿上将军制服,感觉有些不太自在。

还挺合身。他轻声自语,调整了一下领带的角度。

安国邦快步走进休息室,脸上洋溢着兴奋:张总工,典礼还有十分钟开始。海军司令亲自担任授衔主持人,这可是最高规格了!

张飞点点头,目光却停留在窗外正在建造的新舰上:二号舰的模块吊装进度怎么样了?

安国邦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您这都要当将军了,还惦记着造船进度呢?

造船进度更重要。张飞平静地说。

当张飞步入典礼现场时,全场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海军高级将领们整齐列队,每个人的目光中都带着由衷的敬佩。在场的不只有军方高层,还有来自各大造船厂的总工程师,他们都是专门前来观摩学习的。

海军司令亲自为张飞佩戴上荣誉舰长的肩章,老将军的手有些微微发抖。

张飞同志,司令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大厅,我代表海军,授予你荣誉舰长称号。这不仅是对你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全体科研人员的致敬!

全场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张飞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干净利落,让在场的职业军人都暗自称赞。

说实话,司令继续致辞,当我第一次看到号的设计图时,我以为是在看科幻小说。但你用事实告诉我们,科幻可以变成现实!

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许多将领都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号时的震惊表情。

张飞接过话筒,环视全场:谢谢司令,谢谢大家。不过我要说的是,号只是一个开始。

他走到全息投影前,调出幽灵舰队的完整规划图: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未来舰队。

随着他的讲解,投影上开始展示各种前所未见的舰艇设计。从高速突击舰到全能驱逐舰,从隐身护卫舰到电子战舰,每一型都代表着海军装备的革命性突破。

这些设计...一位资深舰艇设计师忍不住站起来,完全颠覆了现有的造船理论!

张飞轻轻点头:因为现有的理论已经过时了。

他详细解释了新设计的核心理念:全电推进、智能隐身、分布式火力、模块化建造。每一个概念都让在场的专家们眼前一亮。

但是,一位老工程师提出疑问,这些新技术如何保证可靠性?

张飞调出号的测试数据:经过一千小时的严苛测试,所有系统的可靠性都超过了设计指标。特别是动力系统,连续运行时间创造了新的纪录。

数据是不会说谎的。当具体数字展示出来时,最后的质疑声也消失了。

授衔仪式结束后,张飞立即召开了技术研讨会。与往常一样,他直接切入主题,开始解答各造船厂总工提出的技术问题。

关于新型推进系统的振动问题,江南造船厂的总工问道,我们在试制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张飞调出振动数据分析图:问题出在支撑结构上。传统的减震设计已经不适用了,需要采用主动减震系统。

他当场画出了改进方案的草图,其精巧的设计让在场的专家们叹为观止。

原来如此!江南厂的总工恍然大悟,我们一直在这个问题上打转!

另一个困扰大家的问题是新型隐身涂层的施工工艺。由于涂层的特殊性质,传统的喷涂设备根本无法满足要求。

张飞展示了专门开发的自动化涂装系统:这套设备可以保证涂层的均匀性和附着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实现二十四小时连续作业。

当看到涂装系统的演示视频时,在场的技术人员都激动不已。这意味着新舰的建造周期可以大幅缩短。

研讨会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张飞不仅解答了所有技术难题,还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建议。

我认为,未来的舰艇应该具备自修复能力。他抛出了一个全新概念,就像生物体一样,能够在受损后自动修复。

这个想法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自修复材料在实验室里已经有所突破,但要应用到大型舰艇上,还从未有人尝试过。

这...这可能吗?有人小心翼翼地问。

张飞调出一组实验数据:我们已经在小尺度上验证了可行性。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放大到实用规模。

随着讨论的深入,张飞又提出了另一个大胆设想:舰艇的模块化不应该止步于结构层面。未来的舰艇应该能够根据任务需要,快速更换功能模块。

他展示的概念图中,同一艘舰艇可以通过更换不同模块,在反潜、防空、对陆攻击等不同角色间切换。

这将会彻底改变海军的作战模式!一位作战参谋激动地说。

研讨会结束后,张飞被将领们团团围住。每个人都想与这位新晋的荣誉舰长多交流几句。

张舰长,一位驱逐舰支队司令半开玩笑地说,什么时候来我们支队指导工作啊?

张飞认真地回答:等新舰下水后,我会亲自参与海试。

这个承诺让在场的海军军官们都兴奋不已。能亲眼看到张飞操作新舰,对他们来说将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当晚,海军为张飞举行了庆祝晚宴。但在宴会开始前,张飞却独自来到码头,查看新舰的建造进度。

二号舰的舰体合拢明天就能完成。造船总监汇报着进展,比原计划提前了三天。

张飞仔细检查着焊缝质量:进度快是好事,但质量更重要。

在月光下,他沿着舰体慢慢行走,时不时停下来用手触摸钢板表面,或者用专用仪器检测施工精度。

这里,他指着一个焊接点,需要重新处理。超声波检测显示有微小气孔。

随行的工程师立即记录下这个发现。他们都知道,张飞的眼睛比最精密的检测仪器还要厉害。

当张飞终于来到宴会现场时,晚宴已经开始了半个小时。但他一出现,立刻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我们的荣誉舰长终于来了!司令笑着迎上来,是不是又去检查造船进度了?

张飞点点头:二号舰明天合拢。

这个回答让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他们早就习惯了张飞这种工作狂的风格。

在晚宴上,张飞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交谈对象。从年轻军官到资深将领,每个人都想与他交流对海军未来的看法。

张舰长,一位年轻的上尉好奇地问,您认为未来海战会是什么样子?

张飞思考片刻:未来的海战,将是无人的、隐形的、智能的。舰艇不再只是武器平台,而是海洋战场上的智能节点。

这个简洁而深刻的回答,让在场的每个人都陷入沉思。

晚宴结束后,张飞没有直接休息,而是回到了办公室。桌面上已经堆满了来自各大造船厂的技术咨询文件。

他打开第一份文件,是关于新型雷达系统的安装问题。仔细阅读后,他画出了改进示意图,标注了详细的技术参数。

接着是推进系统的振动分析报告。张飞发现了一个被忽略的共振点,立即写下了修改建议。

当时钟指向凌晨两点时,张飞终于处理完了所有文件。但他没有休息,而是开始起草一份新的技术规划。

荣誉舰长不只是个称号,他在规划书的开头写道,更是一份责任。

在规划中,他详细列出了未来五年海军装备发展的路线图。从单舰性能到舰队协同,从技术创新到作战理念,每一个方面都给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当曙光初现时,张飞完成了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规划书。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作为荣誉舰长,他肩负着带领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重任。

新的一天开始了。在码头上,二号舰的舰体正在完成最后的合拢作业。而张飞,已经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