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花魁情绕众君心 > 第271章 御书房议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御书房的晨光总来得迟些,檀香燃到尽头,最后一缕轻烟在窗棂透进的光里漫成淡金色的雾,丝丝缕缕缠上梁间悬着的明黄色宫灯,将垂落的灯穗染得暖融融的。

明黄色龙纹案几上,一幅边境舆图摊得平整,蚕丝纸页边缘泛着经年摩挲的细润光泽,标注山川河流的墨线遒劲如剑。北辰烨指尖按在“雁门关”那处深黑墨点上,指腹反复磨过纸面凸起的纹路,目光沉得像浸了寒潭的铁,连带着殿内的空气都添了几分滞重。

钟离御庭立在案前三步外,墨色朝服上的暗纹在光里若隐若现,金绣云纹顺着肩线蜿蜒而下,衬得他肩背愈发挺拔如松。他垂着眼,声音掷地有声:“陛下,两国既已在雁门关外签下休战盟约,边疆驻兵便不必留得太多。臣以为,留三成兵力镇守关隘即可,余下的调回雁门关内休整——此举既显我辰国休战诚意,让蛮族无挑事之由,也能减轻户部每月近十万石的粮饷负担,还请陛下斟酌。”

北辰烨的目光从墨点移到“雁门关”三个朱红大字上,朱砂似还带着墨汁未干的厚重。他指尖轻轻点了点那三个字,语气沉缓如落雪:“可那蛮族素来反复,去年朕也曾与他们签过和谈盟约,结果不到半年便撕毁协议南下。如今边疆若只留三成兵力,万一他们卷土重来,会不会太险?”

“陛下放心。”钟离御庭微微抬眼,墨色朝服下摆垂在地面,纹丝不动,仿佛与殿内的紫檀木柱融为一处,“北疆经此一役,主力已被我军击溃,粮草军械损失过半,短时间内绝无再战之力。且臣已命人在雁门关外三十里处设下三道烽燧,一旦有蛮族异动,半日之内便可传回关内。”

他顿了顿,声音里添了几分恳切:“留三成兵力扼守边疆,既显诚意,也能让关内将士轮换休整——他们已在关外驻守多年,家中多有老幼待养。于国、于军、于民,皆是一举三得。”

北辰烨没立刻接话,指尖摩挲着舆图边缘,指甲划过纸页发出细微的声响。殿内静得只剩下铜漏滴水声,“嘀嗒”一声落在青釉水盆里,漾开一圈极小的涟漪,又迅速归于平静。

片刻后,钟离御庭才轻声道,语气里掺了点少见的柔和:“臣还有事相求——臣想暂留京中,陪一陪家中夫人。”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深潭,北辰烨猛地抬眼,眼底瞬间亮了几分,原本沉郁的神色散去大半。他盯着钟离御庭看了半晌,手指无意识地叩着案几,声音里压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你要留京?那边疆兵权……你打算如何处置?”

“臣愿将雁门关兵权暂交陛下调度。”钟离御庭垂眸躬身,朝服的衣料擦过地面,带出轻微的窸窣声,语气却坦荡得无半分遮掩,“所有兵符、粮草账簿,今日便可送至兵部归档。只是臣这些年驻守在外,与夫人聚少离多,如今战事稍歇,想留在京中,陪她待上数月,尽一尽为人夫的责任。”

北辰烨心头一阵灼热——收回钟离御庭手中的雁门关兵权,本是他登基以来的夙愿。可这股欢喜刚冒头,便被现实浇了冷水。他眉头微蹙,指尖在案几上敲得更急,声音里添了几分犹豫:“你肯放权,朕自然乐见。可你也清楚,朝中能担起雁门关重任的,除了你,还有谁?”

他掰着手指细数,语气渐沉:“张老将军年近七十,征战时伤了腿,已难当主帅之职;赵烈勇猛有余,却谋略不足,若遇蛮族设伏,怕是难以应对;剩下的几位将军,要么资历不够,要么从未独掌过边关大局……”

话到此处,他停了停,往前倾了倾身,目光重新落回钟离御庭身上,语气添了几分郑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罢了,朕准你留京。但有一事,你得应朕——雁门关驻守人选,你需在三日内斟酌举荐,且边关之事,你不能全然不管。”

指尖重重落在舆图上那条蜿蜒的边境线,朱红墨迹沾在指腹,他一字一句道:“若有战事再起,无论你在京中做什么,哪怕是在家中陪夫人,也必须立刻回边疆主持大局。这兵权,朕暂替你‘存’着,等寻到合适的人,或是你想回去了,再做打算。”

钟离御庭闻言,眼底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松动,仿佛压在肩头的重担轻了几分。他随即躬身行礼,朝服下摆扫过金砖地面,声音沉稳如旧:“臣遵旨。若有战事,臣必即刻启程,纵是策马狂奔,也会在一日内赶回雁门关,绝不负陛下所托,更不负辰国边疆百姓。”

殿门缓缓合上,将钟离御庭的背影挡在外面。北辰烨靠回龙椅,长长松了口气,指尖摩挲着案上的玉镇纸,暖玉的温度顺着指腹蔓延开来,神色却愈发复杂。

兵权虽未彻底收回,但至少让钟离御庭离开了边关核心,也算离目标近了一步。只是他比谁都清楚,这辰国的北疆,终究还得靠钟离御庭这根“定海神针”扛着——这份明知依赖却不得不倚重的无奈,像根细刺,轻轻扎在心头。

他抬手将舆图缓缓卷起,指尖再次触到“雁门关”那处,喉间溢出一声轻叹,消散在满殿余温里:“但愿这休战,能久一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