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 第79章 蒙骜的认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追击蛮族溃兵的铁骑带回了更多的首级和缴获,也带回了北疆边境线上短暂而珍贵的宁静。戊-17内外,清理和修缮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援军士卒效率极高,他们快速地将战场遗留的残骸清理出去,用带来的木料和石材修补着围墙和烽燧最致命的破损处。空气中那股浓郁到化不开的血腥和腐臭,终于被新木材的清香、泥土的潮气,以及……从临时搭建的伙房里飘出的、实实在在的饭食香气所逐渐冲淡。

蒙骜没有待在舒适的营帐里,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对这座几乎被打烂了的烽燧,以及守住了它的年轻人和他那些“稀奇古怪”的法子,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兴趣。他拒绝了秦战休养的提议,执意要亲自看看,这百余人究竟是如何在这里创造出近乎奇迹的战绩。

秦战只好拖着依旧疲惫酸痛的身体,陪着蒙骜在戊-17内外巡视。百里秀和二牛也跟在后面。

他们首先停在正门处。新换的包铁硬木门上,布满了刀劈斧凿和撞击的痕迹,尤其是门轴附近,加固的金属构件甚至有些扭曲变形,无声地诉说着那根撞木曾经带来的巨大威胁。

“就是这儿,”二牛指着门后那几根用粗大原木和“秦泥”死死顶住的支撑柱,瓮声瓮气地,带着一丝后怕,也带着一丝炫耀,“要不是头儿让黑伯用这‘秦泥’和硬木加固了好几层,这门怕是早他娘的被撞成碎片了!那玩意儿,真他娘的结实!”他用力拍了拍那灰黑色的、已经干硬如石的“秦泥”表面,发出沉闷的“砰砰”声。

蒙骜伸出带着老茧的手指,摸了摸那粗糙而坚硬的“秦泥”表面,又用指节敲了敲,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此物……是何名堂?似泥非泥,似石非石。”

“回将军,此物名为‘秦泥’,”秦战解释道,“是末将偶然所得,以黏土、石灰、矿渣等物混合煅烧研磨而成,加水调和后,可塑形,干固后坚硬胜于寻常泥土,甚至堪比劣石。用于加固工事,效果尚可。”

“尚可?”蒙骜眉毛一挑,指着门上那些深刻的撞痕和微微变形的金属件,“能抗住撞木数次冲击而门不破,这岂是‘尚可’?这是保命的玩意儿!”他顿了顿,看向秦战,目光锐利,“造价几何?制作可繁复?”

秦战心中一动,知道蒙骜看到了这东西的价值。“回将军,原料皆是寻常易得之物,制作过程……稍显繁琐,但若能形成规模,成本可控。”他没有把话说满,但也点明了关键。

蒙骜点了点头,没再多问,但眼神里的兴趣更浓了。他迈步走上围墙加高的部分,脚下是混合了碎石和“秦泥”的新夯土层。他仔细看着垛口的形制,又检查了内侧用木料搭建的、方便守军移动和射击的简易站台。

“这墙加高了多少?”蒙骜问。

“约三尺半。”秦战答道,“原有的围墙太矮,蛮族轻易便可攀爬。加高之后,配合弩箭,防守优势大增。”

蒙骜没有说话,只是默默估算着。加高围墙,看似简单,但在资源匮乏、时间紧迫的守城战中,能想到并迅速做到,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他走到一处安置弩机的垛口后,那里摆放着几架经过改造的秦弩,以及旁边箭壶里所剩不多的、带着三棱倒刺箭簇的弩箭。

他拿起一支弩箭,手指抚过那冷冰冰的、线条流畅而充满杀伤力的三棱箭簇,又看了看弩机上那些被精心调整过、更便于瞄准和击发的部件。“这箭簇的形制……从未见过。也是你的手笔?”

“是。传统的青铜箭簇易变形,穿透力不足。此种铁制三棱箭簇,更利于破甲,且伤口难以愈合。”秦战平静地回答。

蒙骜将弩箭放下,目光扫过围墙前方那片被清理过、但仍能看到密密麻麻陷马坑痕迹的坡地,又望向两侧被砍伐清理出射界的山坡。“陷马坑,清理射界……这些都是守城常法,但你们做得更细致,更……系统。”他用了这个词,似乎觉得有些新奇,又补充道,“像是提前算好了每一步。”

这时,黑伯正好带着人,将那架立下大功的简易杠杆抛石机从后方林地里拖回来修理。那玩意儿看起来简陋得甚至有些滑稽,几根木棍和绳索组成的框架,与其说是军国利器,不如说是放大了的孩童玩具。

蒙骜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过去。“就是这东西……扔的火罐?”他的语气里带着难以置信。

“正是。”黑伯见到蒙骜,连忙行礼,听到问起他的“杰作”,顿时来了精神,也顾不得尊卑,抢着回答道:“将军别看它简陋,好用着呢!用绞盘上弦,能把五斤重物抛出六十步开外!比人用手扔得远,也准头好些!要不是靠它砸了蛮子的撞木,那天可就悬了!”

蒙骜围着那杠杆抛石机转了两圈,甚至还亲手试了试那粗糙的绞盘,感受了一下那并不省力但却有效的机械感。他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混杂着惊奇、好笑,以及一丝深思。“杠杆……嘿,老子只知道用杠杆撬石头,没想到还能这么用!你小子……”他看向秦战,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脑子确实跟别人长得不一样。”

最后,他们来到了伤员营。营房里,军医和百里秀带来的妇人正在给伤员换药。浓重的伤药味和淡淡的血腥味依旧弥漫。荆云躺在最里面的铺位上,依旧昏迷,但脸色似乎比之前好了一丝,呼吸也平稳了些。断臂的老兵靠坐在墙边,眼神空洞地看着前方,空荡荡的袖管刺眼地垂落着。

蒙骜看着眼前这些伤痕累累、却顽强活下来的士卒,看着他们身上那些触目惊心的伤口,脸上的轻松神色渐渐敛去,变得肃穆。他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默默地走过每一个铺位,偶尔会停下来,看看伤员的伤势,或者拍拍那些清醒着的、眼神茫然的士卒的肩膀。

他的动作并不温柔,甚至有些粗粝,但那无声的举动,却比任何言语都更能传递出一种属于军人的、厚重而直接的认可与抚慰。

走出伤员营,蒙骜在院子里站定,良久没有说话。他环视着这座浴火重生的烽燧,目光深沉。

“秦战。”他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末将在。”

“知道老子刚才在看什么吗?”蒙骜没有看他,依旧看着那些忙碌的士卒和修复中的工事。

“请将军示下。”

“老子看的,不是你这‘秦泥’有多硬,不是你那弩箭有多利,也不是那杠杆玩意儿有多巧。”蒙骜缓缓说道,他的声音在空旷的院子里回荡,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沧桑,“老子看的,是你把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人,拧成一股绳,塞进这个破地方,然后,顶住了蛮子几百人玩命的进攻!”

他猛地转过头,目光如炬,直视秦战:“工事是死的,武器是死的!人才是活的!能让这些人信你,服你,愿意跟着你往死里拼,这才是你秦战,真正的本事!”

他伸手指着那些正在休整的戊-17幸存者:“你看看他们!以前是什么?是一群等死的溃兵,是连饭都吃不饱的叫花子!可现在呢?”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现在,他们是守住戊-17的英雄!是砍翻了数倍于己的蛮子的好汉!这股气,这股魂,是你秦战给他们灌进去的!”

秦战心神震动,他看着蒙骜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这位老将,看到的远比他想象的更深。

蒙骜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次力道很轻,却带着千钧之重。“小子,你是个带兵的材料。不光是能打,是真正能‘带’兵的材料。好好干,别辜负了……死在这里的弟兄,也别辜负了,还活着的这些人对你的指望。”

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大步向着烽燧走去,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如同一座沉稳的山岳。

秦战站在原地,看着蒙骜离去的方向,又看了看周围那些因为蒙骜一番话而下意识挺直了腰板的幸存士卒,心中五味杂陈。

认可,来得如此直接而沉重。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肩膀上的担子,不再仅仅是活下去,或者打赢一场仗那么简单了。

二牛凑过来,低声嘟囔:“头儿,蒙将军这话……说得俺心里怪热乎的……”

百里秀站在一旁,轻声道:“蒙骜将军以勇猛善战、爱兵如子着称,他能说出这番话,意味着主上您,已经真正进入了他的视野,也得到了他真正的认可。这比任何封赏,都更为可贵。”

秦战默默地点了点头。

他抬头,望向北方。蛮族溃散了,但边境从未真正安宁。

而他的路,似乎也从这座血火烽燧,延伸向了更远、也更复杂的方向。

(第七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