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盛乐城血色的黎明,被快马加鞭,跨越千山万水,将那份惊心动魄与凛冽杀机,带回了初夏的洛阳。

消息传入紫宸殿时,苻坚正与尚书郭质、太子苻宏商议今岁漕运与关中水利事宜。殿内熏香袅袅,冰鉴散发着丝丝凉意,驱散着窗外的暑气。当内侍低声禀报北魏盛乐发生大规模叛乱,拓跋珪血腥镇压,并筑京观于南门时,殿内原本平和的气氛为之一凝。

郭质持笏的手微微一顿,太子苻宏眼中闪过一丝惊诧,随即归于沉静。唯有苻坚,面色如常,只是轻轻放下了手中把玩的玉如意,目光投向殿外那片被日光晒得有些晃眼的天空,仿佛能穿透宫墙,看到北方那片刚刚被鲜血浸透的土地。

“详细情形如何?”苻坚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

负责北疆情报的官员立刻上前,将“绣衣”拼死传回的情报细细道来:丘伦等人的叛乱,搜出的密信与财物,拓跋珪的铁血镇压,大清洗的展开……

“好一个拓跋珪。” 听完禀报,苻坚轻轻吐出几个字,嘴角似乎还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但那笑意并未抵达眼底,“反应迅捷,手段酷烈,倒是块硬骨头。”

郭质沉吟道:“陛下,拓跋珪借此叛乱,虽稳固了内部,但其手段过于狠辣,必使其余部落人人自危,表面臣服,内心怨怼。于我大秦而言,此乃良机。可令李威、王休二位将军,暂缓军事压力,转而加大招抚、策反力度,或许能收奇效。”

太子苻宏却道:“父皇,郭尚书所言固然有理。然拓跋珪经此一役,警惕心必然提到极高。此刻招抚,恐难见效,反可能打草惊蛇。儿臣以为,不若外松内紧。明面上,可遣一使者,以‘关切’为名,探其虚实,示我大秦怀柔之意,麻痹其心。暗地里,‘绣衣’行动需更加隐秘,目标转向那些未被清洗、但已心生恐惧的部落,徐徐图之。”

两位重臣,一主积极介入,一主稳健渗透,各有道理。

苻坚没有立即表态,他缓缓站起身,踱步到那幅巨大的寰宇图前,目光落在北魏的位置,手指轻轻点在那标注着“盛乐”的小点上。

“宏儿与郭卿之言,皆有可取之处。” 他缓缓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拓跋珪此人,年轻气盛,狠戾果决,经此挫折,非但不会一蹶不振,反而会如同受伤的孤狼,变得更加警惕,也更加危险。此时若急于招抚或强攻,只会激起其更烈的反抗。”

他的手指从“盛乐”移开,划过漫长的边境线,最终落在并州的位置。“传朕旨意,并州李威、王休所部,自即日起,停止一切越境袭扰。各军城、烽燧,转入全面防御态势,深沟高垒,积草囤粮。对外,可放出风声,言朕体恤北疆将士辛劳,令其休整。”

郭质与苻宏皆是一怔,此举无异于放任拓跋珪稳定内部。

苻坚继续道:“同时,以朕之名,修书一封与拓跋珪。信中不必提及其内乱,只言‘近闻北地多有纷扰,恐惊圣驾,特致书问候。边境安宁,关乎两国黎庶,望魏王善加抚驭,勿使烽烟再起。’ 语气要平和,甚至可带几分‘关切’。”

这是一种看似退让,实则更为深沉的施压。停止军事行动,是给拓跋珪喘息之机,也是让他将更多的精力转向内部,去面对那些被他铁血手段暂时压制下去的、汹涌的暗流。而那封看似问候实则提醒他“内部不稳”的信,则像一根无形的刺,会一直扎在拓跋珪的心头。

“至于‘绣衣’,” 苻坚的目光变得幽深,“影狼此番立下大功,重赏。然盛乐经此一事,必成铜墙铁壁,短期内难有作为。令其将重心转移,一部分精锐继续潜伏,长期蛰伏,非关键不动。另一部分,转向河西、陇西,加强对西域诸国动向的监控。朕要知道,拓跋珪在舔舐伤口的时候,会不会试图向西寻找盟友或出路。”

他的布局,从未局限于一时一地。打压北魏的同时,他已开始防范其可能的外交突围,并着手巩固帝国的西线。

“父皇深谋远虑,儿臣佩服。” 苻宏躬身道。郭质也微微颔首,明白了皇帝此举意在长远,是要让拓跋珪在内部矛盾的泥潭中自行消耗,同时断绝其外援,等待其露出真正的破绽。

苻坚走回御座,重新拿起那柄温润的玉如意,目光平静地望着殿外。“告诉影狼,耐心。告诉李威、王休,忍耐。帝国的刀,不出鞘则已,出鞘,必见血封喉。”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淡然:“让拓跋珪先去应付他内部的豺狼吧。待他精疲力尽之时,才是朕……收网之日。”

旨意迅速传出。北疆的秦军停止了主动出击,边境一时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而那封来自洛阳、措辞“温和”的国书,也踏上了前往盛乐的路途。

紫宸殿内重归宁静,熏香依旧,冰鉴依旧。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陛下那平静的外表下,蕴含着何等惊人的耐心与杀机。北魏的惊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洛水,看似只激起一圈涟漪便迅速平复,实则水底的暗流,已然改变了方向,积蓄着更为庞大的力量。

苻坚抬头北望,静默地凝视着北方的狼王,等待着他自己走入那早已张开的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