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春末夏初的日头,已然带上几分毒辣。北疆的风沙稍歇,却吹不散弥漫在并州山川之间那浓得化不开的血腥与焦糊气味。战争的节奏,似乎因季节更替而悄然发生着变化。

拓跋珪的耐心,正被时间和对峙一点点磨蚀殆尽。马邑城依旧如同铁铸的怪兽,匍匐在大地上,冷冷地嘲笑着他的十万铁骑。强攻的代价他已无法承受,围困的效果却迟迟不显。秦军那些该死的运输队,总是能像地鼠一样,在付出不小代价后,依旧将粮草军械顽强地送进城中。

他的大帐内,气氛日益压抑。往日那些对他敬畏有加的部落首领们,眼神中开始闪烁别样的光芒。抱怨不再局限于私下,有时甚至会当面提出。

“大单于,”一位苍老的部落酋长拄着骨杖,声音沉痛,“我们的勇士已经流了太多的血!草原上的雄鹰不该折断翅膀在汉人的城墙下!家里的牛羊需要人照看,部落的女人和孩子在等待父亲和儿子归来!”

“是啊,单于!”另一名性急的年轻首领接口道,“粮食快吃完了,抢来的那点东西根本不够!再这样下去,不用秦人打,我们自己就先饿死了!不如先撤回草原,等秋高马肥再来!”

拓跋珪脸色铁青,放在案几下的手紧紧握拳。他知道这些话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部落联盟并非铁板一块,他们追随他,是为了掠夺财富和荣耀,而非在这该死的坚城下无休止地消耗。

“撤退?”拓跋珪猛地抬头,目光如刀锋般扫过众人,声音冰冷而充满威严,“现在撤退,那些死去的勇士就白死了!苻坚会笑我们软弱可欺!我们的敌人会在背后嘲笑我们!回到草原?你们以为苻坚会放过我们吗?等他缓过气来,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

他站起身,走到帐中,逼视着那些首领:“粮草不够,就去更远的地方抢!勇士疲惫,就让附庸部落的人先上!马邑必须拿下!这不是请求,这是命令!谁再敢言退,动摇军心,休怪本王不顾情面!”

强大的气势暂时压制住了异议,但帐中的空气依旧凝滞。拓跋珪知道,光靠强压是不够的。他必须取得一场胜利,哪怕是一场小胜,来重新凝聚人心。

他改变了策略。不再执着于马邑,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战场。他派出更多的轻骑分队,像狼群一样撒向并州纵深,不再仅仅满足于劫掠粮道,而是开始有目的地攻击郡县、焚烧粮仓、摧毁村落,试图将恐慌蔓延到整个并州,逼迫李威分兵来救,从而在野战中寻找歼灭秦军有生力量的机会。

同时,他对马邑的围困并未放松,日夜不停地发动小规模袭扰,消耗守军精力。一场更狡猾、更残酷的消耗战和心理战,在广袤的并州大地全面铺开。

洛阳,紫宸殿。苻坚看着一份份来自北疆的军报,眉头越皱越紧。拓跋珪改变战术后的报告显示,虽然核心城池依然稳固,但并州腹地的村镇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蹂躏,民生凋敝,流离失所者众。李威、王永的兵力被极大牵制,疲于奔命。

“拓跋珪这是要竭泽而渔,毁我并州根基!”苻坚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他现代的灵魂对于这种针对平民的破坏性战争感到极度愤怒和厌恶。

更让他担忧的是前线将领的状态。王永在一份密奏中委婉提到,长期高压下的坚守,士卒极度疲惫,伤亡得不到及时补充,士气出现下滑迹象。虽然苻晖、张蚝的骑兵依旧骁勇,但频繁出击也已显疲态。

“陛下,”一位重臣出列,面色凝重,“如此下去,恐非长久之计。并州乃国家屏障,若民生尽毁,即便守住城池,亦元气大伤。且将士久战疲敝,恐生变故。”

苻坚沉默良久,目光扫过殿内群臣,最终缓缓开口,声音沉重而坚定:“朕知道。看来,是时候了。”

殿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望向皇帝。

“拓跋珪倾巢而来,其势虽凶,然久顿坚城之下,师老兵疲,内部必生嫌隙。此正是与之决战之良机!”苻坚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朕决意,亲率中央禁军及关中留守精锐,北上并州,御驾亲征!与拓跋珪决一死战,彻底解决北患!”

此言一出,满朝震动。御驾亲征非同小可,胜则江山永固,败则万劫不复。

“陛下三思!国不可一日无君!且洛阳乃根本重地…”有老臣急忙劝阻。

“不必再议!”苻坚断然挥手,“朕意已决!北疆不安,南方难靖!唯有彻底击垮拓跋珪,朕才能安心南顾,收拾刘裕那个跳梁小丑!丞相留守洛阳,总理政务,保障后勤。诸将即刻整军,随朕北上!”

他的决心已下。他深知,必须亲自去前线,才能最大程度地鼓舞士气,协调各路兵马,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战机,给予拓跋珪致命一击。这是一场豪赌,但他别无选择。

江南的夏日,闷热而多雨。刘裕利用这难得的战略间歇期,如同辛勤的工蚁,全力消化着新占领的太湖南岸区域。

他的统治手腕愈发老辣:

强力镇抚: 对占领区进行彻底清洗,坚决镇压任何潜在的亲秦势力或心怀异志者,连坐法被严格执行,一时间血雨腥风,但也迅速确立了绝对权威。

利益捆绑: 将大量没收来的土地,分赏给有功将士和早期追随他的江北流民帅,形成新的军事贵族集团,将其利益与宋政权牢牢绑定。

发展生产: 效仿江北(通过细作得知),大力推广新式农具,兴修水利,鼓励垦荒。甚至不惜拿出部分军粮借贷给农民,以待秋后偿还,快速恢复经济活力。

操练水师: 深知未来与苻朗决战,水军至关重要。任命擅长水战的将领,日夜在太湖、钱塘江上操练舟师,打造战船。

同时,他的耳目从未停止对北方的窥探。苻坚即将御驾亲征北伐拓跋珪的消息,很快通过隐秘渠道摆在了他的案头。

刘裕看着这份情报,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兴奋,有期待,更有深深的警惕。

“苻坚老贼,终于要全力北顾了么…”他喃喃自语,“好!好!最好他们拼个两败俱伤!”

但他随即冷静下来:“然苻朗非易与之辈,即便苻坚北上,留给建康的兵力依旧雄厚。我军新整,未可浪战。”他下令,各军加紧备战,但严守防线,不得主动挑衅。他要继续等,等北疆决战出结果,等苻朗露出破绽,或者…等自己变得更强大。

然而,他内心深处那股不甘蛰伏的野心之火,从未熄灭。他时常登上城头,眺望北方那片更广阔、更富庶的、仍在苻朗控制下的土地,目光灼热。

三方博弈的临界点

天下的局势,在这一年的初夏,达到了一个微妙的临界点。

北疆: 拓跋珪与即将亲征的苻坚,两位当世枭雄,即将迎来一场决定北方命运的终极对决。惨烈的消耗战即将升级为战略决战。

中原: 洛阳这台战争机器全力开动,为北伐做准备。苻坚的意志,将成为影响天下走向的最重要变量。

江南: 苻朗稳守根基,刘裕蛰伏扩张。南北对峙的局面依旧,但两人都在紧紧盯着北方那场即将到来的风暴,等待着风暴之后,重新划定势力范围的机会。

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充满了大战前夜那种令人窒息的宁静。无论是并州苍凉的原野,还是洛阳庄严的宫殿,亦或是江南氤氲的水乡,都能听到那无声惊雷正在天际酝酿滚动。

夏日的硝烟已然升起,而一场更猛烈的、足以决定华夏命运的雷霆暴雨,即将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