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想在风口起飞的猪 > 第174章 暗流与萌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流言如同瘟疫,在桃源村狭小的空间里迅速扩散、变异。

尽管陈飞和苏小倩在互助小组的会议上多次澄清,永昌爷也拄着拐杖在村里辟谣,但怀疑的种子一旦播下,便在人心的缝隙里顽强滋生。

一些原本就摇摆不定的签约农户,开始动摇了。

施肥时,他们不再严格按照配比,偷偷增加的化肥量越来越多;

管理绿肥时,也显得漫不经心,杂草渐渐侵占了紫云英的领地。

甚至有人私下找到苏小倩,支支吾吾地想要退出互助小组,担心“到时候地也没改好,补偿款也拿不到,还得背上一身债”。

内部军心的动摇,比外部的压力更让陈飞感到无力。

他深知,如果不能尽快拿出令人信服的阶段性成果,这股刚刚凝聚起来的微弱力量,随时可能分崩离析。

屋漏偏逢连夜雨。县里农业局的一位科长突然带队下来“检查工作”,重点就是桃源村的“果园改造项目”。

带队的是胡科长,一个面色严肃、官腔十足的中年干部。

他背着手,在田埂上走了一圈,看着那些长势尚显羸弱的紫云英,以及因为减少化肥而叶片略显泛黄的果树,眉头拧成了疙瘩。

“陈飞同志啊,”胡科长语重心长,“改革的勇气可嘉,但是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嘛!你看看这些果树,营养明显跟不上!还有这大片的地,就这么荒着?太浪费土地资源了!现在上级强调的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是要稳产增收!你们这么搞,万一产量大幅下滑,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水生叔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检查队伍旁边,适时地插话道:“胡科长,您说的是啊!我们这些老农民,看着地这么糟蹋,心里急啊!可人家是专家,是大学生,我们说话没人听啊!”

陈飞强压着心头的火气,尽量平静地解释:“胡科长,这是土壤改良的必要过程。果树暂时的黄化是根系适应新环境的正常反应,绿肥也不是荒废,是为了培育地力。王教授的方案……”

“王教授是专家,但我们也要结合实际嘛!”

胡科长不耐烦地打断他,“我听说,你还拒绝了正规投资公司的合作?有资金为什么不用?非要自己硬扛?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

检查不欢而散,胡科长留下了一句“必须密切关注,确保不影响整体产量和稳定”的指示,便乘车离去。

这趟检查,像一阵冷风,吹得互助小组的成员们心里更加冰凉。

连“上面”都不看好,他们这条路,还能走下去吗?

内忧外患之下,陈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夜晚,他独自一人来到新品种试验区。

这里,他亲手嫁接的“彩虹梨”接穗已经萌发了嫩绿的新芽,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娇弱,却也充满了勃勃生机。

他从“云顶山”带回的“蜜光葡萄”幼苗,也在精心照料下挺立着纤细的腰杆。

他看着这些代表着未来希望的小生命,深吸了一口带着凉意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意识到,必须打破这个被动局面,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重新点燃大家的信心。

就在这时,苏小倩气喘吁吁地跑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的红晕:“陈飞!快看手机!我们发的那个短视频,火了!”

原来,苏小倩一直没有放弃利用新媒体宣传的努力。

她将村民们深耕晒垡、播种绿肥、嫁接新品种的过程,剪辑成了一系列充满田园诗意和奋斗激情的短视频,配以“守护桃源,再造故乡”的主题,发布在几个主流平台上。

其中一个讲述永昌爷坚守果园五十年、如今毅然支持改良的短视频,不知为何被平台推荐,一夜之间播放量突破了百万,点赞、评论和转发数以万计地增长。

评论区里,充满了温暖的鼓励和好奇的询问:

“致敬老爷爷!这才是真正的乡土情怀!”

“生态农业是未来!支持你们!”

“这就是我梦想中的田园生活!”

“‘桃源记’的水果以后上市了我一定要买!”

“请问你们在哪里?可以参观吗?”

这些来自陌生人的认可和支持,像一束温暖的光,照进了陈飞阴霾笼罩的心田。

他立刻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宣传的成功,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小倩!这是一个契机!”陈飞激动地说,“我们不仅可以宣传,还可以直接通过平台,预售我们的‘未来’!”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推出“桃源记·梦想认养计划”。

通过网络平台,邀请网友认养一棵正在进行生态改良的果树,成为“桃源守护者”。

认养者可以定期收到果园生长的视频和照片,见证一颗好果子诞生的全过程,并在水果成熟后,优先获得优质产品。

这不仅能提前回笼一部分资金,缓解压力,更能将无数陌生的网友,变成他们事业的见证者和支持者,形成一股强大的外部推动力!

说干就干。陈飞和苏小倩连夜策划方案,设计认养页面,准备宣传素材。

他们将这个想法在互助小组内公布,原本低落的士气,因为这突如其来的转机而重新振奋起来。

就连永昌爷,都戴着老花镜,学着在智能手机上给支持的网友点赞回复。

希望的梦蘖,终于在冰冷的现实土壤中,破土而出,绽放出第一抹动人的新绿。然而,陈飞也清楚,网络的关注来得快,去得也快。

如何将这份热度转化为持续的支持,如何兑现对认养者的承诺,后面还有无数的难关。

而且,他注意到,在那些温暖的评论中,也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质疑他们在“作秀”,甚至有人准确地说出了村里流传的关于“资本收购”的谣言……

这团突然燃起的火焰,究竟能照亮前路,还是会引来更多的飞蛾与阴影?

陈飞握紧了拳头,眼神重新变得锐利。无论前方还有什么,他都必须抓住这次机会,带领“桃源记”,闯出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