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想在风口起飞的猪 > 第202章 黑云压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归农”联盟的势头虽然良好,但魏东明的“新农人孵化计划”推进得更快,凭借其强大的财力和渠道资源,短短数月内,就已签约了数十个颇具影响力的农业项目,并在各大媒体上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声势一时无两,仿佛代表着不可逆转的“农业现代化”潮流。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更为汹涌。魏东明显然并未因“归农”联盟的成立而放松警惕,相反,他加大了打压的力度和广度,手段也愈发系统化。

首先发难的,是物流环节。

多家与“归农”平台合作良好的快递公司,几乎在同一周内、以各种含糊其辞却态度强硬的理由(如“集团战略调整,线路优化”、“运营成本大幅上升,需重新议价”),提出要大幅提高发往“归农”主要客户区域的快递费用,涨幅高达20%-30%,或者降低优先派送等级,这意味着偏远地区的包裹送达时间将显着延长。

这无疑将直接增加联盟的运营成本,并严重影响终端用户的体验,动摇平台的口碑。

几乎是同一时间,网络上关于“归农”联盟的负面信息再次沉渣泛起,但这次的手法更为隐蔽和高明。

不再是直白的攻击谩骂,而是出现了大量看似“客观中立”、“深度分析”的文章和短视频,将“归农”联盟与东明集团的“孵化计划”进行全方位对比。

这些内容由一些看似专业的财经博主、农业“专家”发布,极力渲染“孵化计划”的“规模优势”、“技术领先性”、“资本保障”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刻意强调并放大“归农”联盟的“松散结构可能带来的管理混乱”、“各自为政导致的标准不统一”、“供应链脆弱性”以及“在资本巨浪下的抗风险能力差”,引导潜在的合作农户和消费者做出“更明智”、“更保险”的选择。

这是一种精心策划的“唱衰”和“恐吓”。

更让人不安的是,一些已经加入“归农”联盟的成员,开始遭遇到不同程度的、来自地方层面的麻烦。

滇南的“云岭菌坊”,被当地突然加强的“林业产品采集准出许可”和“珍稀菌类保护条例”卡住了脖子,手续变得极其繁琐且审批缓慢;

东北的“黑土优粮”,则莫名卷入了一场“商标争议”的官司,对方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却请来了昂贵的律师团队,纠缠不休;

江南的“蟹王”老周,他的养殖水域被匿名举报“水质污染超标”,面临环保部门接连的、频繁的突击检查,虽然每次结果都合格,但过程不胜其扰……

这些手段,不再是针对桃源村一个点,而是精准地打击“归农”联盟的每一个节点,试图从内部瓦解这个新生的联合体,让其成员知难而退。

“这是系统性的、立体化的围剿!”苏小倩看着各地盟友纷纷反馈来的问题,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愤怒和忧虑,“魏东明是要告诉我们,不加入他的体系,不被他收编,就在这个行业里处处是壁垒,寸步难行!他要孤立我们,困死我们!”

联盟内部开始出现了一些动摇和焦虑的声音。

个别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盟友,在持续的压力下萌生退意,虽然大部分成员在陈飞和联盟理事会的及时沟通、鼓励和实际支持(如法律咨询援助、联合应对检查等)下,选择了坚守,并互相提供帮助,共同寻求解决方案,但整个联盟的气氛已然变得空前紧张和压抑,仿佛被一片无形的、巨大的黑云笼罩。

就在这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刻,李锐的调查记者身份,给他带来了一个新的、极其重要的发现。

他通过一个隐秘的渠道,拿到了一份东明集团内部关于“新农人孵化计划”的绝密阶段性评估报告的部分摘要。

这份报告用冷静甚至冷酷的商业语言,揭示了“孵化计划”的真实战略目的:并非真正“赋能”农人,而是要通过资本注入和控制性条款,快速锁定并控制一批核心的农产品产地、特色品牌和技术资源,形成在关键品类和区域的市场支配力乃至垄断力,从而掌握定价权。

报告甚至明确提到,对于像“归农”联盟这样“不愿被收编、且因其独特价值观而具有一定号召力和复制风险的异质性组织”,要求取“系统性限制、资源挤压和边缘化策略,必要时可协调各方资源采取非常规手段,加速其自然消亡过程”。

“这份报告,足以证明魏东明所谓的‘赋能’、‘共赢’,本质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旨在垄断中国农业上游优质资源的阴谋!”李锐在加密通讯里语气激动地对陈飞说,“其心可诛!我们必须把它公之于众!”

“光有这份摘要还不够,容易被对方矢口否认,甚至反诉我们商业窃密和诽谤。”

陈飞保持着冷静,但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我们需要更确凿、更直接的证据链,尤其是关于他们使用问题投入品、以及具体如何操纵地方关系打压联盟成员的证据。刘总监的录音是一个突破口,但还需要更实在的东西。否则,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陈飞意识到,他们与魏东明的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

这不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竞争,而是一场关乎中国农业未来走向、关乎无数中小农人生存空间的、你死我活的斗争。

他必须找到更强大的盟友,也必须做好迎接更猛烈、更残酷风暴的准备。

他想到了林静,想到了那些可能同样对东明集团垄断趋势感到担忧的行业力量,想到了之前来检查时态度有所转变的政府部门……

他决定,不能坐以待毙,要主动出击,将这场斗争,引向一个更广阔、也可能更危险的舞台。

他让苏小倩开始整理联盟遇到的所有不公正待遇的详细材料,准备向上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