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想在风口起飞的猪 > 第211章 风口上的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魏东明帝国的崩塌,如同推倒了一堵巨大的围墙,显露出后面广阔无垠却也同样危机四伏的天地。

“归农”联盟,这个曾经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打压下顽强成长的集体,几乎在一夜之间被推到了时代的聚光灯下。

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将陈飞和他的伙伴们塑造成了对抗资本强权的英雄,一个现代版的“屠龙少年”传奇。

“陈总,您看,这是本周的媒体邀约清单,财经频道、央媒专访、还有几个顶尖大学的创业论坛……”苏小倩将一份长长的列表放在陈飞桌上,她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连续多日的连轴转,让这个一向精力充沛的女孩也露出了黑眼圈。

陈飞揉了揉眉心,办公室窗外是城市崭新的天际线,这间位于cbd核心区、可以俯瞰半个城市的新办公室,是联盟业务扩张后租下的。

宽敞、明亮、现代化,与他记忆中桃源村那间堆满农具、带着泥土气息的村委会办公室恍如隔世。

“都排开吧,能推的就推掉一些。”陈飞试图保持冷静,但内心不可能毫无波澜。从地方性的合作社负责人,到如今频频出现在全国性媒体上的“农业创新领军人物”,这种身份的剧烈转变,需要时间去适应。

“恐怕很难推,”苏小倩苦笑,“现在‘归农’和您的热度太高了。而且,投资部的赵总监认为,维持高曝光度对我们接下来的b轮融资至关重要。”

提到b轮融资,陈飞的精神集中了一些。

A轮融资的资金在快速扩张中已经消耗大半,技术的升级、人员的扩招、尤其是近期几个大手笔的收购案,都像吞金兽一般。

资本市场对“归农”的估值一路水涨船高,无数之前对他们爱搭不理的顶级投资机构,现在都主动递来了橄榄枝。

在一次关键的战略决策会议上,气氛热烈得甚至有些灼人。

新加盟的、拥有辉煌投行背景的运营总监李明,指着投影幕布上令人心跳加速的增长曲线图,声音激昂:“陈总,各位同仁!数据不会说谎!我们正处在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风口!东明留下的市场空白巨大,消费者对我们的品牌认知度和信任度空前高涨!我们必须抓住这个窗口期,闪电般扩大战果!”

他切换ppt,展示出一幅雄心勃勃的全国市场占领蓝图:“我建议,立刻启动b轮融资,目标估值要比A轮翻三倍!然后用这笔钱,加速并购整合那些因为东明体系崩溃而群龙无首的优质产区和企业!我们要在‘云海’、‘嘉谷’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建立起难以撼动的市场壁垒!时代呼唤巨头,我们要做那头在风口上最先起飞、也是飞得最高的猪!”

“猪”这个字眼,让陈飞微微皱了下眉,但会议室里大多数人的眼睛都亮了。

快速成功、规模效应、行业巨头……这些词汇具有天然的魔力。

苏小倩看着屏幕上那些被红色圆圈标注的、即将被收购的目标,心中那丝不安再次浮现。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温和却坚定:“李总监的战略很有魄力。但是,我认为我们需要更谨慎地评估风险。我们的技术平台在经历了上次升级后,虽然稳定了不少,但能否支撑如此迅猛的业务扩张?还有,不同地区、不同品类的农业项目,生产标准、管理模式、甚至文化都差异巨大,快速收购后的整合消化,会是一个极其严峻的挑战。我怕……步子迈得太大,会出问题。”

“苏经理,你的担忧我理解。”李明自信地笑了笑,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但商业竞争,尤其是窗口期的竞争,本质就是一场豪赌和赛跑!风险和收益永远成正比。现在求稳,等于是把市场拱手让人!等‘云海’、‘嘉谷’他们缓过劲来,或者新的资本大鳄入场,我们再想有今天这样的机会就难了!我们要有做‘风口上的猪’的觉悟和魄力!”

“风口上的猪……”陈飞低声重复了一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

他被会议室里弥漫的狂热气氛推动着,内心对带领联盟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渴望,与李明描绘的宏伟蓝图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他想起了魏东明,那个曾经的对手,似乎也是抓住了某个风口迅速崛起……他用力摇了摇头,将这个不吉利的联想甩开。他们和魏东明不一样,他们是有初心、有价值观的,他们收购是为了更好地传播理念,整合资源。

“机会确实难得。”陈飞最终开口,声音带着一种被时势和团队情绪推着走的决断,“我们不能因为可能的困难就过于谨小慎微,错失良机。李总监,b轮融资的事情由你牵头,立刻开始接触,目标不仅仅是资金,更要寻找能带来战略协同资源的长期伙伴。关于扩张,我同意加速,但方式上可以更策略一些。采取‘核心直营+区域盟友’的模式,精选部分关键区域的、与我们理念高度契合的优质项目进行控股收购,作为我们直控的、输出标准和管理的示范基地;同时,扩大松散盟友网络,用品牌和渠道赋能。步子要快,但根基不能乱,品控和标准必须牢牢抓在我们自己手里。”

这个激进中带着一丝审慎的方案,赢得了绝大多数与会者的赞同。

联盟这架刚刚完成初步升级的机器,仿佛被注入了高能燃料,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功率轰鸣着加速前进。

大量的资金开始涌入,猎头公司频繁出入人力资源部,一个个原本在地方上小有名气的品牌被收编,换上统一的“归农”标识,团队人数像滚雪球一样膨胀,新的区域分公司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成立。

媒体上充斥着关于“归农速度”、“农业新星崛起”、“下一个商业奇迹”的乐观报道。

陈飞频繁地飞来飞去,出席各种盛大的签约仪式和战略发布会,镁光灯下,他感觉自己真的站在了风口之巅,俯瞰着曾经需要仰望的世界,一种虚幻的掌控感和成就感萦绕心头。

然而,隐患的种子早已悄然埋下。过快扩张导致管理半径急剧拉伸,总部的指令和标准到了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往往被打折执行甚至扭曲。

被收购项目的原有团队,带着各自的工作习惯和利益诉求,与“归农”派去的管理人员需要艰难的磨合,文化冲突和矛盾开始在一些角落滋生。

为了满足资本市场对高增长故事的期待,给b轮融资造势,部分新加盟的区域在巨大的业绩压力下,开始出现重营销投入、轻生产品控的苗头,一些数据的真实性也开始变得模糊。

永昌爷几次从桃源村打来电话,语气不无担忧:“小飞啊,最近送到总部品鉴的、几个新地方来的果子,我看着……味道不太对,个头是大了,颜色也鲜亮,可那股子该有的果香味淡了,吃起来水垮垮的。你得空让人好好查查,别让几颗老鼠屎坏了咱‘归农’一锅汤。”

陈飞彼时正被一个重要的投资谈判缠身,只能一边看着手表,一边对着电话安抚:“知道了,永昌爷,您放心,我记下了,回头就让品控部门跟进。我这边还有个会,先这样。”

挂断电话,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一丝隐约的不安压下去,重新堆起笑容,走进了谈判室。

这头被资本和赞誉的狂风吹拂着的“猪”,正兴奋地、不由自主地向着云端不断攀升,却似乎忘记了低头审视,那托举它起飞的“翅膀”——产品与管理的根基——是否真的足够坚韧,能否承受这骤然增加的、庞大的重量。

苏小倩看着陈飞日益忙碌、偶尔在深夜独自沉思时流露出的疲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浮躁,心中的那缕不安,像水底的暗草,悄然生长,缠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