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蓝星寒奥纪开端后,第37个旧历日。

林淼站在主大门内侧,看着屏幕上外部传感器传回的、被冰雪完全覆盖的画面,深吸了一口气。挖掘那条仅供无人车通行的隧道,比想象中还要艰难。极寒下的冰雪硬度远超普通冰层,激光热能钻探器的进展缓慢得令人发指。

他调整了策略,不再追求直线距离,而是利用传感器探测,将隧道出口的最终位置选择在了庇护所所在丘陵的侧面,一处因为风向原因冰雪堆积相对较薄的区域。更妙的是,这个出口的正上方,恰好有一个经过伪装的、嵌入岩壁的监控摄像头,可以为他提供绝佳的、不被察觉的观察视野。

这花费了他额外两天的时间,但非常值得。当最后一段冰层被穿透,一缕外部世界惨淡的光线,应该是雪地反射光,透过小小的出口照进隧道时,林淼几乎有种当年庇护所大门首次开启时的成就感。

他立刻启动了一辆经过白色涂装改进的履带式无人巡逻车。这辆车被他从头到尾喷成了雪地迷彩色,几乎与外界环境融为一体。无人车灵巧地穿过长达十五米的冰隧道,平稳地驶上了外部雪原。

通过车载摄像头传回的画面稳定而清晰。林淼操纵着它进行了一次短距离的适应性巡逻,测试了转向、爬坡、越障以及各种传感器,包括可见光、热成像、温度,大气成分传感器以及机械臂在-91°c极端低温下的性能。

“一切正常,反应灵敏,数据传回稳定。”林淼满意地点头。这条通道的意义非凡,它意味着庇护所有了一个更便捷、更隐蔽的对外侦察和活动途径,无需再动用无人机或开启人员通道。

完成测试后,他操纵无人车返回。在车辆完全进入隧道后,他小心地使用机械臂从内部推了一些松散的积雪,薄薄地覆盖在出口处,进行了简单的伪装,使其从外部看起来与周围的雪坡无异。

当晚,林淼例行检查监控时,心中微微一动。他将画面切换到那个新出口上方的伪装摄像头。突然,在距离庇护所大约5公里外的漆黑冰原上,一个醒目的明黄色亮点吸引了他的注意!

“那是什么?”他立刻警惕起来,放大画面,但距离太远,细节模糊。他毫不犹豫地启动了无人机系统,庇护所丘陵山体侧面洞口悄无声息地滑开,

无人机悄无声息地飞掠而出,融入夜色。它关闭了所有指示灯,依靠先进的夜视和热成像系统,静悄悄地飞向那个亮黄色光点区域。在距离目标约900米高空,无人机悬停下来,将镜头对准下方。

画面中,是两辆停在一起的、带有履带的雪地车。车身上似乎有涂装,但看不清具体内容。车旁,一堆篝火正在燃烧,跳动的火焰在热成像仪下呈现出醒目的亮白色。车内也有灯光透出。

林淼操作无人机小心降低高度,拉近镜头。终于看清了车身上的字样:【华国藏省避难基地·第十三巡查队】。

车外没有人,似乎都在车内躲避严寒。热成像扫描显示,两辆车内共有5个生命热源。

藏省基地?他们怎么会跑到离基地如此遥远的西北戈壁来?林淼心中充满疑惑和警惕。他不清楚这些人的来意,是例行巡逻,还是另有目的?为了避免暴露,他谨慎地操纵无人机返航,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这一夜,林淼睡得并不踏实。

次日清晨,他早早醒来,草草洗漱后,立刻再次启动无人机,飞往昨天发现巡查队的区域。

白天的光线好了很多,但温度也降到了-98°c。无人机传回的画面中,那两辆雪地车依然在原地。几个人已经下车活动,他们穿着橘黄色的、带有反光条的厚重防寒服,在茫茫雪原上显得格外醒目。

林淼操作无人机安静地降落在他们后方一座雪丘的背风面,启动了机上搭载的高灵敏度声音捕捉和定向麦克风系统。由于距离和低温对声音传播的影响,信号断断续续,但结合口型分析和关键词捕捉,他逐渐拼凑出了他们的对话内容。

“……队长……种子……岚州基地那边……松口了……”

“……嗯……但要铁陨石换……妈的,这冰天雪地上哪找那么多……”

“……没办法……藏省大小基地七十万人……等着吃饭……水培农场没种子……就是摆设……”

“……搜……继续搜……地图上标注的陨石坑……都去看看……”

“……这鬼天气……快撑不住了……”

断断续续的对话,让林淼明白了他们的目的。这支来自藏省避难基地的巡查队,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在西北广袤的冰原上搜寻可能幸存的零散人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基地搜寻食物和极其珍贵的农作物种子,同时还有一个特殊任务,搜集铁陨石。

原来,藏省大大小小基地聚集了约70万幸存者,正面临严重的食物短缺。他们正在全力建设地下培育农场,但致命的问题是,没有多少种子!之前的农业部门种子库大多位于地表或浅层地下,早在地震、酷寒和辐射中毁灭,数十米厚的雪层之下,任何生命迹象几乎都已断绝。

他们得知甘省岚州市大型避难基地,就是之前发广播的那个,似乎有剩余的种子储备,但对方提出的交换条件是铁陨石。

虽然不明白岚州基地为何需要铁陨石(制造特殊设备?研究?),但为了获得救命的种子,藏省基地派出了多支巡查队,像篝火队一样,在无尽的冰原上寻找那些天外来的礼物。

林淼看到他们发动雪地车,开始在附近几个较大的陨石坑之间艰难地搜寻、挖掘。幸好,庇护所所在的这个丘陵,只有一个很小的陨石坑(已被他填平),并非他们的目标范围。巡查队的车辆在远处忙碌着,最终似乎一无所获,引擎轰鸣着,渐行渐远,消失在南方的地平线。

林淼回收了无人机,心情复杂。一方面,他欣慰于还有大型基地在运转,并且彼此之间还能进行物资交换,说明文明的火种并未熄灭,社会结构以另一种形式在极端环境下艰难存续。但另一方面,能源、食物、药品的短缺依旧是悬在每个幸存者头上的利剑。

同时,他也注意到一个变化:空气滤毒系统的滤芯消耗速度显着下降了。从最初十天一换,变成了现在将近一个月都不用更换。这说明外界的空气质量正在缓慢改善。可能是因为持续的大雪将大部分污染物吸附并彻底冰封,而持续的大风又将高空的残留微粒吹散。然而,地表宇宙射线的辐射强度依然居高不下,这是大气层变薄带来的永久性伤害。气温也仍在无可阻挡地缓慢下降。

这时,林淼突然想起一件事——之前他在丘陵顶部维修天线时,不是把一块砸坏天线的铁陨石随手扔下悬崖了吗?

他立刻来到车库,启动那辆白色涂装的无人车,再次通过冰隧道驶出。

根据记忆中的位置,无人车很快在丘陵脚下几十米外的雪地里,利用金属探测仪找到了目标。那块陨石半埋在积雪下。林淼操作机械臂小心地将它挖出,那是一块长约三十厘米、表面有熔蚀坑洼、闪烁着暗沉金属光泽的石头。

他先是用车载的辐射剂量仪进行了仔细检测,读数显示正常,排除了 immediate 的辐射危险。然后才操纵无人车将其带回庇护所。

经过气密室严格的风淋、高压水洗和去辐射消杀程序后,这块天外来客被放在了车库角落的一个金属箱子里。林淼没有立刻处理它,他打算先观察几天。

他的注意力先回到了植物培育仓。虽然自动化管理系统可以完成所有工作,但亲手参与种植给他带来了难得的慰藉和生机感。他小心地间苗、浇水(调配的营养液)、观察着生菜、小番茄和几种香料的生长,这个过程本身就像一种沉默的祈祷,祈愿生命能够延续。

小英短瓦力则成了他最好的伙伴和最重要的情感寄托。小家伙又长大了一圈,毛发蓬松,蓝色的眼睛充满了灵性。它已经完全适应了地下生活,变得格外黏人,林淼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或者在他工作时安静地趴在一旁打呼噜。它的存在,极大地驱散了庇护所内弥漫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孤独感。

几天后,林淼决定处理那块陨石。为保险起见,他再次穿上防护服,使用多种仪器对陨石进行了全面检测,确认其无放射性、无生物毒性后,才放心地脱下防护服。

他带着陨石来到地下四层的数控机床及机加工车间。他先是用光谱分析仪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

“嗯,铁(Fe)占比约68%,镍(Ni)约20%,还有少量的钴(co)、铜(cu)……”他读着数据,“等等,这剩下的26%是什么? 光谱无法识别?未知金属?”

这个发现勾起了他极大的好奇心。他决定将其熔炼提纯看看。

他将陨石放入电热石墨坩埚中,启动高温炉。令人震惊的是,直到温度攀升至3400摄氏度,这块顽强的陨石才彻底熔化!这远超普通钢铁的熔点。

去除浮在表面的杂质熔渣后,林淼得到了一坩埚闪烁着奇异光芒的、粘稠的金属液体。他控制机械臂,将熔融的金属液体倒入一个长方形的模具中,形成一块粗坯。

待其初步冷却后,他将这块仍然炽热的粗坯夹出,放入锻打位,启动数控动力锤,开始反复加热、锻打、折叠、再锻打……这是一个枯燥而耗时的过程,他重复了二十多次,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杂质,均匀成分,并赋予金属更好的内部纹理和韧性。

最终,他得到了一根长约五十厘米、泛着一种冷冽、深沉灰蓝色光芒的金属长条。待其完全冷却后,林淼拿起它,发现表面竟然自然形成了某种奇特而优美的、如同波浪或羽毛般的天然纹路(widmanst?tten patterns),触手冰凉,密度极高,重量沉手。

一个念头闯入他的脑海。他将其固定在数控机床上,从数据库里选中了一个唐刀的模型和参数。精密的机床开始工作,铣削出精准的刀身形状、开刃。旁边的3d打印机同步工作,打印着符合人体工学的刀柄和刀镡。

两个小时后,一把线条流畅、寒光四射的唐刀出现在了工作台上。刀身那些天然的纹路在灯光下仿佛在缓缓流动,蕴含着神秘的力量。

林淼刚拿起这把刀,一直安静待在角落的小瓦力突然“喵呜”一声尖叫,全身的毛都炸了起来,尾巴膨得像根鸡毛掸子,弓着腰,如临大敌地盯着那把刀,仿佛感受到了某种极其危险的气息。

林淼赶紧放下刀,走过去安抚受惊的小猫。“不怕不怕,瓦力,只是个铁疙瘩而已……”他抚摸着它,好一会儿瓦力才慢慢平静下来,但依旧警惕地看着工作台的方向。

林淼拿起这把被命名为 “展岳” 的唐刀,轻轻一挥,试了试手感。刀锋划破空气,发出轻微的嗡鸣。他找了一根废弃的金属水管,轻轻一削——水管应声而断,切口光滑如镜!

“削铁如泥……”林淼倒吸一口凉气。这性能太可怕了!他立刻想到,如果这种合金被用于制造武器,尤其是动能武器的穿甲弹头……其威力将难以想象。他似乎隐约猜到岚州基地为何愿意用宝贵的种子来换取这种天外陨铁了——这很可能是为了制造能对抗极端环境或潜在威胁的顶级武器。

他将“展岳”刀小心地收纳入玉符空间,这是他现在最锋利的工具,也是未来可能的防身利器。

……

日子一天天过去,按照林淼固执坚持的旧历,农历新年到了。

这是蓝星进入寒奥纪后的第一个新年,一个没有任何节日气氛的新年。

林淼还是决定稍微纪念一下。他给自己和瓦力准备了一顿比平时丰盛不少的“年夜饭”——一份自热火锅,加了一份红烧肉罐头,甚至还有一小杯珍藏的红酒。给瓦力的,则是一个它最爱的、香气扑鼻的金枪鱼罐头。

他抱着瓦力,走到那面巨大的虚拟落地窗前。窗外,程序应景地切换成了旧世界陆家嘴繁华的夜景,无数霓虹灯闪烁,最终,一场绚烂的虚拟烟花秀在冰冷的屏幕上绽放开来,与外部真实的极寒地狱形成了无比荒诞而又令人心酸的对比。

他举起盛着果汁的杯子,对着屏幕,也对着看不见的、远在几千公里外那些在绝望中挣扎求存的同胞,轻声说道:

“新年快乐。活下去。”

他知道,真正的寒奥纪,才刚刚开始。蓝星还在义无反顾地向着远日点跋涉,温度会没有尽头地持续下降,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多、更诡异。

但他和他的庇护所,已经做好了准备。灯光柔和,空气清新,食物储备如山,知识浩如烟海,工具一应俱全,还有身边那只终于不再害怕、开始好奇地舔着他手指的小猫,都是他应对漫漫寒冬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