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甲午战争之东方列强崛起 > 第135章 与张謇论变法之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謇点了点头,算是对岳天所说的认同。

岳天举起酒敬了张謇一杯,才又道:“其他变法内容不说!现在朝廷国库空虚,必然要开源节流。开源便是发展工商业,但是短期未必能见效!我辽东辖区之所以能发展迅速,全赖与日寇多番大战缴获颇丰,才能兴办如此多的工商业!那么只有节流了这条路,见效快的当然是裁汰冗员。但是裁谁呢?朝廷每年的银子用来供养八旗子弟就去了大半!但是这能裁吗?如今天下军事在汉人手里,而八旗子弟虽不能打,但也是满洲根基啊!若都裁汰了,汉人反了,谁来支持他们啊!陛下是满洲人,太后是满洲人,难道他们愿意拿刀砍向自己吗?”

岳天一番话下来,让张謇茅塞顿开。

不过,岳天并不想这么放弃争取张謇的机会,这家伙可是在后世有名的实业家,于是又道:“陛下,高瞻远瞩,但根基浮浅!太后垂帘听政几十年,能在她手下走上几回合的不多。若贸然发动变法,恐怕说不得会祸及季直兄!”

张謇摆了摆手道:“我张某人承蒙陛下及家师的厚爱,方有今日成就,若有所牵连,也在所不惜!”

岳天点了点头道:“好!果然是江南好男儿!”

张謇缓了一下,举起酒杯敬酒道:“再次来辽东之前,我与他人想法相差不多,认为兴华兄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但连日看,我觉得兴华兄真应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兴华兄,智计百出,想必有好法子助我等变法,亦是助大清四万万同胞!”

岳天喝了这杯酒,才叹息道:“季直兄,可知为何我军能屡战屡胜?”

张謇道:“兴华的智计百出和新式战法层出不穷!”

岳天摇了摇头:“非也!我的智计也要人去执行,我坚壁清野也要百姓配合!我乃海外归国之人,在这辽东无亲无故,为何能得精兵十万,人口近千万?无非四个字,民心可用!”

张謇道:“民心可用?”

岳天点了点头道:“我初来辽东身无分文,甚至差点被一个乡绅给办了!但是我每行一步都与当地百姓紧密相连,为他们考虑,为他们谋福利,所以他们慢慢就聚拢在我身边了!我要兵有兵,要粮有粮,何愁不能成就大事?”

张謇问道:“这便是那天你们检阅军队之时所喊的“为人民服务”吗?”

岳天道:“正是如此!若是陛下若能调动民心,变法必能成!只可惜朝廷现在防民甚于防川,这种改变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张謇自然明白岳天的意思,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不要说是朝廷,就连他自己一度觉得那些泥腿子有什么作用,只不过一群愚民罢了!经过晚上跟岳天交流,再加上这几天在辽东特区所见所闻,才有了一点认识的改变。

岳天又道:“若他日陛下真推动变法,大可从小处着手,缓步进行,以便减少阻力,待到太后千秋之后,大权在握,再大刀阔斧变革!”

张謇点了点头,坚信道:“陛下定能成功的!”

岳天不好给他泼冷水,只好表态道:“若朝廷能真正施行变法,我到时候便上书取消辽东特区,请求内附归闽地养老!”

张謇没想到岳天能有此表态,惊讶道:“兴华兄可曾当今?”

岳天笑道:“我可立下字据!让季直兄带回去交给陛下!”

来自后世的岳天对此时清朝局势洞若观火,深知以光绪帝以及维新派的能力,根本掀不起大浪来,清廷已经腐朽到极点了。正如那个时空的中山先生所说,“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 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所以给张謇立字据算什么,就算发誓又如何?

于是,岳天开了房门,让门外的警卫去拿纸、笔和印泥来。

不一会儿,警卫员拿来了纸、笔、印泥。岳天也不用张謇催促,当即挥毫写下“若朝廷变法革新,施行西法,富国强兵,满三年,秦郡王自愿撤藩入朝,归闽地养老!”

写完了,还盖上了他的郡王印,甚至为了让张謇放心,还用大拇指蘸了印泥盖上了自己的手印,并吹干交给张謇。

让岳天和张謇没想到这幅字据竟然是后世华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张謇赶忙将这岳天字据收好,生怕丢了似的,反复看了几遍,才放下心来!毕竟光绪帝派自己来辽东特区,除了观察这边的情况,也希望自己能够依仗交情稳住岳天,若是能将岳天收为己用,那是最好不过了,如今得了这字据,自己回去可算是立了一件大功。

岳天心里是摇了摇头,看来张謇还是没看破清廷必亡这一局面,但他也不多语,反而调侃道:“季直兄,可曾满意?”

岳天说得张謇都有点不好意思,他只好嘿嘿笑道:“兴华兄见笑了!”

顿了一下,张謇又道:“有了此字据,陛下怕是不会再想着来剿辽东!同室操戈,不是吾等期盼的!”

岳天摇了摇头,面色凝重地道:“我签下这字据,倒不是担心朝廷来剿,而是让季直兄日后能醒悟!此话,我们暂且不提!我既然如此爽快给季直兄立了字据,我也想季直兄能给我一个许诺,如何?”

张謇脸色一紧,难道岳天是在这里等自己,只好严肃道:“只要不违君臣之道和道义之事,许三个又何妨?”

岳天被张謇逗乐了,笑道:“季直兄说笑啦!我岂会如此为难您!我只不过想,若来日变法不可为,你可以携变法义士来投我!如何?”

在原来那个时空,张謇在戊戌变法时,因父亲过世回老家丁忧,但是这个时空在1894年10月之后,便发生了变化,直到这个时候他父亲仍然健在,所以岳天担心张謇会卷入变法浪潮中,想拉他一把。

张謇笑道:“如此,有何不可!若是变法不成,朝廷便无可救药,我何惜之,来投辽东,必是上上选!我亦可留字据在此!”

岳天笑道:“那倒不用,你回京师之后,若得闲,写一副诗词赠与我即可!”

张骞点头算是答应。

正事谈完,两个人又吃喝闲聊了一会儿,方才尽兴散去,约定日后保持书信联系。

林慈光一直以为岳天要跟张謇进行谈判,不想岳天跟张謇却一字未提辽东特区与清廷之间的冲突。不过岳天很快跟林慈光说了原因,清政府真正的谈判代表是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