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当晚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参加了舞会,但是霍登加惨案,还是让这个刚加冕完的沙皇心情不好。于是他便下令财政大臣维特、外交大臣洛巴诺夫加紧与李鸿章进行谈判。

迫于沙皇的压力,俄国的官僚机器开始开动,李鸿章也面临着巨大压力,不得不将俄国的方案,原封不动地发回了京师的总理衙门。因为,此时关外东北之地已经不在清廷的实控范围,所以光绪帝听取了翁同龢的建议,基本同意了俄国所提条款,并授权李鸿章代表清廷签署签约。

而这时候在天津的李鸿章的儿子,也给李鸿章拍了一封电报,表示俄国送的金鱼已经收到。于是李鸿章便于1896年6月3日,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臣维特在莫斯科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防御同盟条约》,当然被辽东特区称为《清俄密约》。

这个条约,共六条:

第一条,日本如侵占俄国远东或中国以及朝鲜土地,中俄两国应以全部海、陆军互相援助;中国辽东特区若发动叛乱进兵关内,俄国可出兵东北协助清廷平叛,俄国所需军费由清廷支付。

第二条,非两国共商,缔约国一方不得单独与敌方议和;

第三条,开战时,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

第四条,为使俄国便于运输部队,中国允于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朝鲜平壤,该事交由华俄道胜银行承办经理;由于事涉辽东特区,请俄国酌情自行与辽东特区处理。

第五条,无论战时或平时,俄国都可通过该路运送军队军需品;

第六条、此约自铁路合同批准日起,有效期十五年。

这份条约虽然看似形成了清俄同盟,但事实上等同于将黑龙江、吉林等中国东北北部划为俄国的势力范围,让俄国有借口对辽东特区宣战,并为战争取胜之后独占东北提供法律依据。这事实上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以及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的利益。因此,双方在签订这个条约之时,也约定双方互相保密的原则。

但让清廷和俄国始料不及的是,渗透进清廷电报系统的人民复兴党地下党员,原封不动地获得了这份密约的内容。随后,岳天将这份密约的内容,通报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驻奉天的领事,并委托美国驻奉天的领事将此密约通报给日本政府、朝鲜政府。

《清俄条约》在签署不到一个星期便被全世界所知,顿时清廷朝野对李鸿章骂声四起,更有不少帝党官员纷纷掀起对李鸿章的弹劾。而西方各国对此俄国试图想独吞中国东北,感到十分震惊,日本则是加紧向英美借款,并开始向德国采购大量军火,强化国内征兵,以防备俄国随时可能的入侵,甚至在伊藤博文的建议下,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派遣了使者前往奉天,请求与辽东特区联合防范俄国。

岳天没想到这时候日本政府如此开明,双方停战可还不满一年。其实岳天高看了日本,由于辽东战场的失败,日本损失惨重,不得不加通过向英美借款来维持在朝鲜的统治,以及防范俄军南下。现在日本国内新征召的几个师团基本上都是新兵蛋子,无法防御俄军南下,在内外交困下,日本政府还是主动向岳天抛出橄榄枝。

本着“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英国驻华公使和英国驻日公使的撮合下,岳天也跟日本建立了外交联系,并尝试就合作抗俄做准备。

俄国政府得知密约内容被公布之后,对清廷的办事效率十分恼火,但是也没办法,此时俄国政府还没做好发动对中国东北的进攻,所以在外交上只是说,与清廷建立同盟只不过想维护东亚原有秩序,而关于筑路问题,俄国认为目前俄国暂时无进一步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计划。

在暗地里,俄国则是抓紧用已经修好的西伯利亚铁路,往远东地区运送兵力和物资,加紧做发动对中国东北的战争准备。

李鸿章对于密约被公开披露,也深感无奈,反正俄国人的钱已经入了口袋,正好慈禧太后要求自己访问欧洲列国,便借此留在欧美混几个月,等国内舆论平息之后,再回国,于是他欣然接受了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美国的邀请,到这些国家访问。

签订《清俄密约》之后不久,李鸿章一行人便乘坐着火车前往德国首都柏林。1896年6月14日,李鸿章的专列缓缓驶入柏林火车站。站台上,德皇威廉二世派出的仪仗队列队整齐,军乐队奏响欢迎曲。这些军乐更像是德国军火商们的狂欢曲,因为过去二十多年里,李鸿章代表清廷从德国购买了大量武器装备。克虏伯公司、毛瑟枪械公司等德国军工企业从中获得了丰厚利润。对于,这个财神爷,德国人招待是无微不至,德国政府安排的礼遇规格之高,在当时的欧洲外交史上都属罕见。每天都有专门的礼宾官负责接待,确保访问行程顺利进行。柏林最奢华的恺撒大酒店早已为李鸿章准备就绪,不仅为李鸿章准备了最豪华的套房,还特意按照中国方式布置了起居室。房间里摆放着精美的中国瓷器,墙上挂着中国字画。

德国人对李鸿章的个人喜好研究得极为透彻。他们知道李鸿章喜欢抽雪茄,便在房间里摆放了上等的古巴雪茄。李鸿章平日里喜欢听画眉鸟的叫声,德国人甚至找来了画眉鸟,将鸟笼悬挂在房间里。李鸿章每天的饮食也经过精心安排。厨师们既准备了德国特色菜肴,也烹饪了中国美食,让李鸿章能够随心选择。这份用心,让李鸿章感到宾至如归,恨不得马上再给德国狂下订单。

德国朝野上下都清楚李鸿章在清廷的影响力。尽管甲午战争等一连串事件之后,李鸿章的实权被削弱,但对于军事采购他仍然有很高的发言权。

为了展示德国的工业实力,德方安排了一系列参观活动。军工厂、造船厂、兵工厂,德国最先进的工业设施都向李鸿章敞开了大门。

1896年6月18日,德国克虏伯军工厂迎来了中国的大主顾。长期迷信克虏伯军工厂的李鸿章在德国陪同人员的引导下,走进这座当时世界最大的军工企业。克虏伯军工厂位于德国埃森市,厂区占地面积达数平方公里。工厂里到处林立着高大的烟囱,机器轰鸣声更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