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9月28日清晨,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一个星期之后,清廷皇室迫于人民革命军压力,在袁世凯的护送下仓惶往西安一线撤退。
这次撤退不仅是清廷皇室,更有不少满洲贵族跟在队伍之中,使得撤退的人数规模庞大,加上护送的袁世凯部,人数有十余万人,再加上这些人带了不少财物,大多都用马车承载。
由于撤退相当仓促,以致原本就狭窄的官道,被撤退的大马车所堵塞。为了加快逃命的速度,慈禧太后竟然下令,改乘大马车为骑行,并让人先行在前方安排地方官员,再另行准备车马,一路行程,可谓狼狈之极。
1898年9月27日,登陆烟台的人民革命军陆军第二集团军,经过一天的休整,分兵两路攻占威海卫清廷控制区以及青岛地区。此时,由于威海卫军港及附近地区,被清廷租给了英国。
为了迅速解放更多的地区,岳天下令人民革命军在英军不挑衅的情况下,避免与英国正面冲突,将威海卫等租界问题,留在后面再进行处理。
9月29日,人民革命军在威海卫当地人民复兴党地下党员的带领下,迅速占领了除威海卫军港外的威海卫全境。
这时候,德国试图强租胶州湾的事情还没有落实,所以蓝永命令部队在9月30日,便占领了青岛全境,使得德国来不及反应,便失去强租胶州湾的机会。
中华人民革命军利用清廷内部政变的机会,发动统一战争,并短短几天时间几乎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河北、山东两省不少地方,让在华帝国主义国家感到十分震惊,由于担心失掉中国这块庞大的半殖民地,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迅速协调彼此之间的矛盾,达成一致,共同向岳天施压。
1898年10月2日,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四国驻华公使赶到奉天要求岳天停止进一步军事行动,甚至德国驻华公使海靖还要求岳天命令人民革命军按清廷与德国协商的那样,将胶州湾移交给德国。
这些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讹诈,被岳天严辞拒绝,岳天甚至直接质问德国驻华公使海靖,德国在远东兵力有多少,是否明日便开战,并将德国与英国当下在非洲南部对峙的情况说了出来。
四国驻华公使见无法讹诈岳天,不由得开始思考如何应对人民革命军的统一战争。
此时,正如岳天所言,英国为了把北非和南非的殖民地连成一片,而早已制订了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二c计划”,这与德国从东非到西南非洲(纳米比亚)斜断非洲大陆的计划相冲突。英国为了扫除实现“二c计划”的障碍,垂涎对南非钻石和黄金的控制权,竭力想用武力吞并布尔人的奥兰治和德兰士瓦两个共和国。
德国则想利用英布冲突,把黄金产地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它一面大量增加资本和商品输出,猛烈向德兰士瓦渗透,一面支持和鼓动布尔人对抗英国,宣称德国是布尔人“最忠实的朋友”。
所以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使得双方都无法大规模调兵来远东干涉人民革命军的战力。
而法国则是自己知道自家事情,自己战力不行。法国政府既不想与人民革命军正面冲突,又想华夏陷入内战,无暇顾及西南,以便它侵占西南部分地区。
至于,美国尽管刚刚又扩充完陆军兵力,但是其主要增加的兵力都往菲律宾增兵,以应对那边反抗越来越激烈的菲律宾人民游击战争,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干涉清廷内战。
再者从成本上来看,美国在清廷没有一块正儿八经的殖民地,主要是商业诉求,而以东北特区现有的政策,自己的商贸利益并不会受到多少影响,所以没必要直接出兵干涉清廷内战。
所以四国驻华公使你看我,我看你的,一下子不知道怎么接下去谈话。
这时候,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想起清廷变法期间来到京师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如今还在京师,便建议四国联合支持日本干涉清廷内战。
这时候的日本实力已经大为削弱,但是有四个大国支持,虽然未必能战胜人民革命军,但应该能暂缓人民革命军的攻势,以便为四大国干涉清廷内战提供时间。
原本德国驻华公使海靖还提议四大国一起提供资金,支持俄国从西面进攻东北人民革命军,想以此来牵制人民革命军陆军兵力,并以此来削弱俄国。
但是这个提议被英国、法国给否定了,因为,最近英国跟俄国在各处多有摩擦,所以不太想援助俄国,而法国则清醒地看到俄国陆军战力不行,若贸然让俄国再加入战争,恐怕会进一步削弱俄国的实力,影响俄法两国联合制衡德国的计划。
由此,四国驻华公使达成了初步共识,并向国内政府汇报之后,准备与在京师的伊藤博文会面,洽谈干涉事宜。
内战爆发之后,清廷南方实力派刘坤一和张之洞,先后致电岳天,要求岳天先行停止内战,以免帝国主义以此为借口,干涉华夏内战。另一方面,两人还分别谴责了袁世凯练兵不力,武卫右军兵败如山倒。
另外,刘坤一和张之洞为代表的南方汉族官僚,纷纷致电清廷,要求慈禧太后下旨还政于光绪帝,以消弭人民革命军入关的借口。
此时,清廷皇室西逃的队伍,刚出京师,赶往保定。
除了袁世凯部护送外,此次西逃队伍随行军队还有清廷原来的神机营、虎神营,还有其他武卫军,皆零落散漫无纪律,且疲惫不堪。
这些旧式军队肆意抢掠沿途居民,道上遇到车马,即将人摔到路旁,夺其车马,就连京师以外官吏,亦鲜有幸免。于是沿官道各村庄,百姓皆逃徙一空,兵卒搜刮财物,鸡犬不留。主将虽三令五申,根本不能阻止。
其他军队的拉垮,看得袁世凯直摇头,对发动军事政变的决心更进了一步。
而在这时,有人将刘坤一和张之洞为首的上百名南方汉族官僚联名要求慈禧太后“还政于皇帝”的奏折,让慈禧太后愤怒不已,此时她才真正发现大清已经失去对南方的实际控制,心里想废除光绪帝的心思,又坚定了一步。
只不过,此时尚在逃亡路上,慈禧太后不好发飙,而是命人回电各地官府,说现下关外反王造反,朝廷上下应齐心一致,共同面对局面,若是让反王得逞,恐怕天下生灵涂炭,国家会失了秩序,到时候列强干涉,恐怕会招致亡国灭种的下场。
想到“亡国”,慈禧太后不由得让逃亡队伍加紧西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