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荣禄虽然召集他们了,但是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到足够的军火武装他们,只能半数仍然只装备大刀、长矛甚至弓箭等冷兵器。

剩下的半数装备火器的也有大部分装备老式步枪或者单发步枪,只有追随荣禄的铁良带着北洋新军一部及荣禄亲兵,大概1.2万人装备新式速射步枪。

至于火炮方面,这支拼凑起来的新八旗军也只有铁良部北洋新军从北方带来了25门山炮,剩下的便是各种民间自己铸造的旧式火炮,在新式火炮,甚至掷弹筒面前都不堪一击。

而驻扎在镇江境内的3万印度土兵,不仅全部装备了新式速射枪,还配备了六十门各式火炮。所以,平时指挥这三万印度土兵的英国指挥官俨然成为镇江府的太上皇。

荣禄知道大清现在已经没有希望了,只能全身心地投入英国的怀抱中,所以对英国人要求,都是尽量满足。

当得知人民革命军已经兵不血刃地占领南京,担心人民革命军很快就要打过的荣禄,在得知消息的18日当晚,便连夜跑去印度土兵大营求见英国指挥官坦姆森少将。

在荣禄重贿之下,坦姆森少将当即同意只留五千印度土兵协防镇江港,自己则亲自带2.5万印度土兵携清军铁良部1.5万人,共4万人,抢先一步,占领江宁府句容的茅山乡,并依托茅山山脉构筑防御阵地。

宫二在行军途中获悉驻守镇江的英军竟然主动丢掉镇江城城防优势,跑到茅山乡构筑野外阵地,试图要在野外寻求与人民革命军决战,挡住人民革命军东进,关键是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只有4万人,装备还比较落后。

这个消息,让宫二有种捡到意外之财的感觉,当即将部队兵分三路,自己率领主力部队五万人正面进攻茅山乡的4万敌军,另外两路各2.5万人。

北路军绕道边城,进入丹徒县的上党,然后配合长江江面的海军特遣编队及扬州方面渡江的民兵歼灭丹徒县的敌军,然后在迂回包抄茅山乡敌军的后方。

南路军则是绕过茅山乡,从南面进入丹阳县,迅速扫荡丹阳县、金坛县驻守的杂牌新建八旗军,然后在回师与北路军会合,一起围歼茅山乡的敌军。

在人民革命军宫二部顺利进军的同时,诚惶诚恐的荣禄还向驻守在上海的英军统帅罗伯茨元帅求援。

但是此时已经被人民革命军强大战力吓破胆子的罗伯茨元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荣禄的请求,反而将兵力进一步收缩到上海郊区,并开始加筑防御工事。

1899年4月21日上午,宫二部中路大军先头部队,在茅山乡附近与清军铁良部侦察部队发生了遭遇战,并迅速全歼人数只有431人的清廷巡防营。

双方战斗的枪炮声引起了驻守茅山山脉上驻守的英军和清军。

茅山山脉略呈S形走向,南北长约90千米,东西宽约10千米,山脉面积约900平方千米,有海拔400米以上的主峰一座,其他海拔百米以上山峰九十余座,又分西段山脉、中段山脉、北段山脉,可以说是镇江的门户。

如果要逐一清理上面的守军,至少需要一两个星期。

为此,宫二根据茅山山脉的山势和敌军守军驻守情况,决定先进攻山势较低、清军驻守的西段山脉。

随后,在21日下午,宫二部中路大军便兵分三路,在茅山乡当地乡民的带领下,开始逐一扫荡西段山脉各山峰。

同一时间,进入丹徒县的宫二部北路大军2.5万人,在刘道义少将带领下,一路扫荡驻守丹徒县各乡镇的新八旗军。

这些新八旗军的骨干基本上被铁良抽走,前往茅山乡阻击人民革命军,留守下来的部分,觉得人民革命军没有那么快打过来,所以大多没有什么警惕性。

结果面对突然出现的全副武装人民革命军部队,这些只装备土枪、土炮的八旗军,几乎在人民革命军冲锋号响起的时候,就举白旗投降了。

就这样,北路大军经过三天的扫荡,终于在25日到达丹徒县县城外围。

与此同时,人民革命军海军特遣编队也来到了镇江港江面,并用舰炮摧毁了镇江港各处临时修筑的炮台。

而被坦姆森少将留下来协防的五千印度土兵,由于没有了大量白人军官的弹压,所以在工事被毁后不久,便竖起白旗向人民革命军投降。

在城头看到城外印度土兵投降之后,荣禄不敢再耽搁,随后带了两百多个亲随骑兵,带上早已经准备好的行囊,抛弃了仍然在丹徒县城的满清贵族们,按照规划的路线,跑往上海投靠上海县令,希望能够得到英军的庇护。

由于,战斗进行的相当顺利,25日下午人民革命军便解放了丹徒县县城,将通往上海的道路塞满的逃亡满清贵族们,也大多被人民革命军骑兵部队给抓了回来。

相较于北路大军,还时有发生战斗,甚至在丹徒县城外还发生了与印度土兵的激战,南路大军虽然肩负着进攻丹阳、金坛两县,路程更远,但是由于这两个县都是只驻守一些装备冷兵器的新八旗军。

这些部队几乎都是酒囊饭袋,基本上一触即溃。有的士兵老远见到人民革命军过来,便丢掉武器,连号衣都给丢了!

还有的士兵,担心投降时候,被人民革命军误杀,还在投降之前先把辫子给割了!

种种乱象,让人民革命军感觉像经历一场场闹剧。

就连丹阳县城的守军,都未曾放一枪一炮。人民革命军一到,这些守军便自己打开城门投降了。

而金坛县城更是夸张,当地守军得知人民革命军已经进入金坛县了,当夜县城守军跑得一个不剩,那个金坛县令是通过出巨资买官而上任的,当了两个多月,本钱才收回九牛一毛,还舍不得走,还想跟人民革命军理论,结果被人民革命军关进了大牢里,称为金坛县新政府成立之后第一个犯人。

1899年4月28日,扫荡完镇江府全境的南北两路大军,除留下扬州渡江的民兵部队驻守三个县,其余五万余人,迂回到茅山北段山脉,彻底断了茅山乡守军的后路,与此时已经先后占领茅山西段、南段山脉的中路大军共二部,形成南北合围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