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甲午战争之东方列强崛起 > 第322章 大西北问题的解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雇佣军首领们,强调这支雇佣军管辖这些地区之后,将长期在这里定居下来,世世代代地为英国人在印度征战,并能够为英国人提供源源不断的赋税。

当然,雇佣军首领们在紧要关头,也发挥了钞能力,用重金贿赂了英属印度殖民政府高官

一方面,英国人已经别无他法;另一方面英国人觉得华人应该是世界上最勤劳的种族,确实这些华人如果能留下来印度开垦,肯定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税收,还能实现“以华制印”的目的,借此长期控制印度。

最后,英国人默认了雇佣军占领英属印度北部的事实。

殊不知,这不过袁慰亭计划的第一步,将华人雇佣军的根扎在了印度东北部之后,雇佣军通过通婚,可以迅速与当地部落的捆绑在一起。

在当地部落的帮助下,雇佣军开始秘密往缅甸方向开辟前往云南的交通线,以保证袁伪政权跟华人雇佣军军团的联系,并将一些武器生产设备等物资从华夏国内往印度东北部运输。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一条经过缅甸往来云南和印度东北部,由当地各部族维护的秘密交通线便建立起来。

在国内战争接连大败的袁伪政权开始通过这条交通线,往印度东北部转移物资和部队家眷。

在袁伪政权派出的华人雇佣军在印度打得热火朝天之时,人民革命军也在大西北发动对袁伪政权的进攻。

此时,对于盘踞在西部的袁伪政权的进攻,可以从三条路线。

第一条从广西、湖南攻入贵州,再北上四川,西进云南,一举荡平袁伪政权核心地带。但是这条路线,因为贵州多大山,加之袁伪政权在这里依山势修建了不少工事,若是采取强攻的话,伤亡必较会比较重。

第二条从湖北沿着长江西进攻打重庆,直捣袁伪政权老巢。这条路线,要逆流而上,在轮船时代,问题不大。不过,袁伪政权此时已经在长江上游沿岸修建了不少岸防工事,再者从湖北攻打重庆,也面临着地形问题。

最终,岳天还是决定先打西北,在自北向南,由于其他两路齐头并进攻打西南,将袁伪政权赶往西南,最后放他逃去印度,成为人民复兴党布局未来的一颗棋子。

在袁伪政权这一边,袁慰亭也知道自己部队装备和士气,都远远不如人民革命军。

加之,他现在在印度已经有所布局,正如原来那个时空,在解放战争,常凯申在宝岛留了后手之后,便将一部分嫡系留下来一样。

袁慰亭也事先将驻守在陕西的北洋新军主力撤到陕西汉中一带,依靠秦岭山脉设防,守住巴蜀的屏障,而将陕西其他地方留给当地的乡勇。

1899年9月2日,人民革命军刘道义部从山西进攻陕西之时,陕北和关中地区,在这里的袁伪政权几乎只剩下了几万临时拼凑起来的乡勇,加之当地老百姓苦袁伪政权久矣,纷纷揭竿而起,迎接人民革命。

这些留守陕西各地的乡勇,几乎一夜间便被当地百姓瓦解掉。对人民力量相当恐惧的陕西各地乡绅,这时候才纷纷往南部逃窜,试图逃往巴蜀。

在这种背景之下,人民革命军几乎是到各地去交接政权的,而陕西的近万顽固分子则趁乱往汉中一带逃窜,而陕西最后残存的满清遗老遗少则往新疆投靠所谓的后清政权。

1899年9月17日,人民革命军便占领了除汉中之外的陕西所有地方,不过由于陕西近几年连年大旱,清廷和袁伪政权又多次加征赋税,当地官员又横征暴敛,导致当地不少百姓流离失所。

虽然有些人偷偷跑到山西参加人民复兴党的移民活动,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被反动军阀关在陕西,伪政府又不赈灾,还在撤往汉中之时,带走了大量财富和粮食,导致陕西各地不少百姓饿死,犹入人间地狱。

所以人民革命军占领关中和陕北之后,忙着从各地调配粮食运进陕西救灾,一度无法抽出兵力进攻甘肃、宁夏等地。

9月28日,经过十余天的救灾,陕西解放区各地人民复兴党建立之后,陕西基本上恢复了社会秩序。

同时,为了减轻陕西旱灾的影响,人民复兴党在半个多月里面,由政府出资组织了100万陕西无地、少地农民,到山西、河南就食,然后编成十个垦殖师,迁往江北省、贝加尔省、滨海省等地安置垦殖。

1899年10月2日,蓝永率领30万人民革命军陆续进入陕西提防刘道义部。

从陕西各地换防出来的刘道义部,经过陕西兵员补充之后,于10月8日攻入甘肃。

此时的甘肃包括了宁夏地区。

这片地区,居住着各族人民,在鸦片战争之后,由于清政府的横征暴敛,加上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侵入,在国内反动势力联合压迫之下,民不聊生。

在宁夏地区,甚至有比利时的天主教传教士,以一公顷一银元的价格,在当地疯狂地兼并土地,将大量佃农变成信徒,公开地在当地建立教会国。

当地清廷政府管都不敢管,甚至帮他遮掩罪行。

在这种情况,这些地方多次发生各民族大起义,使得甘肃地区连连战乱,百姓时常遭到乱军屠戮。

清廷被袁伪政权取代之后,驻扎在这里的是马麒所部。

马麒是岳天原来那个时空屠杀红色西征军的马步芳的父亲。

只不过,此时马步芳还没有出生。

马麒原本不过清军董福祥部,其父亲原来也是回族义军,后面投降了董福祥,并参与镇压了1895年西北回族叛乱,表现忠心,开始得到清廷重用。

清廷皇室逃到了陕西之后,马麒当即率兵前往西安护驾,得以跟袁慰亭相识。

后面,袁慰亭在西安发动政变之后,马麒率先致电表示拥护,得袁慰亭赏识,在内阁成立之后,准许马麒自募回民为兵,成立“宁海军”。

于是,马麒得了清廷内阁授权之后,在甘肃、青海施行男丁“三筹一”的政策,硬是在短短半年的时间拼凑出8万大军,而且骑兵占了30%以上。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乡勇,马麒这支部队官兵大多来自当地少数民族,因此马麒充分利用宗教思想控制这支部队,使得他们的战斗力远高于其他地区临时拼凑起来的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