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甲午战争之东方列强崛起 > 第338章 全国“一五”计划完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8章 全国“一五”计划完成

随着亚齐苏丹国平定,中华共和国政府在整个东印度群岛的统治基本上稳定下来了。

因为这一片地区,对喜欢农业的中华民族来说,是一块绝佳的地盘。所以短短三年的时间,有超过一千五百万华夏各地的老百姓,迁往这块一年三熟的宝地。

辛勤的华夏人,用自己的双手,将一片片热带雨林改造成为千万亩良田。

时间过得很快,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这一天岳天刚去码头送两位妻子和小孩们去袁慰亭送的两块孟加拉湾封地,便回到武汉新建的国家行政中心。

原来岳天是想将这两块封地献给国家,但是遭到东梵国拒绝。因为,袁慰亭拿这两块封地真心实意地是做人情的。另外,这两块封地若是由中华共和国政府统治,袁慰亭真害怕自己太多国民会往那边跑。

毕竟北边和西边跟中华共和国交界的地方,那些地方都是条件较差的,所以东梵国国民是不太过去的。

同时这件事情,中华共和国政府觉得也不妥,但是同意这两块封地国防和外交由中华共和国政府负责,并由封地的税收支付。

这样其实也相当于实际控制,也不会让东梵国太过于担心。

从1900年全国统一到1905年,全国“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武昌、汉口、汉阳合并为武汉市,并在1904年各主要大地区通往武汉铁路线建成之后,中华共和国政府宣布迁都武汉。

这时的武汉根据现代城市规划,进行了大规模建设,为国家政府机构修建了由数十栋办公楼组成的国家行政中心。

此外,政府还将张之洞兴办的汉阳兵工厂扩建成为了设备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武汉兵工厂。

岳天乘坐着武汉汽车厂生产的“腾龙”牌汽车,经过双向十六车道的中央大街,到达牺牲烈士纪念碑和国家行政广场,终于来到了中央领导办公大楼。

此时,不少部委领导都陆续到达了会议室,准备向岳天汇报全国“一五”计划完成情况。

首先是农业部的部长。他很兴奋,因为他第一个汇报,还有一个就是过去五年中华共和国的农业取得巨大的成绩。

在2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经过过去五年的垦殖拓荒,使得全国登记在册的耕地面积高达45亿亩之多,相当于300万平方公里领土成为了耕地。

而此时整个华夏人口突破到6亿,人均耕地7亩多。由于在东南亚地区的耕地都是一年三熟的,所以总体耕地质量还是不错的。

随着大量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单位亩产量也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连连年创造新高,人均粮食产量已经达到1200斤,使得不仅仅人人吃饱肚子,不少家庭还每天能吃上肉。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政府将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人口,迁徙不少,前往各地垦殖,在五年里恢复了黄河中上游不少地方的植被,广大华北地区森林覆盖率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也有不少搬迁到滨海省、江北省等地成为定居的农民,减轻了蒙古高原上生态环境的压力。

除了粮食产量,经济作物产量也屡屡创造新记录,棉花在新疆省、安西省得到广泛推广,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棉衣已经不再是奢侈品了,而成为北方人民过冬的常用必备品。

当然,全国“一五”计划取得最大成就是工业方面。由于“一五”计划开始之时,中华共和国政府财政盈余较多,再加上随着每亩每年0.1共和国银元的农业税增收,光每年农业税就高达4.5亿共和国银元的财政收入。

所以,这五年里面不断有大笔资金投入工业领域,加上农业生产对铁制工具和农业器械的需求,拉动了工业的发展,使得最终建成的工业项目是计划数的三倍以上。

五年的时间,使中华共和国的工业产值超过了法国、英国、德国,排在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

在钢铁产量,随着大量免费劳动力的投入,大大减低了钢铁生产成本,各地新建钢铁厂又采用了美国的先进的贝塞麦转炉技术,使得钢铁产量暴增。

1904年中华共和国的钢铁产量达到了一千八百余万吨,超过德国五百万吨,成为仅次美国的第二大钢铁大国。这些钢铁除了因为修建铁路消耗掉,还有大批钢铁被出口到中东、拉美,甚至欧洲。

同样由于有超过八十万的战俘煤矿工人,再加上不少煤矿开始采用机械设备协助开采煤矿,特别是山西煤矿的开采,使得煤产量迅速超过三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产煤国。

在发电量上,由于原来那个时空华夏国是第一发电大国,岳天手机里就有不少淘汰掉的各式发电机图纸。

华夏的水力资源丰富,煤产量很高,加之大量新建大量工厂对电力有很强的需求,1904年华夏发电量达到了美国近一半,达到了30亿度,排在世界第二,比英国、德国、法国、俄国、奥匈、意大利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

在机器产量上,由于各地工厂的大规模建设,使得机器产量呈现几十倍的增长,工业生产动力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仅次美国的第二大机器使用国。

在工业上,随着文莱油田等油田的成功开采,中华共和国石油产量已经超过其他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并在岳天技术加持下,初步建立完整的石油化工体系。

在铁路建设上,中华共和国可以说是一路狂飙。由于使用大量战俘劳工,特别是平定爪洼之后,数百万战俘劳工加入,以及钢铁产量飙升,使得铁路修建成本一降再降。

由于这时期铁路技术标准较低,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年修筑了3000多公里铁路,到1904年全国铁路里程已经达到了1.5万公里,将修建难度较低的平原地区,都修建上了铁路,初步形成了武汉到全国各地的铁路。

因为此时中华共和国的领土包括不少海岛地区,所以这几年造船业也随之发展迅猛,不仅能造出万吨级商船,刚刚下水了两艘万吨级新式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