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甲午战争之东方列强崛起 > 第340章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内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0章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内乱

1901年英国人在六分南亚次大陆之后,迅速稳定印度局势,并从印度抽调出了二十多万军队加大对布尔人的进攻。

趁着德国和中华共和国中立,英国人在接下来两年里面,稳扎稳打,甚至借鉴了中华人民革命军在爪洼岛、苏门答腊岛围剿游击队的政策,以优势的兵力和装备,逐渐压缩布尔人的活动范围。

随着英军步步紧逼,不断积累小胜,消灭人口不多的布尔人的有生力量。

但是在英国人鏖战之际,德国和中华共和国迅速崛起,两国在中东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势力的扩张,使得英国人如坐针毡。

1902年底,中华共和国在科威特租界的军港以及军事基地建成,并迁徙了一个垦殖师5万多人的华夏移民进驻这一片租界。

这件事情让英国看到中华共和国一向扩张的手法。其实英国人也很想学中华共和国的套路,但是奈何他们人口没有中华共和国那么多,又没有华夏人那种烙在民族灵魂深处的烙印。

所以,为了挡住中华共和国和德国在中东扩张,英国人不得不要中止在南非的行动。

1903年年初,在美国人的斡旋之下,英国人和布尔人签订了合约。布尔人同意将两个布尔人国家置于英国人监督之下,以换取英国人停止对布尔人进攻,同时双方划定了新的边界。

英国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金矿,而布尔人换了一块更大的土地。这场布尔战争,英国人比岳天所在那个时空,损失更为惨重,有二十几万英军伤亡,并损失了4亿英镑军费,割让了一块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布尔人。

而这个时空的布尔人并没有亡国,反而获得了一块土地,虽然将国家置于英国人监督下,但事实仍然保留了极大自主权。

此后,两个布尔政权主体彻底融合,并建立了布尔人为主体的南非共和国,随后与中华共和国、德国建立友好关系,从两国购买了不少新式武器装备,并在岳天的建议之下,从荷兰、比利时等地吸收大量移民,壮大自己的力量。

英国人从布尔战争抽身而出之后,一方面加大军费投入,更新海军舰艇,开发出无畏级战列舰和自己的潜水艇,并升级了反潜的驱逐舰;另一方面,向阿拉伯半岛、两河流域的阿拉伯部落提供了不少武器和资金,以鼓动他们脱离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中东阿拉伯地区采取的虽然是行省制度,但是事实上在当地的统治主要依赖当地部落酋长和宗教领袖,奥斯曼土耳其的中央集权比较弱。

现在汉志省(原来那个时空的沙特西部)是由哈希姆家族以 “圣地守护者” 身份,在当地进行世袭统治,名义上效忠苏丹,实则高度自治。

所以英国人很容易私下联系上他们,并跟他们进行私下交易,将武器提供给他们,并以支持他们独立为交换条件,让他们起兵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并将德国和中华共和国势力赶出中东。

原来被土耳其抓回伊斯坦布尔的科威特埃米尔国王穆巴拉克?本?萨巴赫,是出身于当地萨巴赫家族。为了重新夺回科威特的控制权,这个家族在英国人的协调下,与沙特终止了冲突,并重建了自己部落部队,时刻准备着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难。

这时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内外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虽然由于它的海军得以重建,保住了亚美尼亚地区,但是巴尔干地区面临着奥匈帝国的侵蚀,叙利亚等地面临法国和英国的渗透。

在国内,由于奥斯曼土耳其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独裁专制,加上为重建海军向德国贷了巨额贷款,使得国内怨声载道。

作为改革派核心力量,由青年军官、知识分子和学生组成的青年土耳其党,从国外潜回了土耳其准备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统治。

在这种情况下,在奥斯曼土耳其有重大利益的德国,派出了使者前往中华共和国,进行关于土耳其问题的谈判。

由于两国共同面临着英国人的挑战,双方经过密切沟通,甚至两国领导人还互相发了几封密电协调两国在中东的立场。

最后,两国就在奥斯曼土耳其可能面临的问题达成一致。

此时的伊拉克只有三个省巴格达省、巴士拉省、摩苏尔省,刚好是中部、南部、北部。

根据岳天的印象,伊拉克的石油主要集中在北部和南部,鉴于此时德国势力已经深入到巴格达省,岳天放弃夺取伊拉克北部油田的想法,同意将巴士拉省、摩苏尔省划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同时,岳天还争取到将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即原来那个时空沙特石油主产区波斯湾沿岸地区划归自己。至于阿拉伯半岛其他地方将划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至此,德国人将同意中华共和国吞并科威特、伊拉克地区的巴士拉省以及阿拉伯半岛的波斯湾沿岸。

协调完立场之后,两国便开始在中东各地做好布局。

而在同一时间,英国、法国、俄国也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协调了立场。

被奥斯曼土耳其海军压了好几年的俄国人,希望能够从英国手中低价购买退役的舰艇,重组黑海舰队,以便在即将到来的奥斯曼土耳其危机中获得亚美尼亚,以弥补在亚洲丢失的大片领土。

俄国在尼古拉二世登基之后,俄国不仅仅没打过胜仗,还接连被中华共和国按在地上摩擦,丢掉了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要不是英国和法国力挺,恐怕尼古拉二世早就下台了。

在英国、法国没做好在欧洲与德国、奥匈两国全面开战的情况下,英国、法国人决定必要的时候,由俄国消灭奥斯曼土耳其的海军舰队占领亚美尼亚,由英国占领阿拉伯半岛、伊拉克等地,法国占领叙利亚、黎巴嫩等地。

为此,1903年俄国人向法国贷款了两千万金法郎向英国人购买30艘英国淘汰掉的旧军舰,由英国开到克里米亚半岛,让俄国人重组黑海舰队。

这支新黑海舰队包括了4艘二十多年舰龄的战列舰、11艘高龄重巡洋舰,以及10多艘轻型巡洋舰、炮舰,一下子使得俄国黑海舰队反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