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眼见前沿阵地即将失守,法国指挥官连忙组织后方五万非洲黑人雇佣军端着步枪冲上前去跟俄族伪军进行拼刺刀。

伴随着各种语言的喊杀声和哀嚎声,十几万人在五公里长数百米宽的英法联军前沿阵地,端着刺刀肉搏厮杀。

强壮非洲黑人雇佣兵碰上战斗民族的伪军,其战斗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这场肉搏战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人数较多的俄族伪军成功占领了英法军队的前沿阵地。

几乎在同一时间,整条防线的好几处前沿阵地都被德军突破了。英法联军不得不后退了两三公里,进入第二道防线。

到下午五点,德军已经接连突破英法联军三道防线,让英法联军的将领们大为惊慌失措。

于是,他们从后方紧急调来了他们刚运抵前线不久的秘密武器——坦克。

此时,中华共和国早已经生产出相当于二战水平的重型坦克,但是其他国家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依靠从华夏进口的轮胎、发动机、底盘来生产装甲车。

但是这种装备车装甲较薄,不能跨越战壕,再加上75毫米火炮直射便能轻易将其击毁,所以在双方进入堑壕战之后,因为阵地上大多配备75毫米炮,这些装甲车作用不大。

对于坦克的研究,英国还是比较早的,但是之前缺乏合适的发动机和相关设计参考。

后面他们通过对缴获的德军轮式装甲车逆向仿造,得到了不少启发,并且直接从中华共和国发动机厂商定制动力更大的柴油发动机。

收到订单之后,华夏政府自然很快判明了英国人可能已经在试制坦克了,但是这种动力水平已经落后中华人民革命军几代了,所以华夏政府还是同意出售。

于是英国花了一亿共和国银元一下子从华夏发动机厂商高价购买了一万台柴油发动机和配套规格的底盘。

1911年6月,经过几次改良之后,英国军方利用这批发动机和底盘,试制出了50辆坦克。

这一批试制出来的坦克,比岳天原来那个时空的英国人第一批坦克更为先进和成熟,由于采用了进口的发动机,动力更充沛,所以这批坦克装甲更厚一些,速度更快一些。

进行了适当的演练之后,第一批五十辆坦克就在7月底运抵法国南部前线,进行战场适应。

英国政府根据反馈意见,又马上投入生产第二批300辆改进型坦克。

1911年8月16日凌晨,伴随着犹如拖拉机轰鸣声的坦克发动机声响,30英国坦克犹如钢铁堡垒一般,出现在德军防线前方,差不多以5公里的时速,向德军阵地移动。

这款坦克以装甲有8毫米厚,动力达到140马力,装备 2 门 57 毫米火炮和 4 挺机枪。

眼见阵地上突然出现这种钢铁怪物,德军马上用75毫米野战炮对其进行直射,但是由于其装甲采用斜面设计,这野战炮竟然没能击穿。

有的野战炮虽然能够侥幸击穿了这坦克,但是并未能形成正面贯穿伤害,这坦克竟然还能行驶,并利用坦克上面的火炮和机枪对德军阵地进行火力输出。

面对这些钢铁怪物,德军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

随后,这些钢铁怪物,用自己的履带压垮德军阵地前面的铁丝网,冲进了德军的堑壕里,利用坦克上面的机枪对德军进行屠杀。

在这种突然出现的钢铁怪物面前,德军的堑壕防御工事,根本不能发挥任何作用,直到一些德军士兵使用炸药包,利用坦克的射击死角,将炸药包架在坦克上面,才将其炸毁。

尽管德军成功击毁了5辆坦克,但是这个上午英军依靠着这些奇形怪状的坦克重新夺回了昨天失去的阵地。

不过,经历了上午的慌张之后,德军官兵开始找寻这个对付这些坦克的方法。

经过一上午的观察,德军发现了只要集中105毫米火炮,往英国坦克的履带上打,就可以打断对方履带,迫使对方失去行动力,再用迫击炮曲射攻击其薄弱的顶部装甲,便可以击穿对方坦克。

此外,德军步兵也研究了一套步兵打坦克的攻略,使得在下午的进攻之中,英国的坦克优势渐失,无法在像上午那样取得明显战果。

这两天的双方堑壕战相当残酷,经过两天的厮杀,双方投入几十万兵力,两天的时间双方伤亡十几万人,结果双方的战线又回到两天前。

这种彼此之间的反复争夺已经在过去一年里成为两军交战的常态了。尽管双方的将领都试图打破这种僵局,但是从未能够成功。因为堑壕战的残酷性,使得前线双方不少士兵出现了不小的心理疾病。

在法国战线上,双方都未能取得胜利的情况之下,在过去的一年里,战争双方各自的殖民地也进行了较量。

此时德国的殖民地主要在非洲和中东,有两百万平方公里左右。

在中东的殖民地伊拉克北部和阿拉伯半岛中部和西部,由于有盟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协助防守,英法军队并未发动进攻。

而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有110多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德属西南非洲、德属东非、喀麦隆、多哥兰等地。

由于早在1899年干涉华夏内战战争和1905年第十一次俄土战争中,德国先后获得波兰的大部分地区,在获得不小的领土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少人口。

通过征发这些地区的波兰人,德军在非洲的部署兵力,由原来加上土着部队1.5万人,直接飙升到6.5万人,其中至少有4万人是由德国人和波兰人组成。

由于波兰地区被德国吞并之后,不少波兰人成为德国人在进行殖民掠夺的帮凶,使得短短的十年时间里面,德国人从非洲殖民地获得的收益翻了十倍。

再加上有一部分在国内混不上下去的波兰人移居了德国这些非洲殖民地,使得在这些殖民地的德军装备得到加强。

1910年7月份欧洲突然爆发之后,在非洲地区的英国、法国、比利时军队一度联合发动对德国殖民地的进攻,攻入多哥、喀麦隆等地。

但是由于此时在这几个地方的德军数量较多,三国联军竟然没能完全攻占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