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甲午战争之东方列强崛起 > 第406章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之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6章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之二

在民用造船业上,由于欧战爆发,英国、法国、德国的造船厂将主要精力放在建造军舰和自身急用的各种运输舰,而将世界各国的民用船市场拱手让给了华夏和美国。

原本美国的造船业比华夏国好一些,但是随着黑海海战之后,世界各国见识到华夏人造的军舰很好,所以开始在采购华夏军舰的同时,开始大批量订购物美价廉的华夏民用船舶。

几年下来,美国船厂在民用船舶市场上,被华夏造船厂打得落花流水,甚至连欧战交战方现在用的很多民用船都是华夏紧急建造的。

1914年,华夏民用造船厂年造船能力已经达到了年造船量达到了一千万吨,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四国造船量的总和,成为世界第一。

与华夏造船业狂飙突进不一样,美国造船业一直徘徊在70万吨左右,主要还是建造各类型军舰为主。

另外,随着民用客机技术的成熟,1914年3月,华夏第一款商用载客飞机投入使用,并建立起两条民用载客飞机生产线,来生产民用客机。

在民用客机上,应该说华夏占有世界100%的市场。

在民用工业方面,这五年各地开始兴建了不少化肥厂,利用岳天那部军用手机上面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开展化肥生产,到1914年,年产化肥量达到两千万吨,占了世界总产量的93%。

有了新培育出来的长绒棉作为原料,以及大规模的国外订单刺激之下,华夏的纺织业布匹产量已经占了世界67%,稳居世界第一。

此外,在此时全球工业可划分为12 个一级门类,上万种工业产品,华夏全部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从辽东建政开始算起,人民复兴党用了二十年,利用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以及来自后世的技术,加上充分运用国际形势,终于使华夏成为这个时代的第一大工业国和最强工业体。

特别是,在岳天的技术指导之下,华夏高校发明了这个时空第一台电视机,这在某一程度上,宣告电视机时代即将到来。

在工业迅猛地发展的同时,华夏农业生产也呈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再加上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设施,以及农业机械的迅速普及,使得农业生产效率,超过了美国、德国成为世界第一。

由于拥有面积巨大的耕地,加上不少是热带耕地,使得亩产量较高,1914年整个华夏年产粮食达到20亿吨,人均粮食拥有量达到两吨多,是岳天那个时空无法想象的。

所以如此多的粮食,不仅极大改善了华夏人的饮食结构,还从日本、欧洲换回了大量的适婚妇女,为华夏人口进一步增长做准备,也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国,换回了不少金、银。

由于在与欧战各国贸易过程中,华夏政府都要求用金银现金结算,到1914年底,华夏政府拥有六千吨黄金储备和二十万吨白银储备,成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其中黄金储备全球黄金储备四分之三。

除了粮食外,1914年华夏的小麦、水稻、玉米、土豆、棉花、橡胶、香料、蔬菜、水果、大豆、花生、甘蔗、猪肉、牛肉、羊肉、鱼肉等农产品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充沛的物质生活,让嫁入华夏的扶桑女和欧洲女很快融入当地生活,并通过书信将这样的生活描绘给老家的人听,使得老家不少适婚女青年憧憬着嫁入华夏,形成了一个“华夏梦”!

在文化教育上,随着中华共和国国库充盈,在第三个全国五年计划期间,全国正式普及八年义务教育。

跟后世学制不一样,这边的八年义务教育,保护小学五年制、初中三年制。

此外,为了适应人民受更高教育的需要,过去五年时间里,全国各地创办了一百多所高等学校,使1914年华夏高等学校达到了三百多所,在校生近两百万人,是美国高校在校生4倍多。

经过五年建设,1914年全国中等职业院校达到三千多所,在校生九百多万人,而高级中学有四千多所,在校生也有一千两百万人。

辽东建政到1914年底,刚好快二十年,而华夏一统已经15年,这些兴办起来的学校,先后为整个社会培养了五百多万高等院校毕业生和三千多万中等院校毕业生,这些年很大一部分成为工业战线上的骨干,是三个全国五年计划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在医疗卫生上,为了照顾各地区的发展,由中央统一拨款,在华夏各省份,包括新建立的非洲省份,至少建设一所医学高校和一所医学中专,培养医疗卫生人员。

在基层,随着过去十几年对医疗人才的培养,加上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在乡一级基本上建立了乡医院,配备了一些急需药品和两名以上的科班出生的大夫。

每个地级市都先后保证有一个医院能够进行外科手术,并由市级医疗管理部门对原来的“赤脚医生”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逐步淘汰其中不求进步者,让一部分精益求精的赤脚医生能够经过考核,成为正式的医务人员。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华夏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60岁。

发达的工农业,深刻改变了华夏人的生活,食物堆满餐桌的同时,大量工业产品也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此时普通家庭不仅开始住进楼房里面,家里除了有常见电灯,还开始普及电风扇、收音机、电话等工业产品,让此时的华夏,越来越接近岳天小时候。

每当看到这些变化,岳天觉得仿佛自己回到了原来那个时空一般。

在民用工业突飞猛进的同时,华夏的军事工业更是狂飙似的发展。

来自欧战双方动不动上亿的军火订单,让华夏的兵工厂几乎都是在24小时地运转。

此时,华夏政府在全国各地先后建立了几百家大大小小的陆军武器兵工厂,涵盖了欧亚非三大陆,在订单刺激之下,这些兵工厂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并在制造机器升级之后,为后面生产新型装备预留了空间。

比如,六家生产同时可以生产拖拉机和坦克的兵工厂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