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震旦国部队便歼灭了当地反抗部队40多万人,抓获战俘95万人,按照旧办法进行处理。同时,有100余万当地年轻女子自愿嫁到震旦国内地去。
在经过这一番梳理之后,德国人移交的这些地区基本上稳定下来了。针对还剩余的一千八百多万这些地区的土着居民,由震旦国政府补贴一半船票又运送了一千两百多万人前往法属非洲殖民地、英属非洲殖民地。
另外有三百多万人被日耳曼人裹挟回德意志充,这一部分在第一次欧战以后陆续迁往欧美各国。
最终剩下的两百多万人,大多数孤寡老人或者家里只有女儿的家庭,被允许留下来与随后迁徙过来震旦国移民通婚,归化震旦国。
德国人突然将所占领的波兰和东欧地区丢给震旦国,让协约国措手不及,此时他们正在平定奥匈帝国各地,理顺当地的局势。
等1917年4月21日,协约国的军队抵达奥匈帝国与乌克兰、波兰边境的时候,发现对面已经驻扎着满满的震旦国军队。
这时候,由波兰人、俄族人、白俄族人、乌克兰人组成的协约国军队不干了,他们可是想着打回老家去复国的,没想到被震旦国人捷足先登了。
尤其,波兰并没有在协约国与震旦国的协约之中,所以协约国各国都纷纷照会震旦国政府,要求震旦国军队撤出波兰。
震旦国政府随即发表了严正声明,指出自己并没有介入欧战,而是花了三千万共和国银元从德国获得波兰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公平买卖,符合国际法,跟美国购买阿拉斯加一个道理。
若是协约国各国有意见,震旦国政府允许协约国在30天之内,向震旦政府支付300亿共和国银元,以赎回波兰,否则就等于默认震旦的版图包括波兰。
此时,不要说英国、法国,就连世界第二大工业国美国也拿不出那么多钱,全世界恐怕就只有震旦国有这样的财力。
大家都明白这是震旦国政府玩的套路,但是又没有办法公开撕破脸皮。
所以协约国默认了震旦国政府占领这一大片地区的事实,为了安抚协约国军队里面的俄族人、乌克兰人、波兰人,也为了在非洲大陆培植几个极度反对华夏的势力,并利用这些人开发非洲殖民地,从殖民地榨取更多财富。
英国、法国宣布法属非洲殖民地、英属非洲殖民地等地划作欧洲移民迁徙的地方,允许震旦国控制的这些地区的俄族人、乌克兰人、波兰人前往这些地方定居。
协约国部队里面的俄族人、乌克兰人、波兰人,一度发动对驻守边境地区的人民革命军的进攻,结果被惨遭单方面屠戮,还差点引发震旦国军队与协约国军队的直接冲突,最后不得不接受协约国和震旦国达成的新协约。
由这些人组织各自的族人,携带私人财产,由震旦国政府补贴一半船票,从波兰地区北部沿海或者黑海北岸乘船,运往非洲定居。
这场上千万的人口大迁徙足足花了一年多才完成,花费了震旦国政府六千万共和国银元,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获得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不过,在这场人口大迁徙过程中,这些移民在撤离之前,变卖了不少东西给震旦国政府、军队以及被允许留下来的居民,也是为震旦国移民到来之后,让政府能回血一波。
1917年6月21日,政府宣布在乌克兰中部成立乌中省、乌克兰西部成立乌西省、乌克兰南部、克里米亚半岛和从罗马尼亚手中得来的比萨拉比亚南部地区、成立乌南省,而白俄罗斯在乌克兰北部,则成立乌北省,加上原来成立的乌东省,刚好是东南西北中。
同一天,震旦国政府还宣布在波兰成立波兰省,因为这新成立的五个省土地肥沃和矿藏资源丰富,为了尽快开发这些地区,建设震旦国在东欧的前哨。
震旦国政府紧急召开各层级政府会议,进行全国总动员,要求震旦国本土各省按照人口比例,动员当地的贫苦户和光棍移民这五个新省,两年内向这五个省移民一千万人口。
由于这片地区很多地方都是经过开发的,还有不少现成的城市和房子,这些都是固定资产。所以震旦国移民过来可以说纯粹就是来接收固定财产的。
为了能够快速地安置各地的移民,震旦政府便要求震旦国各地移民按照省籍来分地区进驻接收各地,并低价或者贷款从政府手中购买这些固定资产,作为移民的启动财富。
因为这种移民有利可图,所以政策出台之后,大批震旦国穷人踊跃报名,甚至有一些生活条件不错的多子家庭,也纷纷参加了这一场瓜分欧战红利的盛宴。
短短一年多,一千万震旦国移民便进入这五个省,随后还陆续有几百万人在政府资助下迁徙过来。
到1920年,这五个省的人口突破了两千万,重建了当地的工农业,为震旦在当地驻军提供丰富的补给,并为震旦国中央政府贡献了大量的税收。
在交割德属占领区之后,德国人又从华夏获得了大量的物资,加上兵力收缩,以及大量移民从原来德战区回来,又有三百多万异族劳工被送到鲁尔等工矿区,使得原本陷入一片恐慌的德国各地,又趋于平静。
1917年5月21日,德军趁着原奥匈帝国国内局势未稳,捷克斯洛伐克的军队刚重建不久,利用从震旦国输送的大量柴油发动机和航天发动机,紧急生产出来的坦克和飞机,闪击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
该地区是原来属于奥地利的重要工业区,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在三月底,趁乱在协约国支持下占领了这块以德国裔为主的地区。
见捷克斯洛伐克已经占领了这块地区,分兵进驻奥匈帝国各地的协约国联军,此时颇感兵力不足,又想将捷克斯洛伐克作为自己跟已经占领波兰的震旦国之间的缓冲期,结果就没有再去管捷克斯洛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