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甲午战争之东方列强崛起 > 第440章 平定波罗的海三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几天的火力侦察,进攻部队,早已经获得敌军的主要坐标,在短短的一刻钟之内,数万发生产日期较早的火箭弹全部被精准射向波罗的海联军的防御阵地。

基本上依靠土木工事进行防守,没有任何应对火箭炮轰炸经验的波罗的海联军阵地,顷刻间便炸成稀巴烂,在其中驻守的士兵不是身中弹片而亡就是被爆炸冲击波给震死,更有不少士兵直接被爆炸中心地带的高温活活烫死。

这轮炮击一结束,人民革命军两个装甲旅便在步兵配合下对波罗的海联军阵地发动进攻。

开战不久,波罗的海联军便将三国仅有的几十辆协约国送的坦克都和装甲车都部署在这一条防线,经过这一轮火箭弹炮击之后,这些装甲力量几乎全部被歼灭。

只有3辆完好无损的坦克刚开出来不久,远远地便被人民革命军坦克发现,3发炮弹便将这三辆坦克击毁了。

面对着人民革命军的进攻,波罗的海联军也组织了一个师1.8万名轻步兵迅速发动反攻。

但是,这些轻步兵还没有靠近坦克附近便被坦克上面的机枪和协调作战的步兵手中的冲锋枪给消灭了。

1.8万人只坚持了不到半个小时,便被全部打死,而对方的伤亡可能只有两位数。

不甘心失败的波罗的海联军将协约国送来的仅有十几门75毫米反坦克炮拉出来,试图打爆不断靠近的上百辆华夏坦克。

“砰、砰”响之后,这些反坦克炮的炮弹打在华夏坦克上面,爆炸之后,甚至连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反倒是这十几门反坦克火炮被华夏坦克精准锁定,一门门地被击毁。

随着最后的尝试都失败之后,波罗的海联军官兵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大量官兵开始溃逃,整条防线被撕开一个大口子,随后剩余的十余万守军被迫向后方溃退。

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刚从前线阵地逃下来不久,便遭遇了从考纳斯方向杀过来的人民革命军装甲部队和机械化步兵部队,由此陷入了华夏军队的两面夹击。

巨大的装备差距,使得这些波罗的海联军陷入了华夏军队重火力的单方面屠杀,四万多人被击毙,六万多人跪地求饶,只有三万多人趁着混乱,从包围圈间隙,逃亡立陶宛北部。

将俘虏和战场清理交给后面赶来的民兵部队之后,5个人民革命军装甲合成旅和5个机械化步兵师,在空军侦察机和轰炸机配合之下,迅速追击战场上的波罗的海联军溃军。

原本这些溃军就是靠腿逃窜的,基本上沿着平坦的道路走,所以很快溃军就被华夏的装甲部队追上了。结果这些溃军,要么被击毙,要么跪地求饶。

当然,那些跑进小道和森林里的溃军,则是成功逃了出去,并将联军大溃败的消息传遍了各地。因此,立陶宛各地的守军和居民开始随着溃军向北部拉脱维亚方向逃跑。

殊不知,为了加速战争进程,在2月19日人民革命军发动对立陶宛进攻不久,便在当天也兵分出两路大军,分别发动对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进攻。

相较于人口较多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两国人口较少,加上战前几个月都是寒冬,这两国地处中高纬度地区,地表结成厚厚的冻土,缺乏机械的两国无法修筑战壕。

所以面对着人民革命军机械化部队的进攻,两国虽然进行了较为激烈的反抗,但是只凭轻武器和少量火炮,两国的军队根本无法抵挡人民革命军的钢铁洪流。

两国因为天气较为寒冷,此时又是寒冬,大批居民都聚居在几十个城市里面,所以在三十多万正规军和民兵被华夏军队短短两天时间歼灭之后,损失八分之一人口的两国被战争的惨烈程度吓坏了,于2月22日,同时向进攻的华夏部队投降。

进攻两国期间,华夏军队共有716人伤亡,其中287人阵亡,持续的轰炸和进攻,总共造成了两国16万余人死亡,20多万男丁被俘虏送往华夏各地充当战俘劳工。

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投降之后,大批从罗刹省、金帐省、鞑靼省的民兵进入两国,对两国进行清剿,虽然又有数百人伤亡,但是又击毙了5万余人顽固分子,俘虏了30余男丁,缴获协约国支援的七十余万支各式步枪、51挺机枪、28门各式火炮、2000万发各式子弹、2000多发各式炮弹。

经过这样的围剿,加上一些伤残,两国只剩200余万老弱妇幼,并且所有枪支、弹药都被收缴起来了,再无任何反抗力量了。

随后华夏各民兵部队才在两国各地城镇驻扎下来,并将空余的房子和村子整理出来,方便开春之后,华夏移民能够进驻。

在缴获武器的同时,人民革命军还缴获两国国库还有政府拥有的大量资产,折合成3086万共和国银元,远高于此次出兵的军费。

在彻底占领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之后,华夏部队从两国调出人民革命军正规军,向南进攻立陶宛北逃的部队。

1918年2月26日,立陶宛北逃的十多万军民到达拉脱维亚边境地区的时候,才发现此时拉脱维亚全境已经被华夏占领,他们一度试图强行攻入拉脱维亚,但是面对着华夏的钢铁洪流,立陶宛这十多万军民丢下三万多具尸体,又往回跑。

但是,此时进攻立陶宛的人民革命军部队已经清剿完立陶宛境内的主要反抗力量,包围了这里,往西是大海,往东是华夏的乌北省,在南北夹击之中,又有不少立陶宛军民因为缺乏食物,被活活冻死。

1918年3月1日,被围困多天之后,只剩下4万余人的立陶宛残部,向人民革命军部队投降。至此,华夏发动的对波罗的海三国的自卫反击战,只进行了十几天,便以华夏军队占领三国全境为告终。

1918年3月6日,回到武汉的岳天,让林慈光代表华夏政府,宣布将波罗的海三国并入华夏,并在该地区建立波罗的海省,并计划三年内从山东、河北、河南、甘肃、陕西等省迁徙300万人口组成30个垦殖师进驻该地垦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