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甲午战争之东方列强崛起 > 第460章 科技和国防的发展之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0章 科技和国防的发展之二

随着新步枪投入使用,原来仿制的其他步枪开始转为预备役和民兵部队使用。

除了步枪进行更新换代,陆军部队装备的机枪、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手榴弹、RpG等装备都进行了更新换代。

装备的提升使得人民革命军陆军战力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人民革命军陆军在装备上的优势,岳天组织航空部门进行直升机的研发,预计在“五五计划”之后,能够取得重大进展。

这五年,海军方面的大发展是中华共和国国防建设上一个重大的成就。此时华夏版图已经地跨欧亚非澳美五大洲,对海军需求非常大,所以根据未来作战需求,过去五年,华夏海军进行了大发展,一方面海军人数增加了35万人,另一方面增加了装备数量和进行装备的更新换代。

在组织机构上,根据战略需求,成立太平洋舰队、大西洋舰队、印度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里海分舰队,其中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是主力舰队,印度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是预备舰队,而黑海舰队和里海分舰队是由舰龄较老的军舰组成的三线舰队。

这五年,从装备水平来看,海军服役了诸多新式装备。

首先,下水了第一代专用喷气航母航空母舰,这款航母采用了采用直通 - 斜角复合甲板设计,解决舰载机起降冲突问题,并根据岳天提供的蒸汽弹射器设计原理图纸,经过十来年的攻克,开发出航母蒸汽弹射技术。

这款新式航空母舰不仅装备新型雷达,采用全封闭式舰体,增强抗损性和全天候作战能力,载喷气式战机量达 80-100 架。

但是由于这艘航空母舰在1920年2月才下水,仍然还在试航,预计将于1922年之后服役。

当前华夏航空母舰主力还是10艘仿制原来那个时空的“中途岛级航母”的重型航母,这款航母排水量达到6.5万吨,首创 89 毫米厚的装甲飞行甲板,配合机库甲板的 51 毫米装甲,形成 “三层防护体系”,可抵御 500 公斤级炸弹的垂直打击。

这款航空母舰安装了12 台锅炉驱动 4 台蒸汽轮机,总功率 21.2 万马力,航速 33 节,续航力 1.5 万海里 \/ 15 节,可搭载 130 架活塞式战机。

这款航空母舰安装了新式雷达、20座防空高射炮、6座近防炮系统。

此外华夏海军还有20艘2万吨标准排水量的“护卫型”航空母舰,航速25节,,续航力 1.5 万海里 \/ 15 节,可以搭载40架活塞式战机。

若是在发生世界级的大规模冲突情况下,以此时华夏的强大造船能力来看,华夏政府能够迅速造出大批类似的护航航母。

除了装备航空母舰,华夏海军还装备了仿制岳天那个时空二战时候的依阿华级战列舰,开发出第四代华夏战列舰。

这款战列舰标准排水量4.5万吨,舰长270米,舰宽近33米,吃水达到11米,最大航速33节,装备了三联装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九门。

主炮使用穿甲弹,一颗炮弹重量约1225公斤,在14.5海里距离上可以穿透381mm的垂直装甲,速度高达2发\/分钟。

在配装最多规格发射药包的情况下,主炮的最大射程达到38公里。

这艘战列舰上还装备了120门各式防空火炮和4座近防炮系统,拥有强大的防范鱼雷和战机空袭的能力。

到1920年,华夏海军总共有六艘这种第四代战列舰也是最后一代战列舰服役。

除了这款第四代主力战列舰外,到1920年华夏海军还有35艘各类型的战列舰服役,其中第三代2-3万吨级战列舰18艘、第二代1.5-2万吨的无畏级战列舰13艘、第一代1-1.5万吨级前无畏级战列舰4艘。

其他舰艇,华夏海军还有96艘各式重巡洋舰、298艘各式驱逐舰、521艘各式护卫舰、炮舰、轻型巡洋舰、150艘各式潜艇以及246艘其他各式战舰和辅助舰船,海军舰队总排水量1000万吨,已经接近原来那个时空二战结束前的美军海军实力。

而且,华夏海军这些舰艇很多都是这五年的时间里面建造的新式潜艇,特别是在1917年欧战接近尾声之后,大批舰队开始下水服役,以保卫华夏各地的海上交通安全。

经过二十多年的海军建设,华夏海军不仅拥有庞大的海军舰队,还培养了大量海军技术人员,并建立了人数多达200万的海军预备役兵力。

在空军上,这五年华夏空军建设比海军航空兵要强上不少,不仅研发和服役了不少新式战机,还建设了几个用来研制喷气式战机的风洞。

为了保障战时战机供应以及各地对民用飞机的需求,华夏政府不仅在华夏本土建立了五座飞机制造厂,还在东南亚、中亚、东欧、非洲分别建立了一座飞机制造厂,生产一些较为落后的型号或者辅助机型,并在各地建立了大量飞机维修工厂。

过去五年,根据岳天提供的设计草图,华夏的空军科研团队,研制出性能接近原来那个时空的“歼五”战机和“轰-6”轰炸机,并开发出不少辅助军机。

为了应对欧战后可能出现的新局面,这五年华夏空军开始批量服役“歼五”战机和“轰-6”轰炸机。

1919年底,华夏空军人数达到35万人,其中空军飞行员就有3万人,装备各式战斗机5000多架,其中“歼五”战机等喷气式战机1000余架。

空军还装备各式轰炸机1200多架,其中“轰-6”轰炸机等新式轰炸机以及其他重型轰炸机300多架。

此外,华夏空军还装备了1000余架各式运输机,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向各大洲运输军事物资。

除了装备和战机生产能力跃升,华夏空军还在过去五年,培育了8万多飞行员作为预备役兵力,此外还培养了近百万空军各类技术人员,作为预备役人员,在爆发大战的时候,能够随时征召入伍。

此时的华夏空军,不仅在战机技术水平上,领先世界其他国家二十多年,而且已经巨大核打击能力,可以说对其他国家的空军具有碾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