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黑魂之灰烬之瞳 > 第180章 伏笔回收,阴谋难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0章 伏笔回收,阴谋难除

我离开学士静室时,天尚未亮。那枚蓝色结晶已不再融化,却牢牢粘在我指甲缝里,像一滴凝固的毒液。它不再散发热量,反而吸走指尖的温度,触感滑腻如蛇皮。我未带剑,只将一把短斧系在腰后,披风裹紧肩甲——若真有埋伏,重兵反而碍事。

通往东北荒庙的路途比预想更寂静。枯草伏地,风过时不起波澜,仿佛大地早已死去。我在第三里碑处停下,蹲身查看泥地上的痕迹:五道并列的凹陷,间距均匀,深浅一致,绝非自然形成。这不是士兵靴印,而是某种特制软底鞋留下的印记,脚尖微翘,像是常走钢索之人。我用指节轻叩地面,土质松软,却无虫鸣。这地方被人清理过,不止一次。

日头偏西时,庙宇轮廓浮现在地平线上。断柱如骨,残墙似齿,风穿过空洞的窗棂,发出低沉的嗡鸣。我绕至北侧,发现一处塌陷的祭坛下方有新鲜刮痕——有人不久前搬动过石块。鹰首木牌上的纹路在我脑中反复浮现,尤其是那道被强行添加的直线。锁语一旦改动便成坐标,而此处正是终点。

庙内空气滞重,灰尘沉得异常快,落于眉睫竟无痒意。我贴墙缓行,避开几处明显松动的地砖。东壁一处浮雕残缺严重,但当我以木牌背面比对时,竟发现部分纹路完全吻合。不是巧合,是呼应。我伸手抚过那些刻痕,指尖突然被一道细棱割破——原来刻痕深处嵌着极薄的金属片,形似钥匙,却无齿纹。它不属于任何门锁,倒像某种标记工具。

深入内殿后,我在祭坛底部找到一个隐蔽夹层。里面没有文件,只有一块布满孔洞的铜板,孔位排列与鹰首颈侧弧线惊人相似。若将木牌置于其上,光线便会透过特定孔洞投射出新的图案——不是文字,也不是地图,而是一组数字:三、七、九、零。这不是日期,也不是坐标。这是神国贵族议会的席位编号。

我正欲收起铜板,忽觉脚踝一紧。低头看去,并非绳索或陷阱机关,而是从地缝渗出的一缕黑灰,竟如活物般缠绕上来。我迅速后撤,那灰却顺势攀至小腿,触肤即灼,留下细密红痕。这不是蛇鳞胶残留,是另一种东西,曾在旧蛇社秘档中见过记载:“噬魂灰”,专蚀记忆,使人忘却最近三日所见。

我咬破舌尖保持清醒,将铜板塞入怀中,转身疾退。刚冲出殿门,便听见身后传来轻微碎裂声——那堵刻有纹路的墙,竟缓缓向内倾斜。有人在等我来,也早准备好让我带走“证据”。这不是疏漏,是故意留下的饵。

回程路上,我避开原路,改走山脊。暮色渐浓,远处林间有火光闪动,不是炊烟,是炼金炉特有的幽蓝焰心。我伏低身形,借岩石遮蔽靠近,看清了营地布置:四名黑衣人围坐火堆,服饰无标识,但腰带扣环统一为鹰首造型,眼珠位置嵌着蓝色晶石——与我指甲缝里的结晶同色。

他们低声交谈,语速极快,用的是边陲方言。我听不清全貌,只捕捉到两个词:“三七九零”、“风神庙归档完毕”。其中一人起身走向帐篷,袖口滑落时露出手臂内侧一道烙印:正是那只蓝眼雄鹰。

夜深时我才抵达神国边界哨塔。守将认出我,未多问便让开通道。我径直走向葛温书房外的小厅,准备整理今日所得。刚推开木门,就看见桌上放着一封未封口的信笺,字迹陌生,内容却直指今日发现:“三七九零非席位,乃初火残魂分配数。威尔斯所得非赏赐,实为契约凭证。”

我捏住纸角的手指僵住。

这封信不该存在。它出现得太巧,仿佛知道我会带回什么。更可怕的是,它提及“契约”二字——那四位边陲贵族当年接受初火残魂时,无人见证其具体仪式。若真有契约,为何现在才浮现?

我将信纸翻转,背面空白,但边缘微微翘起,像是曾粘过什么东西。我凑近鼻端轻嗅,不是墨香,也不是纸浆味,而是极淡的油膏气息——和学士昨日递给我的那瓶一模一样。

此刻,我终于明白为何他不说一句劝阻的话。

他不是不信,是早已知道。

我将信折好放入贴身内袋,转身欲走,却在门槛处停步。左肋旧伤处再度发热,这次不是幻觉,而是真实的刺痛,像有东西正从皮下向外顶。我解开三层布带,赫然发现皮肤表面浮现出一道极细的蓝线,蜿蜒如蛇,起点正是那日被短矛刺穿的位置。

它在移动。缓慢,但确实在移动。

我低头看向自己的手,那枚蓝色结晶不知何时已消失不见,只余指甲缝里一道湿润的痕迹,像泪,又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