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末世女大佬有空间 > 第70章 年代炮灰小可怜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只见她手起刀落,动作麻利而精准,土豆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转眼间,土豆变成了粗细均匀、长短一致的细丝,甚至比机器切出来的还要规整。

那手漂亮的刀工,在一群大老爷们中间,显得与众不同。

周正明原本只是随意地看着,当目光落在薛小宁手上时,不由得停住了。

他挑了挑眉:这刀工,可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

很快有人陆续开始起锅。

“周师傅,我好了!”

周正明走过去,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眉头皱了皱。

“土豆丝切得太粗,火候过了,有点软塌塌的,醋放少了,不够酸。下一个。”

接连几个人的作品,都没能让周正明满意。

不是刀工不行,就是火候掌握不好,或者调味失衡。

终于轮到薛小宁。

一股酸辣鲜香的味道,扑鼻而来。

盘子里的土豆丝色泽金黄,点缀着红色的辣椒丝和绿色的葱花,看起来就让人胃口大开。

周正明和三个评委分别拿起筷子。

一口下去,三个评委眼睛一亮,不约而同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好!土豆丝脆爽可口,酸辣适中,火候刚刚好!”

“是啊,比刚才那几个强太多了!”

“真没想到,一个女同志能把家常菜做得这么地道!”

周正明也点点头,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不错!人不可貌相,你这手艺,比有些干了十几年的厨子还厉害。”

第一轮测试结束,周正明宣布留下十五个人,进入下一轮。

薛小宁毫无悬念地在列。

第二轮测试的菜品是麻婆豆腐。

这道菜对火候和调味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勾芡的时机和浓稠度,非常考验功夫。

众人再次忙碌起来。

薛小宁依旧从容不迫。

她先将豆腐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用温水焯了一下,去除豆腥味。

然后起锅烧油,放入豆瓣酱炒出红油,再加入肉末煸炒,接着加水、放入豆腐块,调味、勾芡。

她掂勺的动作,虽然看着不如男同志那么有力,但非常稳。

手腕轻轻一扬,锅里的豆腐和汤汁便均匀地翻滚,没有一块豆腐碎掉。

最后撒上葱花、芝麻、辣椒面,热油‘刺啦’一浇。

一碗色泽红亮、香气浓郁的麻婆豆腐做好了。

评委们尝了之后,更是赞不绝口。

“这麻婆豆腐做得太正宗了!我能吃三碗米饭!”

“太对我胃口了!麻辣鲜香,豆腐嫩滑,汤汁浓郁,勾芡也恰到好处!”

“周师傅,这丫头真是个好苗子!你可挖到宝了啊!”

周正明看着薛小宁,眼里的欣赏更浓了。

他原本只是想找个能分担工作量的小厨,没想到遇到这样一个天赋异禀的姑娘。

最后一轮,周正明没有指定菜品,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

做道自己最拿手的菜,限时一个小时。

这次众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有人做了红烧肉,有人做了鱼香肉丝,还有人做了糖醋里脊,都是些常见的硬菜。

薛小宁想了想,决定做一道既符合这个年代口味,又能体现自己水平的菜 ——

改良版的 “蚂蚁上树”。

她没有用传统的粉丝,而是从带过来的背篓里,拿出提前从空间准备好的土豆粉。

这种粉条更筋道,口感更好。

还在调味上做了调整,加入些,也是提前从空间里偷渡来的秘制酱料。

既能提升鲜味,又不会显得突兀。

她的动作依旧行云流水,有条不紊。

当那盘改良版的 “蚂蚁上树” 端上来时,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盘子里的粉条油亮顺滑,上面铺满了肉末和葱花,香气比传统的蚂蚁上树更加浓郁、独特。

周正明率先尝了一口,眼睛瞬间睁大。

这粉条的口感,筋道爽滑,嚼劲十足,和他平时吃的完全不一样。

而且味道层次丰富,咸香可口,那股独特的鲜味让人回味无穷。

“这…… 你是怎么做到的?”

周正明忍不住问道,语气里充满了惊讶和好奇。

“我用的是土豆粉条,在调味上稍微加了点自己琢磨的酱料。”

薛小宁谦虚地回答。

三个评委尝过后,一个个也都露出了惊叹的表情。

“太好吃了!这味道真是绝了!”

“我吃了这么多年的蚂蚁上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

“这丫头太有想法了!真是个天才!”

周正明看着薛小宁,脸上的欣赏几乎要溢出来。

这个看起来瘦弱的姑娘。

不仅基本功扎实,还有非常出色的创新能力和大胆的尝试精神。

这正是他那个徒弟所欠缺的。

最后一轮测试结束,周正明宣布。

留下薛小宁和另外两个也很出色的男同志,作为食堂的小厨。

先试用一个月,后面谁表现最好,谁担任小厨房的负责人。

食堂多了一名女厨子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红星厂。

“听说了吗?那个女厨子才18岁!还是苏师傅的小女儿呢!”

“我靠!真的假的你别吹牛啊?”

“那还有假?我刚才在后厨门口都听到了!周师傅还说她做的菜比老厨子还好!”

“晚上一定要来食堂吃饭,尝尝这位女厨子的手艺!”

“对!我还要多带两个人过去!当是捧场了!”

听到消息的工人们,个个感到兴奋和新鲜。

毕竟这可是第一次看到女厨子啊。

*

由于食堂太忙,所以薛小宁三人直接上岗。

用周正明的话来说:提前适应。

到了下午三点,后厨再次飘起了勾人的香味。

薛小宁围着洗得发白的围裙,站在最靠里的灶台前。

手里的铁铲翻飞,锅里的红烧猪肉咕嘟冒着泡。

炖红烧肉最耗费时间,所以必须提前烧好。

周师傅要他们三个小厨,每人负责三菜一汤。

她选的三菜一汤,是红烧肉、酸辣土豆丝,蒜蓉炒青菜。

汤是冬瓜丸子虾皮汤,都是工人爱吃、又不费贵重食材的菜色。

旁边两个新来的小厨也没闲着。

孙大海正在做萝卜烧肉,肉块切得大小不均,糖色炒得有些发苦;

刘小兵的番茄炒蛋则火候太猛,鸡蛋有些老。

两人时不时偷瞄薛小宁的灶台,眼里满是羡慕。

同样是炒家常菜,怎么薛小宁做的就这么香?

“火候再小点儿,肉都快炒老了!”

周正明背着手走过来,先对着孙大海的灶台皱了皱眉。

转头看到薛小宁的红烧肉时,眼神却亮了,“你这糖色用的是老冰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