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279章 老渡悬铜铃 仓米聚民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9章 老渡悬铜铃 仓米聚民心

月头刚过老槐树梢,老渡口的石阶就泛出层冷光。张叙舟踩着露水往缆桩上系铜铃,指尖刚碰到铃舌,护江力 700 点的暖流就 “嗡” 地炸开,顺着缆绳往江里钻。铜铃突然 “叮当” 响了三声,江面上的雾像被撕开道口子,露出沉船的桅杆 —— 离这儿不过半里地,黑袍人的影子在雾里晃得像根枯柴。

“他娘的,这老东西真敢来!” 李老四往石阶上泼了桶艾草水,水珠在石缝里凝成冰碴,“青溪镇的刘老五带着人在下游堵,说要给他来个瓮中捉鳖!” 他往江里扔了块石头,水花溅起的地方,黑丝像水草似的往上冒,“但这煞气比昨儿浓了三成,怕是要动真格的!”

苏星潼的银簪在药箱上转得飞快,星纹亮得发颤。“银簪说黑袍人在催腐水符!” 她把最后一包莲子薄荷粉分给陈二叔,“这是五村凑的药材,撒在江里能挡煞气 —— 就像撒石灰消毒,得趁雾没浓透!” 她往银簪上呵了口气,簪尖的红光在雾里画出道弧线,“符核的位置变了,往粮仓那边移了!”

赵小虎抱着青铜神雀碎片蹲在粮仓墙根,碎片屏幕上的善念值忽高忽低:“雀爷说有三户人家要搬去镇上!” 他往碎片上浇了点江芽露,屏幕弹出那三户的位置,都在离江最近的码头边,“他们怕符核炸开淹了家,正往板车上搬粮缸呢!”

张叙舟刚要往码头跑,就见陈二叔的婆娘举着个铁皮喇叭喊:“老少爷们都到粮仓来!张小子有话说!” 她的布鞋在石板上崴了下,喇叭摔在地上磕掉块漆,“别光顾着搬东西,江堤塌了,去哪都没活路!”

粮仓的门板上还留着去年防汛刻的水位线,张叙舟往地上倒了袋糙米,米粒在雾里滚成个 “稳” 字。“这是五村凑的公粮,” 他抓起把米往江里撒,米粒落水的瞬间,黑丝竟往后缩了缩,“老辈人说仓米沾着百家气,能镇邪 —— 你们看,连煞气都怕这实在东西!”

李老四突然往粮仓的梁柱上挂铜铃,绳子是用五村的麻线拧的,青溪镇的粗麻混着王家渡的细麻,结实得能拴住牛。“俺爹当年守粮仓,就用这法子防耗子!” 他把铃绳往张叙舟手里塞了截,“你攥着这头,我攥那头,煞气来了咱就拽绳 —— 铃铛响得越急,咱越不能松!”

王工头举着卷尺往粮仓周围跑,石灰在地上画了个圈,正好把五口储粮缸圈在里面。“按图纸来,这缸的位置合着‘五行镇煞’!” 他往每个缸里撒了把护江石粉,“米缸属土,石粉属金,土生金能克水煞 —— 黑袍人想用腐水符淹粮仓,门儿都没有!”

正说着,码头方向传来 “哗啦” 声,像是板车翻了。赵小虎的青铜神雀碎片突然闪红光,屏幕上的善念值掉了 10 万:“雀爷说搬粮的人家把缸摔了!糙米撒了一地,煞气正往那儿聚!” 他往码头望,三户人家的婆娘正坐在地上哭,米袋子浸在江水里,泛着层黑沫。

张叙舟突然想起章纲里 “善念值随集体意识波动” 的话,往村民手里分了些麻绳:“都去码头!把撒的米捡回来 —— 哪怕沾了水,也是咱五村的口粮!” 他攥着陈二叔给的毛票往码头跑,纸币在掌心烫得像火炭,“当年老表给我凑钱时说,一分钱也是情分,一粒米也是人心!”

李老四扛着麻袋往码头冲,艾草烟从麻袋缝里冒出来,呛得他直打喷嚏。“谁也不准哭!” 他往婆娘手里塞麻袋,“捡干净了带回家煮粥 —— 煞气怕烟火气,煮成粥它就不敢沾!” 他往江里扔了把捡来的糙米,黑沫竟真的散了些,“你看,米比符管用!”

苏星潼的银簪往粮仓方向指,星纹的亮度突然涨了两级。“银簪说善念值回来了!” 她往码头撒了把莲子粉,粉粒在米堆上滚成个小丘,“三户人家在捡米,还有人往这儿送新粮 —— 雀爷说涨到 790 万了!”

铜铃突然 “叮铃铃” 狂响,江面上的雾猛地压下来,黑袍人的影子在雾里越来越清晰。张叙舟调动护江力,掌心的暖流顺着麻绳往五村的方向扯,青溪镇的铜铃、王家渡的艾草烟、陈家湾的薄荷香,顺着地脉往老渡口涌。“按联防阵的法子!” 他往粮仓的梁柱上贴镇煞符,“把米缸里的气聚起来 —— 仓米连地脉,地脉连人心!”

日头快冒尖时,雾终于散了。码头的糙米捡回来大半,装在五个新麻袋里,摆在粮仓门口像座小丘。陈二叔的小孙子往麻袋上撒了把艾草籽,“爷说等开春,这儿能长出艾草,护着粮仓不招邪。” 孩子的话逗得众人笑,连最愁眉苦脸的婆娘都抹了把泪。

赵小虎举着青铜神雀碎片跑进来说:“雀爷说善念值涨到 800 万了!护江力能稳住 700 点!” 他往江里指,黑袍人的影子在雾里退了半里地,“他被仓米的气逼退了 —— 雀爷说这叫‘民以食为天,天护食米人’!”

苏星潼的银簪突然指向江上游,星纹亮得发颤。“银簪说黑袍人往青溪镇去了!” 她往药箱里装了把莲子,“但他的腐水符弱了大半,镇煞符能克住 —— 就像被雨打湿的柴火,再难点着了!”

张叙舟摸了摸掌心,护江力 700 点的暖流顺得像粮仓的穿堂风。他望着五村的炊烟在晨光里连成线,线的尽头,老渡口的铜铃还在轻轻晃,铃舌上沾着的糙米粒闪着光 —— 那是比任何符箓都沉的分量,一头拴着粮仓的米,一头拴着五村人的日子。

青铜神雀碎片躺在粮仓的麻袋上,屏幕最后跳了行字:“黑袍人要炸青溪镇的石阵 —— 他在石缝里埋了腐水符的引子。”

江风掀起李老四的粗布褂子,他往粮仓里搬着新收的薄荷,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张叙舟望着青溪镇的方向,突然觉得这护江的事,说到底就是护着一仓米、一缕烟、一声铃铛响 —— 这些实在的东西在,人心就稳,江堤就牢。